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听于丹讲座,她转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徒弟问师傅,一碗米有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徒弟问师傅:一碗米有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分成四五堆,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了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成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有多少价值,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3.
<正>禅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徒弟问师傅,一碗米值多少钱?师傅略加沉思后说:"那要看在谁的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两碗米饭出来了,那就值两块钱;要是在小商人手里,他把米泡一泡,分成七八堆,包成粽子,那就值七八块钱;要是到了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发酵、蒸馏,酿成一瓶酒,有可能值上百块钱。"所以同样是一碗米,到底值多少钱,会因人而异,关键取决于如何处理。其实,我们的课堂也是这样,同样  相似文献   

4.
读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除了应对世界之外,更重要的是确认自我,这是温总理带给我的感悟,他曾经和网民互动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一个徒弟去问师傅,一碗米值多少钱?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往里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有点脑子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发  相似文献   

5.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有关谈论价值的故事:一位徒弟问师傅,一碗米的价值是多少?师傅笑笑说:“这要看这碗米在谁的手里。如果它在主妇的手里,做成米饭,价值只有2元多;如果它在点心师的手里,做成糕点,价值至少有5元多;如果它在酿酒师的手里,做成美酒,价值少至几十元,多至几百元。”  相似文献   

6.
读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除了应对世界之外,更重要的是确认自我.这是温总理带给我的感悟,他曾经和网民互动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一个徒弟去问师傅,一碗米值多少钱?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  相似文献   

7.
满了吗?     
作家刘墉的书里讲到这样一个故事。徒弟去见师傅:“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什么是足了呢?”师傅问。“就是满了,装不下了。”“那么装一大碗石子来吧!”徒弟照做了。  相似文献   

8.
<正>善良是很珍贵的,但善良要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我们都知道善良是一种美德,对人要和睦,处事要豁达。可是现在这个社会,越是善良,越是会变成被欺压的对象。当一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米,就是解决了他的大问题,他会感恩不尽。但是,你如果不断地施舍,他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了。人性都有贪婪的一面,时间久了,你的一碗米不够,两碗不够,三碗四  相似文献   

9.
正——·01善良是很珍贵的,但善良要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我们都知道善良是一种美德,对人要和睦,处事要豁达。可是现在这个社会,越是善良,越是会变成被欺压的对象。当一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米,就是解决了他的大问题,他会感恩不尽。但是,你如果不断的施舍,他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人性都有贪婪的一面,时间久了,你的一碗米不够,两碗不够,三碗四碗还是堵不住他的口,尽心竭力也是杯水  相似文献   

10.
含谜故事     
几条鱼  一老伯在河边钓鱼 ,小王上前问道 :“老人家 ,钓几条鱼啦 ?”老人一笑说 :“几条 ?哈哈———6条无头鱼 ,8条半截鱼 ,9条无尾鱼。你算算 ,一共几条鱼。”  多少客  王师傅家搞节日聚会 ,厨师问来了多少客 ,王师傅边洗碗边说 :“我这里有 55只碗 ,1人一只饭碗 ,2人一只菜碗 ,3人一只汤碗 ,这样分配正好用完。你说来了多少客 ?”   压岁钱  过年了 ,两个父亲给两个儿子压岁钱。一个父亲给了儿子 1 50元钱 ,一个父亲给了儿子 1 0 0元钱。奇怪的是 ,两个儿子所得的压岁钱加起来才 1 50元钱。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   算距离  蛇…  相似文献   

11.
自己的价值     
黄小平 《初中生》2014,(7):14-14
一个愁云满面的青年向一位教授求教。“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的出息。依您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教授反问。青年一脸茫然。“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卖出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被加工成饼干,可卖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成美酒,勾兑后,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盲人琴师,当他弹断一百根琴弦的时候,他欣喜若狂感,觉得自己太幸福了,因为他这个时候可以打开师傅的祖传秘方,重见光明。可他还是失望了,打开秘方仅仅是一张皱褶的白纸!他霎时明白了师傅的一片良苦用心:原来师傅要他感受走向成功的过程,人生的幸福和美好往往蕴藏在拼搏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3.
同样一斤米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卖出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卖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成酒,勾兑后,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大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  相似文献   

14.
下山是条路     
有这么一个故事:徒弟随师傅学艺多年,认为自己已经学成了,满了,装不下了,便去找师傅辞行.师傅让他去装一碗石子,直到装不下为止.……  相似文献   

15.
禅师的回答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两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的眼中,它扎成粽子后,可卖出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加工成饼干,卖5元钱;在味精厂家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酒,勾兑成酒后,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大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  相似文献   

16.
最近,看到一个“看人下菜”的故事,挺有趣儿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小饭店,买卖很足兴隆。一天,进来一位拉板车的车人,婴了一大碗烩面。老板给他做了满满一大碗,中间面条多得鼓了起来。吃完饭,车夫很满意地付钱走人。过了一会,又来了一位瘦瘦的生意人,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我在《吕氏春秋》中看到一则故事:有一个人向一位酿酒师傅请教酿洒的方法。师傅对他说:“一斗米、一两酿酒专用的发酵剂、三样东西相互掺和,酿制七天,就变成酒了。”  相似文献   

18.
名数学家华罗庚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买主买了一只公鸡回家.第一天,喂公鸡一把米;第二天,又喂公鸡一把米;……连续十天,每天都喂给公鸡一把米.公鸡就这十天的经验,下了一个  相似文献   

19.
读过这么一个故事: 在十字路口,一个小姑娘问妈妈:“为什么不能闻红灯呢?”妈妈说:“要是闯红灯,警察就会逮住你!”这样,不能闯红灯就是为了别让警察抓住。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位理发师傅带了个徒弟。几个月学习下来,徒弟终于出徒,开始独立为顾客剪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