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几所学校开办的“儿童超常教育实验班”,被人们称为“神童班”,每年报名的人数达到1000多名,却只录取30名左右,用4年的时间学完8年的课程,令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趋之若鹜。因为儿子魏天浩是否考“神童班”的分歧,做清洁工的魏振华与父母、岳父母的关系几乎闹僵。目睹了朋友的儿子两次“神童班”落选后的惨状,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前学校开办在没有围墙的蓝天之下,并把这所学校称为“蓝天下的学校”。而学前儿童的家长们后来把这所学校称为“快乐学校”。苏霍姆林斯基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为了保持儿童对学习的期待,苏霍姆林斯基甚至打破了按时上课的陈规,而且没有硬性规定儿童在蓝天下  相似文献   

3.
“神童”本来就可遇不可求,“制造神童”更是无稽之谈,如果孩子本非千里马却以千里马驱之,这又与摧残何异?当我们看到通过这种“野蛮”的教育是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我认为他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的幸福就先把他再得那么可怜我们心里又是怎样的想法呢?  相似文献   

4.
卞迁是实验中学二年级二班学生,今年刚满10岁。他是年龄最小的中学生,年龄最小的共青团员。卞迁以品学兼优、聪慧好学历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十佳优秀少先队员、市优秀少先队员、校学雷锋标兵、优秀班干部、优秀课代表、优秀文艺骨干、学习标兵等,1992年曾被团中央少工委、中国少年报社联合授予“中国好儿童”勤学奖,去年又被评为日照市“十佳少年”。他的事迹多次在山东广播电台、《大众日报》上介绍过,被誉为“神童”。其实“神童”不神,贵在勤奋,“小  相似文献   

5.
神童是我们班的语老师兼班主任,你别以为他是个十一、二岁的科技班的天才少年,一个四十多岁的老男人也能有如此尊称。凭什么?就凭那五短的身材。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南川区道南中学是该区两所重点中学之一,学校现有学生3800人,他们中有不少是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初中部共有26个班,其中6个为“农村班”。学校之所以实施“农村班”“城镇班”的划分,是为了让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爱。但对于学校的关爱之举,留守儿童和家长并不领情。  相似文献   

7.
救救孩子     
前些天,获得了英国“绿卡”的同学回家探亲,我询问他英国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英国的孩子大多不上小学,有爷爷奶奶或父母带着,主要是玩耍和做游戏,小孩一个个知识面都很广。我不知道我的同学这番话能不能代表整个英国的情况,但至少在英国有一部分小孩是不上学的。这在中国无异于天方夜谭。在中国学生家长们的眼里,孩子只有送进最好的学校,在学习上必须足够刻苦,在成绩上必须达到名列前茅,这才是正道,孩子才有出息。于是,把孩子送往名校,投奔名师,成了家长们的奋斗目标。名校学生人满为患,有的班额超过了100人,还是硬…  相似文献   

8.
《三字经》竭力鼓吹“生而知之”的天才论,说“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公开宣扬世界上有什么“生而知之”的神童。林贼出自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革命需要,也竭力鼓吹“生而知之”的天才论,把自己比做“天马”,胡说什么他的脑袋特别灵,他的知识是先天就有的。这完全是骗人的鬼话。我们在学工小工厂学习刻灯的过程,就能说明认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开始时,看了  相似文献   

9.
那年秋末,我接了一个新班。上第一节课,有一个很“特别”的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头发凌乱,面黄肌瘦,衣服脏得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这孩子怎么这样?”我不禁皱起了眉头。下了课,我把他叫出教室,没好气地说:“你也是四年级的学生了,看你脏成什么样子了?”他抬头看了我一眼,两眼满含委屈。第二天,我来到教室,发现这个叫赵文军的学生头发已洗过,但身上穿的还是那件脏兮兮的衣服。我有点恼怒,把他叫到办公室的正衣镜前,说:“你都十几岁了,为什么连衣服也懒得洗,你看看自己像个学生样儿吗?”他抬起头,涨红着脸,眼里含着…  相似文献   

10.
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在学生眼里,好老师能带着自己进入学习状态,爱上学习;在家长眼里,高分、好成绩是好老师的首要指标;在学校眼里,能放心把相对落后的班级带好。如果按照上述标准,王贵军无疑是一个好老师。  相似文献   

11.
当前越来越多的家长热衷于儿童早期教育,开发儿童的智力,但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问题。倘若方法不当,难免会造成一些副作用,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最近,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美国全国儿童教育协会主席戴维·埃尔金德教授发表了他的新作,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恰当的早期教育方式提出了批评。他在书中说,那些为了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神童”而不惜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学校式灌输教育的  相似文献   

12.
人生有些东西,一旦丢失将永远无法找回,童年的乐趣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和投入,几乎成了学校和家庭的头等大事。应该说这是好事。一个不重视孩子学习的家庭和学校是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的,一个没有优秀人才的国家是没有能力进入世界强国的。于是孩子的书包越来越沉重,在校的时间越来越长,作业越来越多,教材资料越来越溢,考试题越来越超标。各种各样的家教和五花八门的学前班、培优班、补差班、提高班,争先恐后地夺去了孩子那点少得不可再少的本该玩耍、本该睡眠的时间。孩子3岁4岁就被抱进了琴房、画室。5岁6岁就被牵进了学前班、超前班。一个个并非“神童”的孩子提前进入了超前教育,为的是不能  相似文献   

13.
梦想的力量     
在我的眼里,理想的小学教育就是把学校办得离理想近一点,让每个孩子拥有尊严和快乐,把他们培养成身体好、孝顺父母、有本事、有朋友的平凡人。 好学是基本要求,会玩是不可忽视的学习。“玩”需要体力,“玩”中有智慧,“玩”是孩子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的需要,科学育人怎么能缺少“玩”?  相似文献   

14.
某日,被邀请至驻校三年级C班(由5个学生加1个老师组成的课堂)观课。一个班何以只有5个学生?原来,三年级有两个自然班,在前一学期考评中,学校认为这个年级学生数学学业状况不佳,“学习较逊”的学生比较多。于是。从升入三年级开始,两个自然班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时按学业成绩分成3个班,  相似文献   

15.
新学期,我被学校指派为六年级2班的班主任。为了搞好班级工作,我对这个班的学生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走访了解,知道这个班是出了名的“乱班”,特别有“四大天王”专爱捣乱。对此,我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那天,我刚作完自我介绍,坐在教室后排“四大天王”之一的李军猛然站起来,大声说:“孙老师,可不可以问一个问题?”我迟疑了一下,笑着对他说:“当然可以,请问吧!”“你喜欢好学生,还是差学生?”他的眼里闪过一丝得意,歪着脑袋看着我。这时,同学们都睁大眼睛望着我,尤其是几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更是紧张地盯着我。我心中一…  相似文献   

16.
“我现在能脱口而出400句英文,一般能脱口而出500句英文就能在美国生活了。”——张正“神童——业绩惊人”张正,12岁,承德市第九中学七年级十五班学生。两岁开始学习使用电脑; 三岁半通读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毛泽东诗词全集,四岁通读  相似文献   

17.
张磊 《河北教育》2011,(7):57-57
王浩是2008年9月转入我班的新生,大大的眼睛很有神。我向他介绍学校及班内的相关规定时.他的目光很坦诚,没有丝毫的生怯感。我很喜欢这类学生,这让我感觉到师生之间在情感上是平等的。在领他进班的前一刻,我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好好学习,我会支持你;犯了错误,我会一视同仁。”但我心里还是有些隐忧:他能迅速适应新环境吗?他会是个懂事的孩子吗?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也需要“减负”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界定什么是“减负”。我们需要考虑对儿童来说“负担”是什么.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负担是要“减” 的?我们不可能想当然地以为“没有了 家庭作业”、“老师不再占用时间给孩子 补课”就是减负了,我们不应当把接受 教育变成没完没了、无边无际、表面热 闹而实际空虚的玩乐。教育应当促进发 展。而对于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不同阶 段的儿童,“减负”的含义也是不同的。 首先,教育应当使儿童发展,也应 当使儿童欢乐。儿童对学习是有一种渴 望的。他对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他对 世界有太多…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谈丛     
老师不该批评我 我现在成了很多同学眼里 的坏孩子,这让我非常气愤 。因为我没有做任何坏 事 ,只不过把一本介绍青春期发育特点的书带到班里看,被班主任发现了 。他竟然当场批评我 在班内看黄色书籍 ,这 也 太 没 水 平 了 吧 。 了 解 点 科 学 的 性 知 我识 有 什 么 不 好? 已 经 13岁 了。 说 真 正 看 黄 色 书 籍 的 ,班 我 要里确 有其 人 。可 他能 管得 了 吗? 我 们 是 21世 纪的 少年 ,班 主任却 活像 一 个老 古董 ,我 真有 点 讨厌 他。就凭 他 这样 落后 的思想 ,能 教好 我们 吗?  相似文献   

20.
扫描     
两神童被“责令退学”日前,两起“神童退学事件”相继被媒体曝光: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硕博连读的魏永康,19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14岁考入沈阳工业大学的王思涵,却因为多门成绩0分,也被学校“责令退学”。魏永康2岁掌握了1000多个字,8岁就跳到了县属重点中学。13岁时,魏永康又以高分考进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在大学4年里,魏永康的妈妈曾学梅一直都在学校陪他。17岁的魏永康考上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这一次魏妈妈不能跟在他身边,魏永康离开妈妈后,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