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示例教材] 《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文解读] 《雪》是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中颇为纯净明朗的一篇。此文景物清新,格调明丽,又寄意深远。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及审美情趣,都利于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初步鉴赏优美散文诗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文豪泰戈尔的《雪》是文学宝库中咏雪散文诗的典范之作,篇幅虽不长,却蕴含着诗的意境并有着深刻的寓意。如在学习过鲁迅的《雪》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再赏析泰戈尔这篇《雪》,将会大有裨益。泰戈尔的《雪》以丰富奇特的想象对雪景进行了精彩的描绘,富有诗意的刻画使文章顿然生辉  相似文献   

3.
《雪》是鲁迅《野草》中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诗。文章认为《雪》展示了鲁迅在"彷徨"时期透过苦闷引发的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而且在创作构思和情感节奏两方面,充分地表现了鲁迅讴歌生命强力的非凡诗情。鲁迅的《雪》,证明用汉字可以创作出色的散文诗。  相似文献   

4.
<正>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课选录的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雪》。作为一篇经典篇目,人们对它的解读已经十分丰富。然而在众多的解读中,人们始终围绕着"雪"的形象,尤其是对文章末段"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的解读,更是极其详尽。《教参》和许多教学专家的解读大都是这样的:"这里包含着作者的感情,是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品格  相似文献   

5.
【我解读】 《雪》是鲁迅《野草》中最为优美的一篇散文诗,它兼有诗与散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文章往往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其文辞兼美、内涵丰富,"恨"的是其不知道从哪里下口讲给学生听。本文选取了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通过分析文中的儿童视角和"大词小用"手段的运用以及文中核心事件长妈妈与《山海经》等重要情节透视了作者对于长妈妈的深厚情感,从而解决了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文章往往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其文辞兼美、内涵丰富,"恨"的是其不知道从哪里下口讲给学生听。本文选取了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通过分析文中的儿童视角和"大词小用"手段的运用以及文中核心事件长妈妈与《山海经》等重要情节透视了作者对于长妈妈的深厚情感,从而解决了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8.
正鲁迅的《雪》被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排在九年级下册的最后一个单元,在这篇文章中鲁迅"以丰富、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从鲁迅的《雪》中所感悟到的语言美。1.语言的色彩美。读完整篇文章,我们的眼前仿佛铺开了两幅长卷,生动瑰丽的画面让我们如临其境,作者的文字如同一支神奇的画笔点缀出绚丽的色彩。在这些描绘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直接表明颜色的词语。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的作品,无论抨击丑恶还是褒扬美好,似乎总是迂回曲折,初中学生很难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抓住了关键语句巧设支点问题,就可以打造高效课堂,顺利地启发引导学生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对散文诗《雪》的教学,紧紧扣住"坐"和"撒"两个字,设计两个语境中的词语辨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领悟,鲁迅先生对朔方雪战斗精神的赞颂之情和对壮丽斗争的向往之情,就会水到渠成地呈现在学生的理解中。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散文《雪》,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精妙绝美的写景散文,它对于陶冶青少年优美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写作能力,都是很有裨益的。《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发表于1925年1月26日《语丝》周刊第11期,后来作者收入散文诗集《野草》。在《野草》中,这是最明白、浅显、易懂、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一篇。  相似文献   

11.
新入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鲁迅的《雪》很让人喜欢,因为这篇文章一反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选文长而烦琐的特点,内容精粹却又含义丰富,学生既可以站在写作时代背景的角度,也可以站在现实人生的角度进行解读,常读常新,常解常新,让人爱不释手。剖析《雪》的方法有很多,研究课文之后,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雪》被收录在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科书中,读完附录《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有几个问题总是萦绕在脑际,挥之不去。《雪》的主旨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雪”,其用意是什么?如果像附录中所说,“鲁迅在自然景物描写中寄托了自己的爱憎感情,向往江南雪景温暖的春天一般的美好理想,而憎恶把朔方的雪变得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冬天,就是鲁迅在这篇散文中所寄寓的幽深的情怀”。“在这些‘江南的雪’的情景描写中,鲁迅倾注了自己多少向往、景慕的深情,美好的图景,寄寓了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境”。那么文章第三段该如何理解?“晴天又…  相似文献   

13.
王向春 《中国教师》2009,(Z2):467-468
小学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言积累"这个问题。在基本理念里说:"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总目标里谈到:"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第一学段中提到:"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中提到:"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第三学段中提到:"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尝试在写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等。可见语言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朱剑 《考试周刊》2015,(47):45-46
《荷花》这篇课文运用优美的文字向读者传达荷花的美及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同时欣赏荷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培养学生审美之情。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美、感受美、欣赏美,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美感。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让学生乐于积累,学会积累,建立自己的语言仓库,从"抓住课内积累点、发掘课外积累点、语言实践积累点"三个方面阐述了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方法,使学生语言运用方面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从整体上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龚卫东 《语文天地》2012,(20):16-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在揣摩词句的过程中训练语感经常进行揣摩是语感训练的最基本方式。鲁迅的《藤野先生》开头"实在标致极了"一语,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但目前,小学生语言积累的现状远不能适应语文素养提高的要求。张志功先生说:"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语言积累,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诵读优美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语言内容。"《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通过阅读进行积累并提出很多具体措施予以保证落实。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应"背诵优秀诗文240篇,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介】 《海上的日出》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九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是著名作家巴金于1927年写的一篇杂记,文章虽仅有四百多个字,却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文章结构紧凑,语言优美,特别是拟人化写作手法的运用,更增加了对学生的阅读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叶兰 《教书育人》2004,(2):39-40
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学生必须培养和具备的能力,它是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运用方式,是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那么学生如何才能写出表达准确、句子流畅、描述生动、语言优美的文章呢?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和不断地积累,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阅读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基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丰富语言的源泉。阅读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等。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思想,也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素材。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要想写…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一二年级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因此,本篇课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目标就是识字、写字。2.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3.教学时借助课文插图,帮助阅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在读中品情、读中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