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不仅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和欣赏价值,同时它的语言研究价值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依据关联理论并结合语境效果和最佳关联,探讨信息关联对广告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幽默作为广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语言艺术手段,一直受到广告制作者青睐。为了能深入了解广告幽默语言,本文尝试概括其主要特征,用Coulson等的框架转换理论和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对广告幽默话语的理解过程进行语用分析。语义跃迁和最佳关联有机结合为接收者理解和接受幽默广告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童晓岚 《海外英语》2012,(9):255-256
该文运用实例证明了关联理论对广告隐喻,包括文字隐喻和图画隐喻,有极强的阐释力,并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隐喻如何作用于广告受众,使其获得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4.
寻求广告翻译的最佳关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广告的翻译不能够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我们在研究广告翻译时,不能单纯用传统的翻译理论来对其进行指导。本文试图把现代广告的目的及其主要功能与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寻求广告翻译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使得广告在翻译时借助于不同文化的某种共性,迎合了不同受众人群的口味,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文章首先对关联理论和广告翻译分别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进而将关联理论应用于广告中所体现出的具体作用进行了介绍,最后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表现关联理论的实际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6.
赵瑞 《成才之路》2010,(18):86-86
关联理论是当代新的语用理论,它指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在解释交际理解过程的诸多理论中,它最具解释力。根据关联理论,理解广告话语的过程是一个交际的过程,是广告受众寻找话语最佳关联的过程,该过程也是受众根据各种语境假设,推导广告话语的含义,从而解读广告主所要传递的信息的过程。本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跨文化语境下的广告的成功及失败案例,提出跨文化广告应充分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他国人民的认知心理及风俗习惯,让他国消费者对广告产生最佳关联,更好地理解广告内容及意图,从而实现广告的最佳效应,更好地宣传本国产品。  相似文献   

7.
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其中奥运广告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奥运广告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从明示推理、语境效果、最佳关联三个方面对部分奥运广告用语进行语用分析,以期为我国奥运广告及体育广告的发展和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是当今产品宣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有一些广告未能达到预定目的。本文结合关联理论和预设有关观点试分析了某些广告失败的原因,并指出了关联理论、预设和广告结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关联理论认为,要正确理解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要靠推理。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理论,关联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指导作用,从关联理论看广告翻译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寻找关联,解释广告翻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应用关联理论阐释广告中的修辞翻译,分析其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并介绍此类广告中修辞的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美 《考试周刊》2010,(47):36-37
当前,随着大众媒介和商品流通快速发展的需要,广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密切相关。广告能否吸引读者,关键是在广告语言是否生动.而仿拟修辞格在广告语言的使用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广告交际也是一种明示一推理交际.分析了明示推理过程.以及最佳关联原则在广告仿拟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双关语是广告语中一种很重要的修辞手法。本文以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和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Blending Theory)为依据对英文广告中的双关语进行分析,探讨广告受众解读广告双关语的心理机制。研究再次验证了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互补性,两者结合对英文广告双关语的解读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广告双关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广告主为达到其推销产品的目的,经常运用双关语策略来引起受众的注意。本文从关联理论视角出发,以实例赏析了中英广告运用双关语以达到吸引受众,取得最佳关联的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14.
倪铭晖 《海外英语》2011,(15):253-254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语言对于一则广告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广告商经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尤其是双关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揭示了人类的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该文以关联理论为框架,旨在从理论上分析广告双关语是如何作用于受众并使其获得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广告书面文体中的双关语现象,以及双关的特点、功能。指出广告双关语要求达到最佳关联,才能使广告获得意想不到的语境效果,给受众带来新、奇、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广告翻译不是一种简单的语义对等,而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的语言交际。本文主要阐释关联理论对广告翻译的重要指导意义,介绍了关联理论下的广告翻译的语言特点以及广告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的一个著名的语用学理论,它对广告语言模因的制作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制作广告语言模因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诉诸模式:诉诸强关联的制作模式和诉诸弱隐含的制作模式.不管是强关联还是弱隐含,只要广告制作者能匠心独运,所制作出来的广告语言模因就可能会产生良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关联——顺应理论为指导,研究广告翻译的过程。广告翻译实际上就是对原广告的明示、推理,获得最佳关联,并在其引导下,无论是处理文化意象广告翻译还是非文化意象广告翻译,译者都要动态地顺应译语读者的语言语境、审美期待和接受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传达出与原广告相同或相似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19.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广告的翻译不能够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我们在研究广告翻译时,不能单纯用传统的翻译理论来对其进行指导.本文试图把现代广告的目的及其主要功能与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寻求广告翻译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20.
陈慧慧 《海外英语》2012,(20):221-222,240
语用预设,是指实施某一言语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预设不构成话语的语句意义,只是为运用话语创造基础,使言语活动能达到交际的目的。预设是一种与人的认知分不开的语用推理,在广告语中很常见,预设的巧妙运用可以使简短的广告文字传递更多的信息,增强广告的促销功能。该文从关联理论出发,分析了汽车广告语中的语用预设,该文认为,关联理论可以为语用预设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关联理论以认知语境,明示——推理和最佳关联为手段,可揭示语用预设的相关信息,通过对汽车企业广告语的研究,可以为汽车广告语的撰写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