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是近现代诗教的典范,其诗教核心指向了教人求真和创造性教育实践,其诗教之美指向教育之美与教育实践之间不可分割的精神价值关系和儿童真正自我实现的成长实践活动。陶行知诗教美学的逻辑起点由五个方面构成:构筑儿童大众的主体性实践、酝酿实践中的教育生活之美、酝酿儿童成长实践的诗意、促进儿童内在自然的人化和根植于大众的文化实践。点燃教人求真的诗化之美、培育教人求真的博爱之美、彰显教人求真的灵性之美、诗化教人求真的创造之美、蕴含普度大众的浅易之美等,构成了陶行知诗教美学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教育诗是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本文围绕陶行知的教育诗,分别从思想内涵和审美特质两个角度对其作基础性阐述,旨在凸显作为“陶学”精华的陶行知教育诗之义理:以教育回归生活为核心、以创造思想为主线、以教育立人为目标;其诗性表达既通畅清新,又不失意象美和音乐美.因此,陶行知教育诗不愧为行知先生教育思想遗产中的精华,在现代教育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给我们带来教育哲思的深刻启示和审美欣赏的心灵愉悦,并对我们反思当前教育现状、祛蔽传统学术观念、改良教育文化生态直至改良教育研究的固化范式均具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读《郑板桥全集》有言:“写诗作画慰劳人,唯有劳人识味真。日持一卷随身看,不觉世间有风尘”。当下,诗教式微,品味陶行知诗教之美,寻觅一点真味,寻求少许慰藉,亦可多得风雅而不觉风尘。  相似文献   

4.
正南京市竹山中学分校清水亭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天印山下、九龙湖畔。学校占地60030平方米,现有64个教学班,共有学生3025人。在编教职工198人,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区各类学科带头人13名。真爱教育,成就了清水亭学校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绿色生命之美在真爱教育中诞生,绿色生命之美在真爱教育中绽放。近年来,学校相继创建为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江苏省门球运动传统特色学校、南京市园林式学校,荣获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铜牌、江苏省诗教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5.
提倡教育试验,主张设立实验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思想:广泛设立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强调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教育研究,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特色和传统;努力建设好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是进一步深入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教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海盐县行知小学地处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街道郊区,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小学。近年来,该校坚持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以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为主线,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师德教育重点,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教育理念,努力学习、宣传和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构建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爱、真、美、行”的人文素质和个性特长。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浙江省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先进集体、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相似文献   

7.
陈华亮 《成才之路》2013,(19):27-2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学的法子要跟着做的法子,教的法子要跟着学的法子。"也就是说对于一门语言而言就是要"为了用而学,为了学而用,学了就用。"《英语课程标准》的思想与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不谋而合,英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同时他也是一位深受广大群众爱戴和钦佩的大众诗人。他一生爱诗,浪漫诗意,才华横溢,他将诗的情绪、诗的浪漫、诗的意境带到教育中去,教化以诗,寓诗于教,试图构建兼具真善美的诗的学校,诗化民众,使民众将精神层面的追求视为人生更高的追求,"都过着诗的生活"。陶行知的诗教思想简单朴实、意蕴悠长,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是讳大的人民教育家。同时他又是伟大的人民诗人。陶行知先生以深厚的文化修养,以一颗拳拳跳动的赤子之心,用诗歌为武器抨击社会丑恶,反映民间疾苦,吹响民族战斗的号角。陶先生创建“诗的学校”,用诗歌为教材教育学生,推进“生活教育”,提高人民大众的思想觉悟。陶先生一生以诗为伴,以诗言志,以诗论教,以诗会友,以诗达情,以诗为乐,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经典传世诗歌。  相似文献   

10.
自孔子提出“诗教”,中华诗教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只有厘清了“诗教”何为,才能真正解答今天我们如何“教诗”的问题。音声之美的带入、意境之美的熏陶、品格之美的塑造是教诗的三个主要层次,而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还有更多层次的教学内容可供发掘。语文教师应始终牢记:“诗教”绝非“说教”,而应更注重“兴发感动”。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人格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张伟陶行知在他一生的教育实践中,重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陶行知人格教育思想有四个方面内容:“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①通过对陶行知人格教...  相似文献   

12.
诗讽胡适陶行知与胡适是同乡,都生于安徽徽州。两人不仅同年出生,而且都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得意高足,都受到杜威民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两人回国后,却对当时中国教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五十多年前所创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对我们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宁阳一中为全体教师配备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编辑的《爱满天下———陶行知名言警语》一书 ,在此谈谈自己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 ,运用于教学实践的粗浅体会。陶行知先生指出 :“我们的理论应该是这样的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我们要在行动中追求真知识。行动遇着困难便不能不思想 ,思想贯通便取得了真知识。运用真知识以行动 ,便走上了创造之路。”“因为重教太过 ,所以不知不觉的就将教和学分离了。依我看来 ,教学要…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这正切中了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实践体验的弊端.  相似文献   

15.
丁利娜 《天津教育》2022,(23):99-101
<正>陶行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提出的许多教育思想迄今为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语文教师可以借用陶行知先生的经典思想,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培养小学生复述能力的策略。一、陶行知先生的经典思想在语文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经常借鉴陶行知先生的“五大主张”和“六大解放”思想。在陶行知先生看来,行是知之始,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力上劳心,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主张教学相长,还主张随学随教。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杰出的诗人与教育家,本文从陶行知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中挖掘了诗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特别对陶行知“诗境”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它是陶行知诗化了的教育理论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儒家的审美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礼乐之教、诗教及审美人格的培养等方面。礼乐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个人的修养方面,诗教是独立于礼乐教化的另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而人格塑造则是儒家审美教育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意义。细读其文,我们发现,陶先生的音乐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对当前的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不无启发。一、陶行知音乐教育目的的时代性、战斗性及启示纵观陶行知的音乐教育思想,我们不难看出陶行知在注重音乐教育审美性的同时,非常注重音乐教育目的的时代性。他旗帜鲜明地提出用音乐给国民施行爱国教育、抗战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教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学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的真谛“干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时时指导着教师的教育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载体。笔者通过学习、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并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收到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0.
先秦孔子以"诗"为教,言修身当先学诗,强调诗的政治教化作用,即为"诗教". 后世推尊儒学,奉《诗》为经,"诗教"思想遂传承久远. 探其广传之根源,其一,"赋诗言志"[1]对春秋时期"诗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极好的推介作用;其二,"独尊儒术"是"诗教"思想极盛于汉的重要原因;其三,封建科举取士制度是隋唐及此后"诗教"思想在士子阶层广为传承的根本原因;其四,宋元明清时期话,本小说、杂曲百戏等民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艺样式,也使"诗教"思想得以在市井细民之间广泛传承. 及至近代,虽因读经之衰落而致"诗教"思想沉寂良久,但今人若能在继承古之"诗教"传统基础上,假之现代科技之条件,丰富创新"诗教"之传播方式,必将有利于"诗教"思想之复兴,有助于"诗教"兴国之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