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作文教学模式一般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批改讲评工作量大,学生参与评改的少,评改作文成了老师唱的独角戏。教师批改一次作文往往要花上四五个小时,作文讲评也要花上一、二个课时。耗费如此多的时间与精力批改与讲评,心想学生下次作文一定会比此次要好些可往往事与愿违,学生按老师新布置的作文题目写的作文没有多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作前指导,二是作后讲评。对于一次完整的习作教学来说,作文讲评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作文进行讲评,是作文批改的继续和发展,是一次作文训练过程的最后一环。作文讲评串起了一次作文命题、指导、批改等环节,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看重讲评,因为作前指导容易束缚学生。而作后讲评才是最好的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作文讲评这一环节往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不能很好把握这一环节,那么,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则是非常困难的。怎样才能抓住作文讲评这一重要环节,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认真批改,积累素材作文批改是进行作文讲评的第一步,也是讲评的基础。只有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发现其优点和缺点,讲评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作文批改应从语言的组织、材料的运用、中心的确立和结构的安排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脉搏,找出其共性,从而使讲评起到以…  相似文献   

4.
包君玲 《考试周刊》2013,(98):54-54
<正>作文批改与讲评是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讲评,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很大帮助。作文的批改与讲评不仅仅是对学生作文打等第、作评价,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写好下一篇作文。因此,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那如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与讲评呢?一、明确要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论是批改作文还是讲评作文,都要看是否按要求作文,  相似文献   

5.
作文讲评,印用经过教师批改的作文,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分析和评价。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有重要意义。一、作文讲评是师生交流思想,接受信息,及时反馈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的讲评不同于批改。教师批改的作文。学生或许不看,讲评却是人人必须参与的教学活动,它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现状 作文批改和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历来受到教师的重视,但也是一个长期困扰教师的难题,即“投入多,收效少”。 教师那些不厌其烦的批改讲评,单调乏味,劳神劳力,学生也不感兴趣。一个高中语文教师,每学期按两个班一百多学生,作十次大作文来计算,要批改一千余篇作文。在正常情况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包括作前指导、作后批阅和阅后讲评三个基本环节,其实这个过程并不完善,因为劳动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大部分学生拿到作文后,先看给我评了几分,然后看后头批语,四个字还是八个字,怎么批,完了,抽屉里一放,算了.老师的精批细改完全埋没了,叫做徒劳无功“.(吕淑湘语)学生对于教师为什么要那样批改,批改得对不对,很少加以研究.而教师也只把讲评作为教学的最后环节,至于那些自己费尽心血挑出的错误,提出的修改意见,学生是否认真作了修改,则不再过问,最多检查错别字的订正情况.学生作文水平难见起色,不足为怪.……  相似文献   

8.
习作讲评是习作指导的后续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或他人的习作中发现问题,不断修改,从而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讲评。一、精心批改,有备而评习作讲评,不只是简单地将作文讲一讲,评一评。"一言堂"的讲评收效甚微,也许对读到作文的学生会有一些触动,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多大收获。讲评前要先研究学生的作文,好好地读学生的作文,  相似文献   

9.
作文的指导、批改、讲评是小学作文训练教学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相互作用、紧密相连的。然而在作文训练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重视了作文的指导和批改,却忽视了作文的讲评,结果学生习作水平提高很慢。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因素是多方面的,作文前指导、成文后批改等都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我认为更重要的环节还是批改后的讲评,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作文教学的继续,也是作文讲评的基础。每当学生进行了一次习作之后,老师就得坐在办公室里埋头批改,一坐就是几个钟头,头昏脑胀,辛苦极了,但到头来收效极小,甚至连作文里的错别字,你都一一改过来,但到下篇作文里出现的这个字还是错的,至于语法方面的错误就不用说了。鉴于这种情况,我对作文批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老师改得再仔细,批改的水平再高,  相似文献   

11.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节。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作文前的指导和作文后的批改,而对作文的讲评重视不够,以至于教师费了不少功夫,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不快。我在作文教学中特别重视作文讲评,每次讲评不少于30分钟。我在实践中也认识到:一次有针对性的、切实解决作文实际问题的讲评,犹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学生看到习作中的成功之处和问题所在,帮助学生总结本次习作中的经验教训,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那么,怎样上好作文讲评课,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作文的指导、批改、讲评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相互作用、紧密相连的。然而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重视了作文的指导和批改,却忽视了作文的讲评,结果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很慢。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素是多方面的。作文前指导、成文后批改等都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我认为更重要的环节还是批改后的讲评,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那么,怎么上好作文讲评课呢?  相似文献   

13.
一般说来,作文教学有这样几个环节,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修改,而作文讲评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它是教师根据每次作文教学确定的目的,在批改学生的作文后,对全  相似文献   

14.
冬月的怀想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节。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作文前的指导和作文后的批改,而对作文的讲评重视不够,以至于教师费了不少功夫,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不快。我在作文教学中特别重视作文讲评,每次讲评不少于30分钟。我在实践中也认识到:一次有针对性的、切实解决作文实际问题的讲评,犹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学生看到习作中的成功之处和问题所在,帮助学生总结本次习作中的经验教训,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不应忽视批改和讲评黑龙江齐齐哈尔刘春生一个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应该由三部分构成:作文指导、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这三者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作文指导是作文批改和讲评的基础和前提;作文批改既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和发展,又是作文讲评的依据和准备;作文讲...  相似文献   

16.
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一些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尝试,变老师命题为学生讨论命题,变老师批改作文为学生讨论批改,变老师讲评为民主讨论式讲评,使作文教学多个环节变为以学生讨论为主、老师“点拨”为辅、学生活动贯穿作文教学全过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我发现有一种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减少老师批改作文量而能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问题。这就是把老师“讲评”作文放到作文教学的重要位置,而学生则把写作文与相互交流和评论作文结合在一起。我把这种做法叫做作文“讲评”教学。对于作文“讲评”教学,我把它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作文“讲评”教学,它的核心是“讲”与“评”的结合。所谓“讲”在这里可理解为老师对学生的作文做大量的指导性讲解;所谓“评”,一是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的效率一直不高,集中体现在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两个环节。"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怎样切实有效地增加学生作文训练的效率,作文批改的有效性也就成为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围绕小学生作文批改的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显示着语文教学的成败。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缺乏活力,缺乏趣味,使作文成了老师和学生的大难题。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流于形式,师生缺乏配合,给作文教学带来或多或少的缺憾。一次作文批改完必须花两周时间,批得很细,改得很累,只是教师唱独角戏,下面没有观众。哪儿写得好,哪儿写的有缺陷,如何去改,教师没有向学生说清楚,讲明白。另外,教师把批改好的作文发下去,学生是否仔细看了,得打个问号。尽管教师在学生作文上作了详细的圈点批注,但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十分重视,对文中改的好的地方也不作详细的阅读分析,需要补救的也没有及时补救。师生在写法上缺乏应有的交流,看法上也不尽一致。批改并没有促使学生去审视,去改正,去创新,批改成了一种无效劳动。面对这种现状,我采取以下几种评改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作文的指导、批改、讲评是小学作文训练教学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紧密相联的。然而有些教师只重视了作文的指导和批改,却忽视了作文的讲评,结果是收效甚微,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很慢。因此,我认为更要重视作文的讲评,因为作文的讲评是对学生习作训练情况进行的评议和总结,又为今后作文指明了努力方向。因此,在作文讲评时应注重"即时性、启发性、针对性、鼓励性、多样性和延续性",要努力提高作文讲评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