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师范学校开设特殊教育课程”试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特殊教育研究室近年来特殊教育在我国有了迅速发展。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随班就读已成为我国特殊教育的主体形式。现在我国约有半数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为了使他们在普通班得到特殊的教育,对教师就提出了更...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问卷形式调查了河北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基本状况,探讨了普通学校领导、教师以及残疾儿童家长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和认识.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普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态度消极;家长对孩子的随班就读也普遍心存疑虑.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设想,以促使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隆林县采取特殊办法办特教莫宝琪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重视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1992年以来,全县办起了一所综合性的特殊教育学校,一个普通小学附设的弱智班,七十三个弱智随班就该班,二个盲童随班就读班,二个低视儿童随班就读班和二个聋童随班就读班,学龄残...  相似文献   

4.
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以下简称为“随班就读”)是国家发展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广州市的“随班就读” 工作方兴未艾。根据1997年统计,全市已入学的残疾儿童、少年中有5140名在各区、县级市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其中有275名在委属初中就读。“随班就读”这一办学形式已成为我市特殊教育的主体。为了了解我市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中小学接受教育的现状,总结我市随班就读工作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市教委中小教处于1998年5、6月组织了对城区部分中小学随班就读工作的专项调查,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汇报。  相似文献   

5.
唇读与听残儿童随班就读─—部分地区听残儿童随班就读调查有感北京市第四聋哑学校钱丽霞一九九四年八月笔者通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视、听、智力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项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中小城市、农村、山区等地由于办学条件、交通、家庭经济等方面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大力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是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需要。它既符合国情,是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符合国际上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七五”中期至“八五”期间,北京市在开展盲、低视力、聋和重听以及轻度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实验。这次对随班就读工作的全面调查和分析,为贯彻北京市特殊教育“九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巩固、发展、完善、提高”一方针,使北京市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隆林县重视残疾儿童义务教育1992年以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办起了一所综合性的特殊教育学校;一个普通小学附设的弱智班;七十三个弱智随班就读班;二个盲童随班就读班;二个弱视儿童随班就读班和二个聋童随班就读班。学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28%。在全县形成以特殊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坚持多种形式办学,逐步形成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主干,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的新格局”正在形成。本文针对实施随班就读教育的意义,影响随班就读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教育策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是推动随班就读事业健康、快速、持续、稳定发展的原动力。“以人为本”是新时期管理的立足点和核心。同样,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应以唤起教师关爱情感为导向,以关注残疾儿童的生命发展为中心,构建以人为本、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近十几年来,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分析,我国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人数不断增加,从2001年起,我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数占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的比例一直都稳定在60%以上,2010年残疾儿童少年在校人数为42.56万,其中65%左右在普通学校就读。可以说,从"九五"以来,残疾儿童在校学生中,近六成以上是在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从数量上说,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已经成为特殊教育的主体。但就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特殊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是“普九”评估验收的指标之一。但我们地区的特殊教育在“七五”期间仍是一片萧条的寒冬。为改变残疾儿童少年无学可上的落后状况,91年以来,我们把特教纳入普及义务教育的轨道,克服困难,加强领导,积极开创特殊教育的春天,初步形成了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特殊教育格局。全地区已创办特教学校10所,普通小学附设特教班24个,视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167处,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256个点。据96年底统计,“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59.8%,取…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主张."要在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同时,有计划地在一部分普通小学附没特殊教育班或吸收能够跟班学习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相似文献   

13.
问  题  “八五”期间和“九五”初期 ,根据国家要求和我区实际 ,我区各级教育部门通过建特教学校、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等形式发展特殊教育 ,努力构建了以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 ,以特教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从数量上看 ,近年新建的特教学校数量较多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已在全区推开 ,成绩是显著的。但是目前我区特殊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有 :  一、特殊教育学校规模小 ,骨干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近几年我区新建的特教学校中 ,在校残疾学生超过 10 0人的学校只有 6所 ,大多办学条件比…  相似文献   

14.
“随班就读”是特定的特殊教育概念 ,是特殊教育必要的教育形式。目前 ,农村“随班就读”工作刚刚开始 ,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1、对“随班就读”认识模糊特殊教育的对象是残疾儿童 ,发展特殊教育 ,是完善普及教育 ,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 ,是为国解忧、为民排难的大好事。特殊教育开展得如何 ,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尺之一。开展“随班就读” ,可使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就近入学 ,提高残疾儿童的入学率 ,加快特殊教育的步伐。到目前为止 ,对于什么是特殊教育 ,什么是“随班就读” ,为什么要开展“随班就…  相似文献   

15.
1986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法》里规定残疾儿童同样享有受教育权利,对于残疾儿童来说 随班就读是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维护自己权利的主要形式。对于城市来说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相关制度与措施相对成熟,而对于山区乡村学校来说较为落后,本文就以山区乡村学校残疾 儿童随班就读管理的情况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杜木桥乡聋童随班就读前期工作的调查报告北京第二聋校叶立言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杜木桥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就读”的项目乡之一。按该项目执行计划安排,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特殊教育研究室主任陈云英博士、彭霞光老师和北京市...  相似文献   

17.
伊盟特殊教育的调查报告王辛茹,田永安为了推动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研究解决我区特殊教育的问题,我们对伊盟达拉特旗、乌审旗、准格尔旗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试点旗县和东胜市的特殊教育进行了调查。我们详细地查看了三个旗的12所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小学(其中...  相似文献   

18.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同时我国特殊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充分发挥特殊学校的骨干作用,以大量的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发展格局。。随班就读”的基本思路是:将适合的残疾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在普通中小学正常班级中接受教育,让特殊儿童与正常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因此,它对特殊学生的双向交流,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缺陷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特殊教育政策与文献,考查了1986年至2011年间我国大陆地区残疾儿童的教育安置形式,分析了安置形式的变化特点.同时指出: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政策的出台是国情所需,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发展受国际回归主流及全纳教育思想影响,随班就读在保障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方面逐步起到了主体作用.从中国未来的发展来看,要进一步解决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问题,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这两种安置形式虽然各有利弊,但还将在一定时期内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20.
为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市特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建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工作实施方案》和《诸城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