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春的浪漫─—中学生“生日热”心理漫谈肖军时下在中学生中悄然兴起一股“生日热”,同学之间“过生日”已成为一种时尚,而且从初中生到高中生,从城市到乡镇,这股势头愈来愈猛。至于传统的那种以家庭为单位为中心的吃一碗“长寿面”的过生日方式,在现代的中学生看来...  相似文献   

2.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人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因此,在导课时,教师可设计一两个问题,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节课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每年都要过一次生日,可小红的妈妈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8个生日,现在小红的妈妈多大了?”一个学生站起来说:“8岁。”教室里哄堂大笑。学生知道8岁这个答案是错的,但错在哪儿却说不清楚。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议论纷纷,连一些平日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参与其中,都急于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谈起这个话题学生很是高兴。于是,我说:“每年的这一天你都过一次生日吗?赶快算算从出生的那一年开始到今年你已经有几个生日了?”在唤起他们每年都过一次生日的生活经验后,我投影出示:“小冬今年满16岁了,可是他只过了4个生日。”学生充满疑惑,这时我抓住时机:“你们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吗?请你从这节课的学习中去寻找答案。”低年级的学生有生活经验,但却不足。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4.
平时,妈妈都是给我过生日,可她自己从来没过生日。有一天,我知道了妈妈的生日,于是便行动起来。平时的零花钱我都不用,全放在一个铁盒子里,从那以后我就不买零食吃了。到了妈妈生日那天,我对妈妈说:“今天早一点回来。”妈妈说:“好。”到了傍晚,我一放学就跑回家,拿出铁盒里的钱,到蛋糕店买了一个大蛋糕,上面用奶油写着:“祝您生日快乐。”我一回到家里,就听到楼下放车子的声音,一定是妈妈回来了。我急忙把蛋糕盒子拆开,点上生日蜡烛,然后在旁边唱着“生日快乐”歌。“哗”,门开了,妈妈一看愣住了,她说:“这是给谁的…  相似文献   

5.
生日变奏曲     
一次批阅学生的周记本,一连好几本,都是写参加同学生日宴会的事。忽然,我想起近一阶段,班里学生十分流行生日宴会,同学之间还相互攀比谁家的菜好,谁请客的档次高。而且,去参加生日宴会,还要带生日礼物,有时几十元钱的礼物还拿不出手呢!我想:现在的孩子已经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应该为自己操办生日。可是,如果长期下去,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呢?……这样想了许多之后,我决定设法去刹一刹这股“生日风”。星期二的晨会课,我问孩子们:“你们的爸爸妈妈为你们操办生日吗?”“当然了!”“年年帮我过!”我说:“年年操办生日的,请举…  相似文献   

6.
如今的中学校园,“热潮”迭起,生日热便是其中之一。“做生日”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而且从初中到高中,从城市到乡村,这股风气越来越浓。确实,一年365天,只有生日这一天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对于自我意识日益发展的中学生来说,煞费苦心地想使自己的生日过得与众不同原本无可厚非,可有些中学生的“生日聚会”却出现了高消费和互相攀比的现象。以家庭为中心吃块生日蛋糕的生日方式已颇为原始,现在的生日聚会规格越来越高,甚至有从家庭走向大饭店或公共娱乐场所的倾  相似文献   

7.
《过生日 ,请同学吃饭好不好》是一次口语交际课 ,在教学时 ,我以辩论赛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谈话引入话题小明的生日快到了 ,爸爸妈妈问小明打算怎样过生日 ,小明想了想 ,说 :“我想请几个同学来家吃饭。”妈妈说 :“好呀 ,大家正好热闹一下。”爸爸却说 :“不行 ,小孩子就这么拉拢关系不好 ,再说 ,又铺张浪费 ,不能请同学吃饭。”那么 ,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呢?今天我们就以这个话题开展一次辩论赛。[点评 :谈话引出疑问 ,抛出话题 ,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愿望 ,宣布以辩论赛形式展开讨论 ,更让学生跃跃欲试。]二、小组内展…  相似文献   

8.
片断一:新课引入 创设情境:从学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中引出“今天我们给妈妈模拟过生日”。 师:妈妈生日月份的数据都收集好了吗?  相似文献   

9.
2002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令人心惊:13岁的小姑娘王兰(化名)生日那天,爸爸没有给她买生日礼物,反而给姐姐买了新衣。她“心理不平衡,想不通”,就用积攒的压岁钱买了120颗安眠药。恰巧,下午4个年龄在1l岁至12岁的小伙伴来玩,一说起竟同病相怜,顿时“群情激愤”,一致决定一死了之,集体服药自杀,所幸抢救及时,5人均脱离了生命危险。笔者曾参加过学生的“生日盛宴”,说起来叫人咋舌。一次,我路过一学生家,家长十分好客,说孩子今天过生日,非要我参加不可。我走进学生的房间一看,礼物一大堆,布娃娃、绒毛狗、电…  相似文献   

10.
[案例]去年秋天,初三学年的家长反映,学生中流行着“过生日”活动。最初,仅是几个要好的同学互相赠送礼品。后来,发展成哪个同学过生日,班级的“好事者”便在班里积极组织,由过生日的同学在家里或在饭店张罗一桌,参加的人都要掏出十元八元,向过生日的同学“表示表示”。而且,此风越刮越烈,象滚雪球一样,参加者越来越多。 初三、一班的班主任闰老师接到报告后,记下了张罗活动的主谋和参与者的黑名单。闰老师雷厉风行,到班级里,把“黑名单上的人”统统叫起来,训斥一顿,并  相似文献   

11.
真爱互动     
真诚的爱是双向互动,在体验中产生,在互动中发展。父母和孩子之间应加强情感交流。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也应教育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期望中的深情,激发孩子对父母的爱。有一个4岁的小男孩,他爸爸妈妈买了蛋糕、蜡烛给他过生日,这个小男孩很认真地问:“我怎么没见过爸爸妈妈过生日呀?”“爸爸妈妈的生日当然应该由儿子操办,你还小嘛!”爸爸回答说,“你爸的生日是下星期三……”到了爸爸生日那天,小男孩从幼儿园回到家,就不停地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还不断地跑到窗前,向楼下张望。原来,他把幼儿园发的两粒糖果…  相似文献   

12.
花建平 《江西教育》2003,(16):29-29
1.唤起“主角”意识。“疑”是探索的起点,有“疑”才能产生认识的冲突,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主角”意识。如“统计”一课教学,一开始,教师以“小朋友,过生日你会邀请哪些好朋友呢爸爸妈妈是怎样为你过生日的”设疑。接着说:“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你想提什么问题?”当  相似文献   

13.
据文汇报载,对某校两个班86名学生的一次调查发现,有43名学生在“最快乐的节日”、“最想过的节日”、“最有意义的节日”征询栏中填上了“自己的生日”。可见“过生日”在中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近几年来,在中学生圈里的“互赠贺卡”、“聚会吃喝”、“郊外野游”的庆贺形式有增无减,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对中学生“生日热”这个热点问题给予正确引导,是势在必行的,否  相似文献   

14.
张茜 《江西教育》2006,(6):47-47
如今.一些农村高中的校园里也流行起了“生日热”.过生日已成为众多学生的负担。一位学生说:“当同学们向我唱着《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时.我的心里并不快乐,因为我又花费了父母辛辛苦苦收获的一担稻谷。”这位学生的感叹,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真实心态。  相似文献   

15.
“321”生日工程姚建毅当前,一些队员过生日,全家人一起或请亲朋、同学到餐馆大吃大喝,已司空见馈,而且相互攀比,宴请的规格越来越高。就连电视台的“点歌台”也充满了“生日快乐”的音乐声。这种现象着实令人吃惊!面对日益攀比的豪华“生日风”,襄樊市大桥口小...  相似文献   

16.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谈起这个话题学生很是高兴。于是,我说:“每年的这一天你都过一次生日吗?赶快算算从出生的那一年开始  相似文献   

17.
张晨曦 《小火炬》2011,(9):26-28
林淼的生日在4月中旬,但他从不能在生日那天美美地享受自己的生日大宴。这有两大原因:一是福州的古老风谷,人们总延迟过生日,因为这意味着可以延年益寿;二是他愿意与表叔的儿子程杉“有福同享”,  相似文献   

18.
生日     
上午,最后一节课是语文。语文老师笑盈盈地走进教室,然后刷刷刷地在黑夜上写下一行大字。同学们迷惑不解:“老师又在搞什么鬼?”写完后,同学们一看,原来是“谈谈怎样过生日”,于是,大伙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说:“我过生日的时候,要请好多人大吃一顿!”有的说:“我要爸爸妈妈带我去游山玩水!”还有的说:“我过生日一定要……”这时,语文老师开始发话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吗?”同学们齐声答道:“知道!”声音惊天动地。“那有没有人知道父母的生日?”老师又问道。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下课了,我回…  相似文献   

19.
作为学生,我们正以消费者的身份出现于家庭、学校之间,还并未加入到生产者的行列中去,所消费的钱物都来自父母的辛勤劳动,所以应该懂得“花钱容易赚钱难”的道理。如果一到同学生日,便要到饭馆聚一聚、乐一乐、大吃一顿的话,那么钱也花得太过随意了;况且同学生日天天有,如此过生日的话,既破费钱财又没有什么纪念价值。因此,同学生日不应该到饭馆大吃大喝,即所谓的撮一顿。 有的同学认为,同在一起学习、生活,低头不见抬头见,碰到人家生日了,如果不表示一下的话,未免显得太抠门、太过寒酸;而且生日每年只有一次,破费庆祝一…  相似文献   

20.
“妈妈,给点钱。”“做什么?要多少?”“过生日请同学一起吃饭,要500块。”“这么多呀!”正准备掏钱的我不由得停住了手。这天是参加完中考的儿子到学校领成绩单的日子,虽然离儿子的生日还有几天,但面临分别的孩子们要找个理由聚一聚,作为父母也十分理解。“你们还是中学生,一起过生日没必要花这么多钱。”我的劝导尚未落音,儿子已经振振有词顶回来:“我请了十多个同学,去麦当劳吃快餐,一人二三十块,不就得500块?”不知从何时开始,连十几岁的孩子们也学会了“请客吃饭”,过生日、升学、考试结束,似乎都是花钱吃饭的理由。不久前,他也吃过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