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炮龙节是宾阳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节日,同时也是宾阳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宾阳炮龙节形成的原因及历史、炮龙节活动内容、炮龙节事象的文化、炮龙节的功能及意义、炮龙节的当代变迁与保护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个案,从历史渊源、炮龙的制作工艺、表演方式和功能对其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揭示出广西宾阳炮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广西宾阳炮龙文化传承和保护提出相应建设性意见,促进宾阳炮龙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考察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广西宾阳舞炮龙活动与当地旅游业的互动发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广西宾阳以"炮龙节"作为宣传品牌,对当地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炮龙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动力和平台。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考察法等方法,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广西宾阳芦圩镇舞炮龙制作技术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舞炮龙文化内涵丰富,制作技术环境温润,舞炮龙制作技术有地方性、传承性、时代发展性和变异性的特点,体现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展现民族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马戈 《健身科学》2012,(2):59-59
上期我们说到大魔头“潜江龙”连输了九盘棋。这九盘棋,除了头一盘“潜江龙”托大,硬让林放执红先行外,其余全是他执红,走的也是自己非常熟悉、自认为天下无敌的中炮盘头马,可不管怎么变,林放总有对策,而且总是高他一筹。这里简介第二盘。  相似文献   

6.
舞炮龙与舞火龙文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个别访谈、临场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西宾阳舞炮龙与广东丰顺埔寨的舞火龙进行对比研究.从历史渊源、制作方法、表演方式、分布与文化寓意等方面分析两种龙文化的异同,揭示宾阳炮龙鲜明的地方特色及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舞炮龙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民俗体育活动,有着其独特的民族特质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宾阳舞炮龙运动的起源、成因、表演形式及特点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对宾阳舞炮龙运动的文化精神及当代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马戈 《健身科学》2012,(8):51-51
上回书说到“潜江龙”来到了林放身边观棋。炮六平九、车5退1,前炮进一、象5退3,马四进三、车5平7(图4)。走到图4时,众茶客意见不一。有觉得小姑娘形势占优的,也有认为红车吃马后被黑车牵住,未必有利的。但四怪中的老大“施牛肉”觉得这棋已经结束。他假称解手,抽身出来,低着头,默然离去。  相似文献   

9.
黄志炜  罗国忠 《桥牌》2014,(4):11-11
经过几年来的精心打造,“炮龙之乡”已经成为了南宁市宾阳县一张对外宣传的名片,为加强对外交往,推动桥牌运动在宾阳的普及和发展,由广西桥牌协会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宾阳支行、广西银监局宾阳办事处、宾阳县农村信用联社、宾阳北部湾村镇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宾阳支行、宾阳县城投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0.
“泥马渡康王”最早的雏型,大约出自古谱《渊深海阔》中记载的“龙蟠虎踞”。原谱结论为和棋,而实则是红先黑胜局。“龙蟠虎踞”也写作“龙盘虎踞”,形容棋局像龙一样盘曲,像虎一样蹲坐。语出张勃《吴录》记载诸葛亮论金陵地势语“钟阜龙盘,石城虎踞”。毛泽东创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有“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之句。“龙蟠虎踞”局虽然有误,但马炮争雄之精巧构思已初露端倪。笔者收集到“泥马渡康王”系列四十余局,每局面貌相  相似文献   

11.
“炮”的力量仅次于车,大致与马相等,但在开、中局阶段略强于马。因为“炮”的行动迅速,进退灵活,控制点多,容易与别的兵种配合,而配合起来则更能发挥威力。“炮”有远距离作战的威力。它不仅在进攻时杀法众多,如“重炮”、“空头炮”、“马后炮”、“沉底炮”、“车炮抽杀”、  相似文献   

12.
吴斌楼传奇     
吴雄 《精武》2006,(12):56-57
吴斌楼,1898年生于河北蠡县齐庄。自幼拜曾获清朝皇室“御翻子”封号的“铁腿”魏赞魁学武十余年,尤以“戳脚翻子”声噪乡里。“戳脚翻子”又称为“九翻子”,是北派具有独特风格和悠久历史的拳种之一。十大门户“洪、留、戳、指、磨、弹、查、炮、花、龙”中的“戳”便是“戳脚翻子”。该拳套路严谨连贯,手法灵活敏捷,注重腿法,前后左右兼备,变化多,式子多为小架,美观大方,且注重内掩。  相似文献   

13.
1.炮2平5马八进七2.马2进3车九平八 3.车1平2卒七进一4.兵7进1炮八进四 5.马8进7象三进五6.炮8进7车一平二 7.车9平8炮二进四龙 双方演成“中炮进7兵对左炮封车”的阵式之后,红方选用了8路炮打马再出车牵栓的攻法。这是目前国内最流行的,也是个’ “东山再起”的战术。看来,香港棋手对这一布局的新变化也是密切注视和有深入探讨的。 8.车2进1车八进五 这一回合,国内名手认为:先手方面走马7进6较有攻势。吕方挥车骑河控制要隘很及时。 9.兵5进1士六进五10.士4进5·····…… 进士自拦横车出路,还给对方留下平炮威胁闷宫摆脱牵制的空隙。不…  相似文献   

14.
三、阻断敌炮(上) 阻炮的内容主要有三:一是“阻单炮”,也就是“阻炮调动”;二是“断双炮”,即破担子炮;三是“切断炮火”.说简单也简单,无论对付哪一块,我们只需用一子来完成.说复杂也复杂,因为每个局面都有它的特殊性,不仅需要想象力,更需要精确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炮捶·洪拳     
炮捶:是长拳类的拳术之一,又名三皇炮捶。“三皇”指传说中伏羲、神农、黄帝。“炮捶”,指打拳象炮一样威力强大,象捶一样打  相似文献   

16.
1、炮二平五 马2进3 2、马二进三 炮8平6 3、车一平二 马8进7 4、马八进九 ………… 红方按“兵”不动,左马屯边,在八十年代中期较为流行,后来,由于“五七炮弃双兵”和“正马五六炮”布局的迅速崛起,转移了人们的视线,使这一布局一度被束  相似文献   

17.
炮捶亦称“三皇炮捶”。其运动特点表现为一蓄一发,劲力充实;以力当先,重刚轻柔。基本功以马步桩为主,基本拳法有:开门炮、劈山炮、连环抱、转角炮、十字炮、脑后炮等“十二炮法”。现主要流传于北京、河北、山西、山东、辽宁、河南、吉林等地有传习。  相似文献   

18.
以文化人类学为理论支撑,采用质的研究范式,以湖南省汝城县客家“香火龙”为研究个案,通过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汝城“香火龙”的文化起源、制作工艺、传承方式、组织形式、仪式过程、文化特质等方面进行解读。研究结果表明,汝城“香火龙”是一种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的民间信仰仪式,仪式所用的主要道具的制作就地取材、工艺精致独特,仪式主要以“口传身教”的方式在村落宗族内部传承;龙灯理事会是汝城“香火龙”的组织机构,仪式过程主要包括:起龙、接龙、化龙;汝城“香火龙”具有农耕性、宗族性、规约性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攻击方运用车炮或双炮在对方底线碾转攻击,扫荡对方的士象或其他子力,从而入局取胜的杀法称为炮碾丹砂杀法,也称“打剥皮”。“炮碾丹砂”名称来自于中药制作工序:一个薄圆形的铁滚子在长条形铁槽内,轰隆轰隆地来回碾压丹砂等干燥药材成粉末。这里借用“炮碾丹砂”来说明炮借车力在对方底线来回扫荡士象等子力很是形象。下面就让我们欣赏下“炮碾丹砂”的雄壮表演。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发现“纸炮”、“纸飞机”对标枪的教学有积极作用,现介绍如下:一、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1利于掌握标枪正确的握、持方法。“纸炮”的玩法是,拇指和食指握住样品的两角,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屈于掌心。持“炮”于右肩上方(右手为例),与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