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否则其创作难以尽善尽美。"朱光潜先生的这一精妙论述,彰显了"匠人"的地位。当"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热词时,蓦然发现,不知何时我们却丢失了工匠精神。重拾工匠精神,可以匡正社会浮躁功利之心,彰显守正创新的时代气息,教育行业亦不例外。教育领域的工匠精神,是指教师对自己的课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教师尽心竭力、追求完美而作于细、求于精、成于质的执着品质,是哪怕教过多遍的一个知识点若没有融会贯通也决不到课堂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本节写作指导课旨在引领学生把目光聚焦身边的匠人,挖掘匠人身上的认真、敬业、执着等精神,传播、传承"匠人文化"。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是:从身边的匠人聊起,说说自己对他们的了解;以名家作品为范例,引领学生如何描述匠人的手艺;提升立意,认识匠人匠心所在,明确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何谓"工匠精神"?"工匠"是指有工艺专长的匠人,"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等,"工匠精神"即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职业无贵贱,除了身份不同,其内核是一样的:你我都是"匠人"。就教育而言,"工匠精神"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因材施教"的精神理念,即通过改造客观对象来体现自身价值。若"匠气"多于"匠心",教学就会机械、重复、固执和守旧,会成"教书匠";"匠心"多于"匠气",意味着执着、专注、完美和情怀。显然,后者是教育所需要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4.
"工匠精神"是我国的一种优良传统,是古代匠人传承的一种精神,也是当前工程师应该具备的精神素养。新时代大学生,应该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专注力视角下,如何培育工科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当前高校应该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匠人》     
<正>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7月《匠人》要探讨的是一种基本的人性冲动:纯粹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尽管"匠人"这个词让人联想到一种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而消失的生活方式,桑内特却认为,匠人的领域远远大于熟练手工劳动的范围,今天的程序员、医生、父母和公民都需要了解匠人精神的价值所在。本书堪称作者的巅峰巨著,这位当代顶尖的公共知识分子在书中  相似文献   

6.
包春花 《教师》2012,(9):116-116
一、快乐老师——爱教乐学的关键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哲人路过一座山,看见两位匠人正在用力地凿着石头,并把它们雕刻成各种造型。哲人问第一位匠人;“你喜欢做这个工作吗?”匠人皱着眉头回答道:“不喜欢。我是为了生活,没有办法!”哲人认同地点了点头,心想:情有可原。于是走到第二个匠人面前问道:“你一定对这个工作很厌烦吧?”哪知,匠人却笑了笑说:“不!我喜欢这个工作!我觉得我能将这些普通的石头雕刻成各种美丽的造型,是我在赋予它们生命,  相似文献   

7.
<正>不能有丝毫偏差,这是身为技术人员的自尊心"匠人"在日文中写成"職人"。作为匠人最典型的气质,是对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近似于自负的自尊心,并为此不厌其烦、不惜代价,但求做到精益求精,完美再完美。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寒假,王金刚老师工作坊组织大家拜读了付守永老师写的《工匠精神》一书。从看到书的第一眼,我们心里就打起了一系列问号:匠人还有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教书匠有精神吗?那是什么?做教书匠还是做教育家?…………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一口气读完了《工匠精神》。书中的观点使人耳目一新,我开始重新审视"教书匠"这个称谓了。从《工匠精神》一书可以看出,"工匠"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水泥匠、瓦匠、木匠等。"工匠精神"就是专注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至臻完美的精神。弘扬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工匠精神"是匠人们基于高技能水平,在工作过程中所渗透出的"德、研、新、艺"的职业精神。社会对"工匠精神"的不当使用有时出现以偏概全或肆意滥用的现象。"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形成了教学盲点。通过围绕职业教育内外部环境,正读"工匠精神"、分析"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缺失缘由,重塑"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深切召唤。  相似文献   

10.
最佳状态     
鲁国木匠梓庆削木做成悬挂钟鼓架子两侧的柱子,看见的人都惊讶不已,以为是鬼斧神工。鲁侯召见梓庆,问他其中的奥秘。梓庆对鲁侯说:我准备做这个的时候,不敢损耗自己  相似文献   

11.
营一座围城     
匠人建国,匠人营国,匠人为沟洫。——《考工记》钱先生似是一位匠作。他拿起笔,锱铢积累,一如营城的匠作举着墨笔,不须直尺便画  相似文献   

12.
主题词:匠心     
<正>瑞士手表价格不菲,但仍有拥趸无数。究其原因,无非是精湛的制表工艺,以及凝聚其上的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自从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便成了一个高频词。何谓"工匠精神"?瑞士的制表工匠们以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对一项技术一丝不苟、孜孜以求,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在其作品《匠人》中说的:"只要拥有一种纯粹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我们每个人  相似文献   

13.
近读梁衡先生的《匠人与大师》.文中有一段话值得品味:“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梁先生绘形剖理,形象作比,深刻地阐释了“精神到处文章老,  相似文献   

14.
9月姓氏 马     
《中文自修》2012,(9):64
马ma:历史: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五十二位,在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4位。马姓有几处来源:出处一由"马服"氏改变而来;出处二即从《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  相似文献   

15.
梁衡先生的《匠人与大师》中有一段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  相似文献   

16.
最佳状态 鲁国木匠梓庆削木做成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看见的人都惊叹不已,以为是鬼斧神工。鲁侯召见梓庆,问他其中的奥秘。梓庆对鲁侯说我;隹备做这个的时候,不敢损耗自己丝毫的力气,而要用心去斋戒。斋戒的目的是为了“静心”。斋戒到了第三天,我就可以忘记“庆赏爵禄”了。  相似文献   

17.
"工匠精神"内在地蕴含着纯粹精神、完美精神、敬业精神、专注精神、厚实精神等精神维度。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应放在更加宽阔的视域,社会、学校、企业各方需从其应有的功能本位全面发力,社会营造匠人职业的尊重氛围。院校发挥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作用,企业提供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土壤,全方位地进行整体推动。  相似文献   

18.
林昌彝是鸦片战争时期福州一位值得纪念的历史人物,他不仅是诗人、学者,更是著名的爱国志士。所著《射鹰楼诗话》是一部值得重视的文学批评著作,而同时又是一部及时收录记载鸦片战争诗篇、弘扬中国人民英勇精神的诗史。其诗史价值,还在于着重记载了道光年间海内一批有识之士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卓识,再现了这批经世派人物的精神风貌。阐释和重温这部名作的诗史价值,在今天仍有多方面的深刻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清朝的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8岁继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康熙不仅文武兼备,而且好学勤政,开创了"康乾盛世",促进了清朝初年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二、漫画略赏 北国风光,天寒地冻。一位身穿皮袄,头戴皮帽的“匠人”,正用戴着手套的双手,塑造一座“冰雕”,“冰雕”的主体是“信誉”二字。匠人虽然是那样认真,但他站立的扶梯,却是岌岌乎危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