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秀琴 《生活教育》2013,(2):109-1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往往能反应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可学生常常是“作文作文.一见头疼,想了半天,一句不成”,不少学生视作文为畏途。好不容易“挤”出一篇作文来,也经常是内容空洞、人云亦云、无病呻吟。  相似文献   

2.
沈建新 《河北教育》2004,(12):29-29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录像机、投影仪、计算机等已被广泛应用.这些电教媒体不仅能帮助教师直接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写作素材.为学生作文做好前期准备,还能为学生作文创设良好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拓宽他们的写作思路: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概括起来讲.就是三个“再现”。  相似文献   

3.
杨心转 《考试周刊》2011,(59):69-6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苦差事。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要注意发展.关注长远.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及至终身学习及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文贵从真.学生作文。就是说心里话,说真话,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可大部分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有个顺口溜“作文.作文.作得头疼”,这不正一语道破了学生写作的为难吗?学生上课、做作业、做AB卷、做精编测试题等等.  相似文献   

5.
情境化作文教学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创造性的特点.它能让学生触景生情,激发写作动机.增强学生作文的感受与体验,能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作文素材,解决学生作文中“无米之炊”的问题。因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表达、学会作文.不失为一条有效的作文途径。它对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提高作文教学效益一定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创设作文的情境呢?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反映.是语文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长期以来,作文对于学生的学或教师的教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作文教学,教师总是花比较多的力量用在指导学生怎样写上.然后布置一篇篇的练习.让学生去写。而学生面对一次次的作文.总是为“写什么”而伤脑筋.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直接相关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加强作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不但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从而达到作文教学和审美教育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作文教学,特别是山区作文教学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没兴趣,怕写作文.平时作文都是勾完成任务而作,是为作文而作文。因此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作文成就感上。在这一点上.我有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作文贵在新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然而,仍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一提到作文头就痛.不知如何能写出让大家爱看,让老师打高分的美文。  相似文献   

10.
杨阳 《辅导员》2010,(18):51-51
怎样搞好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着不少小学语文教师的问题,可以说,能上好阅读教学课,却上不好作文训练课的老师为数并不少。小学六年训练下来,作文写得不像样的学生也不少见。学生怕写,老师怕教,究其原因,还是作文教学缺乏序列,老师无章可循,学生无法可效。建立小学作文教学序列,打破作文教学的瓶颈,有利于教师的科学化教学,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循序提高。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标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可见,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作文批改方式和新课标精神是背道而驰的。笔者认为,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打破教师一手包办批改作文的格局,从“教师为主”的方式转向以“教师为导”。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经常跳出自己天地来思考,向自己挑战.莫贪恋熟悉的模式套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本文就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做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有一个常见的弊端.学生的作文结构篇章一个模式,语言表达是假话、套话、空话、大话连篇.所写的内容也大同小异。学生的作文中往往缺少一种灵性.学生的个性没有表现出来,更没有得到张扬。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释放生命活力。”在作文教学中.要把学生从传统的“程式”或“套路”中解放出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创新.展示自己个性,写出能张扬学生个性的作文。  相似文献   

13.
董雄生 《安康学院学报》1999,11(1):63-66,54
校园文学同作文教学应该并重,为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服务。校园文学相对于作文教学而言.不仅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而且能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和自然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观察、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但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却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大部分学生对作文都有畏惧心理。“作文布置——学生习作——教师批阅”已经成为一种机械老套的陈旧模式.既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下对习作的基本要求义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长此以往,学生苦于习作,常常感到“无米下锅”.即无语可表.无事可写,无情可发,也就不能写出好的作文了,、让学生爱上作文.是每位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设想。作文教学,入门须有章法可循,学生才会觉得能写、可写。我从任何章都必须思考“写什么”和“怎样与”的常理出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曾努力探索着“有话写——写得出——写得好”这种序列训练作文的模式而本课例的教学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一次尝试,我的设想是:在语文新课标倡导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画小白兔”的实践,在思考“怎样画”和“为什么这样画”的过程中,与作文教学的构思联系起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本次序列训练作文的模式能为学生搭建可以充分发挥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至今总体上未上正轨。作文课与作文考试没多大区别,一般的不同,仅是学生写前教师作点指导,然后教师没事了,等着学生交作文。写作、作文当然是学生的主体活动,但我们讲的是写作教学,是上作文课,从上课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教师都应该尽到教授的职责,要针对学生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全班以及个人作指导,去教学生作好文。更严重的是至今对作文教学没有清醒的认识,作文教学定位不准。本质与特征把握不准。马老师的文章观点清新正确,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思考,但愿我们的作文课能逐步走上正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黄惠宗 《学周刊C版》2011,(2):127-128
现在很多学生提笔写作文的时候总是觉得无话可说,只能说些假话、空话、套话敷衍了事,使得所写之文空洞无物,毫无情趣可言.读之如同嚼蜡。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心中没有“生活”.没有可写的素材储备。作文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生活中培养真情实感.写出富有生活韵味的作文。此外。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作文评改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情境中.以生活实际检验作文质量。教师还应使用生活化的语言书写评语.拉近与学生相互交流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考查.并非对学生作政治鉴定,所以应当公正地回归到作文本体.作文评分也就应当以语言能力为标准。且只能到语言为止。美国的作文教学成就.最令全球教育界为之惊叹.因为只要受过普通教育的美国人。都能遣词造句。准确地表情达意:相比之下。我们具有悠久的语文教学传统的中国.当今的作文教学屡屡为教育界、学术界所诟病。其根本性的原因在哪里?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现状存在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感情单薄、教学模式单一等诸多弊端,而医治这些弊病的良方就蕴藏在生活之中。活动型作文教学能让学生通过开展活动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探索生活,在此基础上记录和表现生活,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因此作文想实现大的转变,就必须有效开展写作活动,荡起作文教学美的涟漪。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可称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重阅读、轻写作.致使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不快。其问自然不乏教师对作文教学规律认识模糊、教法不当等问题。毋庸置疑,学校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单一性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形成了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的“不作为”和无所适从。为此,就中学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