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承与发展民间体育文化,首先需要深入理解民间体育的文化本质、综合分析民众的日常生活.从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表演研究”的视角可以发现,北京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是身体运动的方式,而且是北京民间日常生活文化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作为运动形式被展演,又是对北京民众文化精神的“表演”,抽象的体育精神与文化传统通过具体的身体动作得以传承与延续.  相似文献   

2.
抢花炮运动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抢花炮是在侗族、壮族、仫佬族等民族中流行的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健身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和重视。通过分析抢花炮运动的发展、演变和开展现状,找出制约抢花炮运动发展的瓶颈,为普及推广抢花炮运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间体育的再造——兼谈脚斗士运动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民间体育项目脚斗士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脚斗士作为一项民间体育活动,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对这项运动进行再挖掘与开发,需要丰富其文化内涵、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确立长远的发展目标、找准突破口以及借助政府的力量,使其成为全民运动并走向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长三角地区石锁比赛的组织者和运动员进行研究。石锁运动已经成为长三角社区体育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民间石锁习练者通过自我的不断实践与努力,已经把这一项目开展得红红火火,在我国体育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些民间体育实践者朴素地诠释着自己喜爱的运动,创造和丰富民族体育文化。我国众多的民俗民间体育更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融入社区文化生活,不断发展和完善,更好的满足人民的生活,融入社区文化生活的民族民俗体育更体现出文明与和谐本质。  相似文献   

5.
我国岁时节日中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我国的岁时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民间体育的内容,作为人们生活中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还是通过各民族民间岁时节日或社火等活动得到继承和发展的.如: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舞龙灯、耍狮子、扭秧歌等;清明节的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拔河等;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以及重阳节的"九九登高活动"等.这些民间的许多体育活动都与民俗节日有着必然的联系,反映出了特有的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河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跷走兽"活动的历史起源、文化背景进行了研究,详述了该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挖掘"高跷走兽"活动在心理调节、健身、旅游、表演等方面的体育价值,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滇西边境地区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是其旗帜鲜明的外显形态,它在民族延伸发展升华沉寂的进程中,在意识深层与情感深层上均浓墨重彩的披挂着时代的特性和地域文化的属性;从滇西边境地区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民族性、地域性、继承性、时节性等主要方面人手,对滇西边境地区民间民俗体育的展开形式、行为特征及发展现状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在其所具有的特殊环境的视域下,根据社会群众体育的需求、全民健身的需要,总结其发展形式、发展内容和特点,寻求滇西边境地区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思路,进而为滇西边境地区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繁荣之道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舞狮是一项历史悠久、独具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运用文献资料、口述史、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南狮运动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研究,对构成南狮运动文化的基本因素进行论证和阐述.研究表明:南狮运动的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特性.南狮运动具有竞技、健身、娱乐等多种价值,是我国重要的体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龙舟竞渡是一项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现代社会的龙舟竞渡,在保留了其原始的娱乐性和民俗信仰的同时,增加了竞技成分.龙舟竞渡也由民间习俗变成了一种竞技体育运动.从龙舟竞渡运动发展中的竞技性、教育性和经济性等角度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试论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现实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间民俗体育文化是实现代体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特征和不可取代的现实作用进行梳理、剖析,说明发展中华民间民俗体育运动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民众增强体质或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如何塑造一种可以充分满足历史要求的新兴伦理精神,为中国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