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还有三个月就要高考了.学习强度在加大.小文对自己的复习披态非常不满意、他总觉得自己没有复习状态.课堂上、测验时.思维总是难以集中.自己拟订的学习计划也难以完成。他很着急.到处找资料看如何提高注意力.还请同桌发现自己上课走神就提醒他.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2.
周礼 《知识窗》2011,(12):9-9
他十分不幸,天生就比别的孩子差许多,别人10分钟能完成的事,他通常需要20分钟,而且还没有别人完成得出色。在学习方面,他更是糟糕透顶,别人一学就会的东西,他往往需要老师重复许多遍才能弄明白。尽管他在学校比任何同学都努力,可是每次考试下来,他总是倒数第一名。为此,他很是沮丧,也非常自卑,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国王,他有无尽的财富,但总是不满足、不快乐,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他去哪里都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他总是觉得还缺少什么.  相似文献   

4.
《科学生活》2013,(11):24-27
在全国人民都关注的“李某某”案件背后,还有很多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大人们是否都应该反思一下:是什么让孩子成为“凶手”?当孩子成为“凶手” 案例一:因换座位优秀生惨死在同桌刀下 南京高淳县凤山中学初三学生夏伟,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因学习刻苦,受过学校表彰。可是,这个身高1.78米的优秀学生,也有自己的难处:同桌刘洋总是和他过不去,经常干扰他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韩学中 《金秋科苑》2011,(24):93-93
山东历史文化蕴涵丰厚,历来文人墨客层出。一直以来,山东的优秀画家总是跻身于全国画坛的前沿,特别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一批实力派人物国画家,他们在全国大展的频繁露面,更说明山东美术队伍的实力所在。 青年画家蔡超来自山东滕州,艺术的启蒙缘于兴趣、缘于父辈的潜移默化,多年的学习探索、不断实践让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到北京,他没有急于展示自己,而是参加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三届中国画创作高研班学习,  相似文献   

6.
他是我国稀土材料与化学科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他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稀土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他被学生称作“亲密战友”.他是同行心目中真正的大家。在学术界中认为.他与稀土是一体的.他总是与稀土纠缠在一起。 苏锵.这位有意无意总是想把自己隐藏在普通人当中,一生追求科学真理.以为国奉献为真正乐趣.默默无闻、淡泊名利的科学家.他的品德风范山高水长.令人景仰。  相似文献   

7.
吴敬琏教授是我敬重的老一辈经济学家之一。他有清晰的学术逻辑与经济思想,不人云亦云,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直面学术争论,学术研究总是服务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他是真正的学者。  相似文献   

8.
书摘     
正科普并不简单,却也是科学家的责任。陈能场博士愿意就土壤污染这一极其敏感、动辄牵动公众神经的话题发声。他初衷简单"努力传播多些,传播好些。"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钱永健曾说,自己总是被色彩吸引,是"色彩"让他的工作更有趣。他更戏称,如果自己是"色盲",估计就不会取得今日的成就了。  相似文献   

9.
刘正阳是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他不仅思维敏捷而且动手能力也特别强。他喜欢科技发明,总是动手制作一些新奇的东西,但很多设备的价格太高,所需零件自己又不能制作,要花大价钱请人加工,有时候即使花钱加工出来的零件也不符合自己的要求。他想如果自己能够加工这些零件不仅能省下很多钱,也能更符合自己的心意。  相似文献   

10.
自己的芳香     
矫友田 《知识窗》2005,(4):42-43
有一个年轻人,很想能够做出一番自己的成就来.开始,他也总是尝试着鼓足勇气去做每一件事情.然而,渐渐地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结果一事无成.因此,他感到很自卑.  相似文献   

11.
猩猩不服调教那只猩猩很聪明,学得非常快。每次我和福伯格到莱森的营地。他总是把自己毛乎乎的学生牵出来向我们炫耀一番。福伯格不喜欢,我也一点不喜欢。我们告诉莱森自己的看法,他总是大声嘲笑我们。你们这两个傻瓜!”他叫道。“你们这两个猪脑袋!等着瞧吧!皮耶·莱森教授和他训练有素的猩猩将每星期赚600000法朗!”这畜牲不知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传统的英语教学和学习方法 ,总是告诫人们忘掉自己的母语 ,以英国人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然而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让我们忘掉自己的母语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实上这种把中英文视为迥然不同的两种语言体系 ,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忽视了二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人为地  相似文献   

13.
“我很忙,我没有时间。”这是生活中大多数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们总是把它当做没有完成或未完成好工作的借口。世界织布业的巨头威尔福莱特·康,用了40年的时间来奋斗,平时工作之忙可想而知。他也曾想发展一下自己的业余爱好,但又总是认为自己的工作太忙,抽不出更多的时间。随着自己一天天变老,威尔福莱特意识到自己除了会挣钱其它什么也不会。他开始懊恼,终于下定决心:“无论作多大牺牲,每天一定要抽出一小时来画画。”为了保证这一小时不受干扰,他每天不到五点就起床,一直画到吃早餐。几年过去了,威尔福莱特压缩时间所积累起来的成…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一名初一学生,最近学习和生活都不太顺。学习上遇到不小的阻力,几次测验成绩都不理想,觉得完成学习任务越来越吃力;生活上,和朋友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而闹不愉快。我的个性是这样:什么事情没做好,就开始怀疑自己,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些什么,觉得自己好糟。真的很不喜欢这样的自己,还经常陷入莫名的"小情绪"里。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才能变得好一点?露露  相似文献   

15.
《华夏星火》2008,(10):26-29
李瑞河出生于台湾南投县,但他在各大场合总是这样介绍自己:"我是福建漳浦人。"他最喜欢在自己的茶庄里饮茶,经常一个人靠窗坐下,自己动手沏茶、品茶。每逢茶客,他便慈祥而温和地与客人打招呼。此时,在不知情的人看来,这只是一位着装素淡的老人。就这样一位茶产业界的传奇人物,有着怎样的茶缘和茶梦,又是如何解读茶道的呢?  相似文献   

16.
一名高二女生来信说她“喜欢”上班里的一个男生,觉得他长得又帅,学习成绩又好。当然这个小秘密只有她自己知道,怕说出来被别人拒绝,更担心被老师和家长知道。所以最近她总是心神不宁,也没有心思学习。让我们共同看看下面的文章,对中学生的交友问题讲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     
《科技风》2007,(1)
差点吃人王大伟写文章时有个毛病,常常漏掉一两个字。遇到自己不会写的字,他既不查字典也不问别人,总是图省事——把它省掉。为此,老师多次批评他,可他屡教不改。  相似文献   

18.
剧情简介:主人公道格拉斯·奎德是一名普通的工厂工人,不普通在于他拥有一位漂亮的妻子,两人看似十分恩爱。但道格拉斯内心却似乎有某种不满足,在夜晚时常怪梦连连,梦见自己身处火星,而在工作中也总是恍惚走神。在朋友的劝说下,他决定自己该度个假,于是来到了Rekall公司,希望植入火星间谍的记忆以满足自己的大脑对于冒险的渴望。  相似文献   

19.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202-203
英国化学家冉赛(Ramsay,Sir WiUiam,1852—1916)(邮票RSa)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年轻时喜欢音乐和语言,后来又对数学和自然科学产生更大的兴趣。他还是一个体育爱好者。不管什么只要他想干,干开了,他总是干得很好。他甚至还是一个第一流的玻璃吹制工。他在后来因此而成名的气体研究中所使用的绝大部分玻璃仪器,都是他自己吹制的。  相似文献   

20.
李弗不 《知识窗》2010,(1):13-13
同学聚会时,有个同学发牢骚说,他这一生是“失败”的。我问他原因,他总是说,是他的观念使他总是处于“失败”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