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2016年4月27日一29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在浙江省三门中学举行的"浙师尖峰教育论坛"活动。活动中,五位"浙派名师"执教了精彩的观摩课。其中浙江省回浦中学张人忠老师和浙江省温州十五中张宗远老师的同课异构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个"平常中显功底",一个"跳跃中现思维"。张人忠老师以亲历新疆塔里木高级中学支教为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师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浙师尖峰教育论坛高中思想政治有效课堂的展示活动中,台州的戴老师执教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课。这堂课的活动设计十分精巧、亮点突出,基本实现了"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的目标,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力求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与会教师深受启迪。活动中的一个教学环节更是引发了与会教师的激烈讨论和深度  相似文献   

3.
黄敏 《教育艺术》2021,(3):25-25
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组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已有四年。我的《逍遥游》《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及《汤显祖与<牡丹亭>》获部级优课,《长相思》获省级优课。可以说,我是此项活动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因为,作为一个年过四十的语文老师,几乎已经失去了参加各级现场大赛课的资格,而"一师一优课"活动则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教学理念与思考的平台。因此,我想就以上几节课中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来谈谈信息技术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效应用的问题,希望信息技术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而不仅仅是课堂中的"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五年级两位数学教师教学同一节课"数字与信息"。这是一节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课前需要学生收集相关的数字与信息,然后组织学生开展探究、交流等活动。而这两位教师在处理"公民身份证"这一知识点时,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以取得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案例一:师:请各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老师课前布置了调  相似文献   

5.
<正>一、课堂回眸:"同课异构"的课堂引射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为了让课堂更有效、更高效,我们教育者常常通过"同课异构"这样的教研活动,相互切磋、学习研讨。在一次"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的同课异构"观摩研讨活动中,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这一课,李老师和王老师的执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6.
笔者参加"山东省一师一优课"活动时,认真观摩了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风台中学王霞老师执教的统编版初中"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课,认为课堂亮点频出现与同仁分享。一、目标明确具体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有效达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王老师的教学目标意识非常强.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有幸受邀参加在古城扬州举办的江苏省"师陶杯"颁奖活动。其间,观摩了江苏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著名特级教师秦晓华执教的高中课文《老王》。我与秦老师从未谋面,听说他,认识他,也只是在一些教学研讨会和网络视频上。有幸走近他,幸运过后,我的感受就是:他的语文教育大于语文教学。课堂上的秦老师,总是面带和蔼的微笑,多用赞赏的话语激  相似文献   

8.
最近,参加了《教育科研论坛》组织的长三角课堂教学交流活动,有幸聆听了张齐华老师执教的"整万数的认识"一课,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张老师的这节课,无论从教学设计、教师语言、师生默契、课堂氛围来说,都有着太多太多让我思考和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正>在构建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课堂前提下,我们探讨祝国强老师的哲学教学主张,体味其对哲学课教学的指导功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试从"课堂""论坛""文本"三个维度,探寻祝国强老师哲学教学主张的价值所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的哲学教学有所启发。一、相遇课堂,探寻哲学教学理念1998年11月,在湖州二中举办的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分会上,祝老师给与会教师开设了一堂展示课:《哲学常识》第二课第三节第一框"事  相似文献   

10.
在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会课活动中,我有幸作为盐城市的一名代表上了一节观摩课。本次会课的主题是"教育成就学生美丽的心灵世界"。一星期的磨课之路充满了艰辛,但一次次试教与历练也成就了我的美丽心灵世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该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学科融合,如何在课堂中去权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培养其感受力、自信力、耐挫力、自控力。我选择"寻找爱的细节"为题目,以  相似文献   

11.
正第一次见到彭荆风先生,他在台上,我在台下。那是2005年,由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和武汉新世纪文学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文学教育高峰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佑铭体育馆举行,论坛别具匠心地采用了"一课三讲"的形式,"一课三讲"指的是一篇课文分别由课文作者、大学教授和一线老师讲解。那次选定的其中的一篇课文是彭老的散文名篇《驿路梨  相似文献   

12.
<正>前不久,在一次研讨活动中笔者听了"对数的概念"一节课.执教者是一位曾获过省青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的老师,感到这节课设计精当有趣,学生参与积极主动,教学效果十分理想.这位老师在那节课中充分利用课堂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育,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素养在滋生"的效果.笔者通过回顾、分析、思考,现整理成文与各位同行交流.一、教学环节1.追溯历史,激发兴趣师:前面我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指数、指数函数,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对数(书写课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有些人》教学时间:2009年11月7日教学场合:2009年度全省实验小学教育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活动颁奖仪式一等奖获得者展示课教学地点: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教学班级:六年级一、师生交流,激发阅读兴致师:昨天,老师向大家推荐了一篇文章,齐读课题。(生齐读。板书:有些人)  相似文献   

14.
<正>傅冬梅,苏州市吴中区石湖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中共党员,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政治学科带头人。曾荣获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优课",江苏省教育科学院优秀教学资源评比一等奖,苏州市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一等奖,并多次在苏州市及吴中区各类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大比武中获一等奖。曾多次在苏州市及吴中区各类课改活动、名师展示活动中开设公开课及讲座。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的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草率肤浅、华而不实的问题,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浅尝辄止,缺少应有的深度。在第二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上,叶映峰老师执教的《乡愁》一课,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现当代诗歌教学的范例。在这节课上,叶老师运用知人论世、比较意象、还原矛盾、抓住意脉等方法深入研读文本,将同样的《乡愁》,教出了别样的精彩。一、知人论世,感受诗人情感鲁迅先生曾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  相似文献   

16.
<正>前段时间,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华应龙在其家乡海安举办教育思想研讨会,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华应龙老师通过专题报告、展示课等形式,全方面地阐述了他的教育教学思想,让我受益匪浅。华应龙老师的众多弟子也在研讨会上演绎了华应龙老师的经典名课,通过同课同构活动,华应龙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在实践和体验中得到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推进有效教学的研究,提高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教学质量,全面实施有效教学活动,我校在教学中全面铺开了有效教学之"同课异构,一课多讲"的活动.随着活动的开展,老师们从不同角度领略了不同的教学思想和设计风格,借鉴分享了他人的成功案例,对老师们形成新的教学思想与风格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说"同课异构,一课多讲"是有效教学的助推器.但"同课异构,一课多讲"这个活动大多是指不同老师对同一课程的不同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目的是将实践作为目标,把资源共享变成链接,中心是教师课堂应用与学生学习要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从而使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此提高教育与学习的质量。活动力求中小学教师能够使用信息技术上好每一堂课,使信息教学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领导力。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24课。(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科研论坛》理事单位课改成果展示活动优质课奖)[课前谈话]出示课件:一辆红色崭新的轿车。请学生说说这是一辆怎样的车子。(了解学生的词汇积累,激发学生对车子的喜爱之情)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引出课文师:(设置悬念)先听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怎么样?故事发生在美国,主人公是一个叫保罗的青年人和一个男孩。(师娓娓道来讲述课文1-4节内容)师:老师暂且把故事讲到这儿。根据你对故事的理解,男孩会惊叹地说什么?(出示投影:男孩子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相似文献   

20.
正曾听过孙双金老师的《落花生》一课教学,课堂上,处处体现着语文与生活的融通——孙老师用生活化"色彩"扮靓了语文课堂。【片段1】谈话导入环节师我姓孙,"孙悟空"的"孙"。(板书:孙)谁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与大家交流?师你叫什么?生我叫安诗乐。(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师什么意思?生"诗",因为我爸爸希望我像诗人一样出口成章;"乐",就是因为我爸爸也很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