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新材料作文占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平时的作文训练和考试作文都是这类作文。新材料作文本身有别于命题作文的局限和话题作文的无边无际,所以在审题立意上比较难把握,稍不留意,就有偏题跑题之嫌。对此学生们很困惑,不知道如何去把握材料的内涵来立意。  相似文献   

2.
韦坤琴 《中学文科》2008,(4):129-130
随着高考作文审题难度的加大,考生跑题作文出现得越来越多,这主要是思维单一、平时缺乏审题训练造成的,所以作文训练应注重作文审题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湖北省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一般是供料作文,有时给话题,有时不给话题,尤其是2006年、2007年给丰富的材料,不给具体的话题的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高考阅卷后所反馈的信息,许多同学选择议论文写作时审题上的失误及构思上的混乱很令人痛心,一部分作文因审题上失误,偏题跑题,归人四类;一部分因内容单薄、层次混乱而归入三类。事实上,有许多同学可以做得更好,这需要在议论文写作中严格按三步走来训练或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4.
审题与立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审题不清,立意不准,作文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这样即便文字功底再好,最终也难免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5.
有不少同学认为考场上很难碰到我们平时演练的题目。其实不然,只要我们略加思考,便发现考场上的作文与我们平时训练的内容是完全可以挂上钩的。话题作文由于其内容只求话题相关即可,这样就给我们展示自己平时阅读积累和练习的经典之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如何将平时的积累,训练的内容更好地运用到考场中来呢?我们可采用“移花接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1999年开始,高考作文由过去的单一材料作文转向话题作文。且由单一话题或概念式话题向组合式话题发展。于是审题时紧扣话题立意选材就成了广大语文老师及中学生在作文训练中的必备课程。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许多同学认为话题作文只要抓住话题、看看要求,就可以写作了。对于所给的材料只是走马观花,甚至有的看都不看。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和话题若即若离,或貌合神离,或打插边球。  相似文献   

7.
自2006年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之后,材料作文已经成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各位高中语文教师都在日常教学中开始对高中生的材料作文写作能力进行了训练,旨在适应高考语文作文的变革。然而,高中生在面对材料作文时,所产生的跑题、偏题问题却层出不穷,这就表明高中生对材料作文的审题能力水平比较低下。因此,教师就应该要将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渗透在日常教学中。本文便对此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姜晓杰 《辅导员》2012,(18):35-36
整篇作文训练,是作文训练的基本方式,无疑是有许多好处的。但是每一种训练方法都并不一定适应每一个同学,总有一部分同学不适应整篇作文训练。如果我们的作文训练遇到了困难,为什么不尝试另一种训练方法呢?即把整篇文章分解成相对独立的一个个小层次,只做一些片段的写作训练。这样的训练缩短写作的时间,减少作文篇幅,集中力量,能重点解决一些问题。尤其在初期写作训练时,使用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瞿妍 《语文天地》2010,(2):37-38
命题作文是中学作文训练中一种常见的题型.也是中考中常出现的一种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题型。跟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相比.命题作文有它的优势,即少了定题障碍.可以直接审题构思写作。但是因为学生缺乏审题的技巧.写作中常出现“跑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卢桂平 《考试》2009,(4):27-27
进入高考考场后,考生们往往对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难以区分,以致写出的文章内容混乱。其实,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在命题角度方面是有所不同的,只要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能够把握两者区别,就可以在构思作文时准确把握两种作文的写作区别,准确地写出符合出题者要求的比较新颖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11.
小龙哥热线     
1江西省刘天宇:小龙哥,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你刊主办的“向导杯”作文大赛,我写的作文是《记一件难忘的事》,我觉得这是我在作文训练中写得最好的一篇,可是却只得了个“优秀奖”,我心里不太服气。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我得的奖项就低呢?小龙哥:刘天宇同学,你的问题提得很好,具有普遍性。在这次大赛中,我们感到有许多同学还不懂得平时习作与参赛作品的区别。所以有的同学把平时写得习作训练挑一挑,选一选就寄给我们。这样的作文肯定要降低档次,因为它不能算作作品。而作品是要求你在平时训练的基础上要有创新。就像参加画展,你不能把平时的练习画拿…  相似文献   

12.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师生双方的问题。语文课上许多学生往往能踊跃发言,可写到作文往往是哀嚎一片。究其原因是他们平时不注意积累,缺乏材料,作文成绩长期在水平线上徘徊,于是许多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难和 厌烦的心理。而教师由于教学进度的限制,在平时教学中也淡化作文教学。这样,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地位就很尴尬。我从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出:老师写下水作文是解决学生作文现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议论文写作的程式比较清晰,平时积累的素材可以运用,写作跑题或被判跑题的可能性小,因而成为高中学生作文选择最为广泛的体裁。有人保守地估计,若文体不限,至少70%的学生会把议论文作为自己写作的首选体裁。但是,日常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教师无为、内容无序、指导无法、训练无效的现象普遍存在。我  相似文献   

14.
选材要新颖     
老师:作文选材,先是要围绕中心。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因为要是所选材料不能围绕中心,不管材料多么好都会使文章跑题。小淘气:呀!难怪有时语文老师给我的作文评语是“跑题”,原来是选材在捣鬼。  相似文献   

15.
曹阳 《中国考试》2007,(2):4-5,13
说起作文结构,我们有些同学感觉有些抽象,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也有的同学对文章“结构完整”的要求不是那么重视,认为是虚的,于是在写作中信马由缰,行止随意,造成文章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晰,文章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的后果。从历届考生作文来看,很多问题就是出在结构上。所以要想有效提高作文水平,必须要从结构练起。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材料作文开始成为江苏高考作文的主流。然而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材料作文是个难题,让许多同学头疼。本文试以课本中的材料来简说材料作文的写作。  相似文献   

17.
在平时的作文考试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许多考生,常常为写作材料的贫乏而大伤脑筋,甚至有的出现不能完成作文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与考生平时不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排除考生不会使用材料、不能使有限的材料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即不会“一材多用”这一重要原因。因此,若想在作文考试时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了平时注意积累写作材料之外,学一点“一材多用”的本领,不失为考场作文的应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训练中,教师时常发现有的学生不知该写什么,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症结在于这些学生写作材料匮乏,平时不注意积累材料,胸无点墨,当然谈文色变。本文就谈谈作文材料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作文入轨,就是学生作文入题、合题。作文跑题,也就是作文脱轨。跑题是中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作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任务,这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专门功能,责任重大。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20.
语文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中,写作能力是其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因为教学的种种实际因素,往往花费的时间最少,最不能精心设计和投入。但作文训练的成果不论是在生活当中,还是在各类检测中,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梳理出作文训练当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对策,以夯实作文训练的实际效果。一、存在的问题1、训练目标不明确,题目确定和内容选择随意性大。在平时的教学当中,作文训练是在教学完每单元的课文后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但这样的训练缺少对作文训练的整体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