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鹊巢鸠占”一词中的“鸠”鸟本是一种道德的化身,它象征着女子安分持家、贞顺柔静、勤勉不懈的道德品质;“鹊巢”本是收获美好爱情的安乐窝,“鹊巢鸠居”寓有夫唱妇随、各得其所、家和事兴之义。  相似文献   

2.
刘汝君  杨世诚 《科技文萃》2005,(10):160-162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这大概就是"鹊巢鸠占"的来历.那么,"鸠"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占据鹊巢的?又究竟是哪一种"鸠"曾经占据过或喜欢占用哪一种"鹊"的巢?  相似文献   

3.
“鹊”与“雀”读音相同,在成语中出现时很容易混淆,因此有必要加以区分。一、搭配不同鹊与鸠大小相近,都喜欢在高树上筑巢,因此人们常将二者并列,如“鹊巢鸠占”“鹊笑鸠舞”。雀与燕大小相近,都爱在房檐下筑巢,二者并列组成的成语有“燕雀处堂”“燕雀相贺”“五雀六燕”等。  相似文献   

4.
关于《鹊巢》诗义,古哲今贤的解释大体有五种,即:《毛序》的“赞颂德化说”,姚际恒《诗经通论》的“女居男室说”,方玉润《诗经原始》的“婚礼告庙说”,程俊英《诗经注析》的“赞美新娘说”,郭晋稀先生《诗经蠡测》的“强盗抢婚说”。这五种说法在解释此诗前两句“鹊巢鸠占”寓言的比喻意义和后两句描写婚礼热闹场面的关系连接上,还都各有其不能自圆贯通的地方,因而是值得讨论商榷的。同时又从解决此诗前两句与后两句的连接关系入手,采取以《诗》证《诗》的方法,论述《鹊巢》是一首深切沉痛的弃妇诗。弃妇的丈夫遗弃前妻,并以百辆盛车的热闹场面迎娶新妇,造成新妇占居了旧妇位,恰如“鹊巢鸠占”。弃妇心生嫉恨,因作此诗。  相似文献   

5.
东方弧 《高中生》2009,(1):58-59
以前听到“强盗逻辑”这个提法,以为那是打口水战,为指责对方而生造出来的一个词组。强盗嘛,明火执仗,不需要向任何方面作交代,也就不需要那逻辑了。再说逻辑的功能是讲“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把要表达的“理”演绎得天衣无缝、完美无缺。强盗干的就是不讲理的事,天生的不合逻辑,怎么会有“强盗逻辑”?  相似文献   

6.
“鸠帮菜”,作为芜湖的传统佳肴,正在没落中寻求发展。许多芜湖本地“鸠帮菜”老字号已经在传统菜品的基础上推出新型的菜品。然而很多芜湖本地人都不知何为“鸠帮菜”,一是因为“鸠帮菜”名词的推广力度太低;二是由于“鸠帮菜”老字号没有体现其特色的品牌视觉形象。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鸠帮菜”老字号品牌视觉形象的现状,并运用平面设计手段对提升其品牌视觉形象做出建议,使芜湖本地地域文化内涵与“鸠帮菜”品牌相结合,推动“鸠帮菜”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枭(猫头鹰)逢鸠(斑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当地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查《辞源》,“叉”仅标Cha,楚佳切,一个音;查《辞海》《新华词典》,“叉”读Cha、Cha、Cha三音;查《现代汉语词典》,“叉”又多出第四音Cha,并写明Cha音的“叉”见于“排叉儿”“劈叉”。然而,《现代汉语词典》有关“丫”及“丫巴儿”两条的释义中均出现“分叉”这个词。于是,“分叉”这个词便在书文稿件中经常出现了,往往搞得编辑也莫衷一是。其实,“分叉”这个词是不应有的,或者说“叉”的字形写错了!植物及植物喻体的“分叉”应是“分杈”,水流的“分叉”应是“分汊”,礼服的“分叉”应是“分衩”。 …  相似文献   

9.
强盗的难题     
一伙强盗抢劫了一个商人,将他捆在树上准备杀掉.为了戏弄一下这个商人,强盗头子对他说:“你说我会不会杀掉你?如果回答对了,我就放了你,决不反悔!如果回答错了,我就杀掉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曹嫄 《学语文》2011,(3):29-29
“资源”是当下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这个词的解释是:“图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第4801页)。所谓天然,指自然存在的、自然产生的,和它相区别或对应的是“人工”。(《现代汉语词典》第1347页)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离骚》) 雄鸠,朱熹释为鹘鸠,今人有指为即《诗·关睢》之“睢鸠”,按《方言》:“其大者谓之鳻鸠(即今之班鸠)…其小者或谓之鹘鸠”;而《尔雅·舍人注》则以为“鶌鸠,一名鹘鸠,今之班鸠”,无论其为大为小,均不见比兴之义。说为“睢鸠”者,意谓“睢”为“且”字之讹,即雄鸠。但就《诗》言之如此,则“关关”两字无着;且“古以鸠为匹鸟”,屈原亦不应“恶”之,故亦难通。按《释文》“雄”作“鸠”,《集注》又云:“黄云:‘呼故反’,然则‘鸬’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我们经常看到“物语”这个词,但《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主流辞书都未收入这个词语。它的真实面貌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13.
《关睢》是《诗经》的第一篇,“关关维鸠”几乎成了整部《诗经》的代表,它的地位不可谓之不重要.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即使是这首人人瞩目的诗作,我们对它的了解也还并不那么深入,从名物、主旨到该诗的写作手法,都还有许多不解之处。本文拟从最简单的名物入手,探讨一下有关的问题,以加深对该诗的认识,希望有补于《诗经》研究之伟业。一、说睢鸠孔子在评定《诗》的价值时,把“多识夫鸟兽草木之名”作为一项,可见在当时也不是人人都很通晓的.《关难》第一句里便出现了维鸠这个鸟名,它居然困惑了从古至今的许多学子。也许有人…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家的词典里一定有“担当”这个词。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教育家的社会责任,应该包括两部分,第一是找出教育的病灶,第二治病救人。  相似文献   

15.
廖雪辉 《职业技术》2006,(16):52-52
在日语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让学生做翻译练习时,有的学生一见原文是被动句就一律译成带“被”字的被动句,结果译文带上严重的翻译腔,甚至歪曲了原意。下面举出一例:23岁の若い妻が昨夜、9点から9点半の间に强盗に入られて绞杀された。误译:昨晚9点到9点半之间,23岁的少妇被强盗闯入勒死。正译:昨晚9点到9点半之间,23岁的少妇被闯入的强盗勒死。上例中的“入られて”是被动,没有译成被动,比较贴切。汉语的“闯入”是自动词,自动词很难构成被动表现,如:“走”不能说成“被走”一样,这个句子则不能说成“少妇被强盗闯入”。译文作了适…  相似文献   

16.
“空穴来风”本指事出有因,确有来头,但现代传媒往往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的流言飞语。这一完全相反的释义造成成语使用中的混乱。同时现行权威辞书的释义也向“流言飞语”靠拢,那么不妨“鹊巢鸠占”,对于表示流言飞语的用法表示认可,鼓励使用;而对于表示事出有因,确有来头的用法,不再用“空穴来风”,而一律改为“孔穴来风”。  相似文献   

17.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读懂文章的前提,也是高考必考的内容。所谓“词语的含义”指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产生的临时的、附加的、具体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而又与词典义有着内在联系的新含义。  相似文献   

18.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个歇后语人人皆知,老鼠真的这么讨厌,只是小偷和强盗的代名词?我看老鼠也应是聪明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9.
词典的解释应力求准确完备。动词“想”的“回忆”义经常使用,但几部主要的字典词典都没有把这个用法作为一个义项列出。本文通过语料考察和义素分析认为,可以把“回忆、记起”作为“想”的义项在词典中列出。  相似文献   

20.
一天深夜,卓别林带了一笔钱回家。在经过一段小路时,树后突然闪出一个彪形大汉,拿着手枪逼他交出所有财物。卓别林看着黑洞洞的枪口,装作浑身发抖,战战兢兢地说:“我是有点钱,可全是老板的,帮个小忙吧,把我帽子上打两枪,我回去好交待。”强盗没有说话,但把他的帽子接了过去,“砰砰”地打了两枪。卓别林又央求再朝他的裤脚打两枪,“这样就更逼真了,主人就不会不相信了。”强盗不耐烦地拉起裤脚打了几枪。卓别林又说:“请再朝衣襟上打几个洞吧。”强盗骂道:“你这个胆小鬼,他妈的……”强盗扣着扳机,但不见枪响。卓别林一看,知道子弹没了,便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