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象性活动”、“实践”和“生产劳动”分别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核心概念。它们彼此之间不仅存在着内在联系,而且分别决定了三部著作的逻辑框架。从“对象性活动”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生产劳动”的过程,是马克思对社会历史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过程,也是唯物史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对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越明年”的注释为:“到了第三年,就是庆历六年(1046)。”而《教师教学用书》的解释则是“到了第二年”。到底是“到了第二年”,还是“到了第三年”呢?  相似文献   

3.
窦桂梅老师是“新生代”特级教师的领军人物。短短几年时间,从《再见了,亲人》《秋天的怀念》《圆明园的毁灭》到《晏子使楚》,从“三个超越”到“三度”,窦桂梅老师越来越成为争议人物,毁誉不一。就在《晏子使楚》之后的座谈上,窦桂梅老师又语惊四座——“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文本我解读”,招来一片非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从《艋舺》到《小时代》,凤小岳在银幕中完成了从“台客”到“商业家”的蜕变。  相似文献   

5.
宋琴 《现代语文》2007,(9):0-11
《文心雕龙》从第一篇《原道》到第五篇《辨骚》都是讲“文之枢纽”。刘勰“辨骚”之辨应有三方面的意思:其一,刘勰以班固对《骚》的非议是“褒”、贬任声,抑扬过实”,故“辨”有辨别、辩解的意思。其二,“辨”又有“分”的意恩,是分《骚》与《风》、《雅》等经典的异同。其三,辨即变,也就是《序志》里说的“变乎骚”。  相似文献   

6.
“观物取象”是《周易》的创作原则,它作为一种思维形式,贯穿于《周易》创作的全过程;“感物道情”是朱熹对《诗经》创作旨趣的概括,他认为《诗》既不是“史”,也不是“论”,而是“感物道情”。从“观物取象”到“感物道情”,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周易》中蕴涵的艺术知觉元素。  相似文献   

7.
史铁生从事文学创作已经有20多年,最有影响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病隙碎笔》这样抒情味更重的小说、散文,而虚构性作品影响反而不大。“从清平湾到地坛”,从回忆过去到直面现状到叩问人生,史铁生凭其用心和悟性“突围”自身的局限,“超越”人生的苦难,用“有血有肉的语言”写下生命厚重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观物取象”是《周易》的创作原则,它作为一种思维形式,贯穿于《周易》创作的全过程;“感物道情”是朱熹对《诗经》创作旨趣的概括,他认为《诗》既不是“史”,也不是“论”,而是“感物道情”。从“观物取象”到“感物道情”,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周易》中蕴涵的艺术知觉元素。  相似文献   

9.
《音乐世界》2015,(2):110-113
从2009年的《花样男子》到2011年的《城市猎人》,再到2013年的《继承者们》,李敏镐以每两年一部热门作品的频率,让他的男神“保质期”延续至今,最近,由他主演电影《江南1970》即将上映,谈到新片,李敏镐自言为电影“变老了”,  相似文献   

10.
从前期《大学古本原序》与《大学古本旁释》的“诚意”之教,到后期《大学古本序》与《大学问》倡导的“致良知”说,王阳明的大学思想是由初创逐步发展到成熟的。其间,既括了王阳明恢复《古本大学》并推崇其为达到“万物一体”的道德境界的“大人之学”的努力,也包括了王阳明对《大学》思想内容的重解,以服从其心学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人民文学》第9期,看一篇罗伟章的《奸细》(中篇)足矣。 这两年一直看《人民文学》,罗伟章俨然“熟人”矣,但要问到如何评价他的写作,还是让人颇费踌躇。从《我们的成长》的朴素,到《大嫂谣》的真切,再到《变脸》的干瘪,罗伟章始终在“成长”也在摇摆。尽管“底层文学”一再升温,而罗伟章已俨然成为其中的“主力作家”,我们却不愿意看到一个新作家为了赶潮流而牺牲文学上的真正成长。  相似文献   

12.
诵读提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艾青“满怀热情从中国东部到中部,从中部到北部,从北部到南部到西北部———延安”,这段流徙生活,使他看到了北方广大农民生活的苦难,于是写了《北方》《乞丐》《手推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一组以北方生活为题材的优秀诗篇,《手推车》《我爱这土地》便是诗人“北方组诗”中有名的诗篇。北方人民的悲哀充塞天地,诗人捕捉住“手推车”这一农民的常用工具,通过描绘它的尖音、它的辙迹,形象地再现了农民的苦难与悲哀,引人思索。而《我爱这土地》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活力 1.民办教育法律法规、产权制度逐步完善 民办教育历经20年发展,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从《民办高校设置暂行规定》《高等教育法》到《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再到《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高等教育在“取消”“限制”“鼓励”和大力支持的过程中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为解决或缓解民办高教发展中的问题清除了很多障碍。本着“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理念,《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高校产权归属作了明确的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  相似文献   

14.
《周易》的阴阳之道对古代文学风格主流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是一部形象说理的特殊的哲学著作。其基本符号“--”、“-”,《易传》赋予阴阳说,从而使这部著作成为表述自然界普遍联系的哲学范畴。将阴阳之道引申到文学领域,我们会发现《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学风格主流的深刻影响。阳刚之气与“风骨”,阴柔之美与“平淡”的艺术追求,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一系列的规定性。因此,我们可以说《周易》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学思想。创作风格是其一,同时涉及到形象思维等等方面。《周易》与我国古代文论的内在联系,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张琦云 《音乐世界》2010,(11):108-109
被称为“可爱教主”的杨丞琳,她的每一次造型都会引起众多少女的争相模仿,从第一张专辑《暧昧》中的“刘海娃娃头”到《任意门》中的“水母头”,以及新专辑《Rainie&Love...?雨爱》中的“大卷发”,无一不是少女心中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6.
<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越明年”,向来注家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解“越”为“过”,“越明年”即“过了次年”、到了第三年,再是解“越”为“到”,“越明年”即“到了次年”。两解之差,整整一年。《“越明年”辨》一文(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六期)的作者,即仍持前者之见。我们的看法恰恰与之相反。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17.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教学评析何玉娇《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九年义务教材《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二课。这节课介绍的是李渊建立唐朝经唐太宗、武则天到唐玄宗这段历史,年代跨度大,涉及的历史人物多,篇幅长并配有七、八幅图画。教学好这节课就...  相似文献   

18.
韩少功对语言有着深入的研究与思考,从《马桥词典》到《暗示》,韩少功对语言的认识经历了两次转向,《马桥词典》顺应了西方的“语言学转向”,而《暗示》则是这种转向的反动,走向了“否定之否定”。  相似文献   

19.
浅释古文中的“见”字《大学语文》有几篇古文涉及到“见”字的语句需要释析,“见”字在《说文解字》上释为“视也”,就是“看”的意思。《词铨》上说“见”与今“现”同。其本义是“看见”、“显露”,它的本来词性是动词。如《李氏将伐颛臾》中:“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相似文献   

20.
“乐”是一个古老而内涵丰富的概念。《乐记》中之“乐”便有六种含义,从“乐器”到“欢乐”,从感官享乐之物到一种艺术形式,从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艺术到音乐以至德音的纯粹艺术,几乎包括了先秦人对整个“乐”的看法。本文拟从《乐记》之“乐”的内涵演变,探讨古代中国人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