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弹棋探折     
弹棋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棋戏之一,但有关记述却语焉不详,以致该项目成为体育史上的一个不解之谜.文章经增补资料后,从更多视角进行了研究,认为弹棋起源于西汉,经短暂衰落后,中兴于曹魏,繁盛于李唐,衰落于赵宋,绝迹于明清.清雅而不失争胜斗巧之趣的弹棋,曾为皇室与士大夫以及社会所好.其盛,多因娱乐竞争性的存在,其衰,则咎于娱乐竞争性的丧失.这就道出了部分中国古代体育项目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甚至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娱乐项目承担了过重的道德教化负担,却失去了应有的娱乐竞争特点,以致最终成为重负的牺牲品.弹棋的具体形制已不可考,但有限资料足以证明,弹棋并非巧用智谋、运棋走子的棋戏,而是一种比较技巧的游戏,不应望文生义将其归于棋类项目.  相似文献   

2.
弹棋是古代一种借手指或其它物品(如手巾等)的力量将棋子弹出,与另一子碰撞的游戏或赌具。弹棋始于汉代宫廷,它的发明者是朝中大臣。据说因汉成帝迷上踢足球(蹴鞠),整天乐而忘返,身体也累得难以打理朝政。群臣怕伤了皇上的尊体和为了汉朝的千秋大业,群臣动破脑筋,终于想出这种在棋盘上用手指弹射的游戏。并由大臣刘向奏弹棋戏以献汉成帝,成帝一见此物大喜,果然把兴趣从足球场转移到弹棋盘上。汉代弹棋是“用棋二十四色,色别贵贱”。三国魏时,弹棋游戏法是“先立一棋于局中,余者间白黑圆饶之”。然后双方互相弹击。相传魏文帝…  相似文献   

3.
汉唐之间的弹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文史》1988年第5期刊有刘秉果《我国古代的弹》棋一文,对弹棋进行了难得的考证;其中关于弹棋起源和棋具的论述颇有见地:我认为不足的是,该文对弹棋步骤的考论稍显薄弱。对“长斜”等弹棋术语的解释也有欠妥之处,尤其是说弹棋“以攻门为胜”,显属附会。故而笔者后启论之:再蒐史料,以期对弹棋有更详尽  相似文献   

4.
围棋     
陈康 《集邮博览》2008,(5):48-49
在中国古代体育运动中,棋类是一个主要的项目,有围棋、中国象棋、六博、塞戏、弹棋、双陆棋、打马棋等。其中,围棋是棋类的鼻祖。围棋最早的名字是"弈"或"奕",在西汉扬雄所著的《方言》中记载:"围棋谓之弈"。最早见诸于文字是在春秋时《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的"今甯子视君,不如弈棋。"到东汉时,"围棋"之名已成书面语。此外,在《孟子》中还记载有"弈秋"的故事。在我国古代,围棋深受人  相似文献   

5.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四艺,有悠久的传统。推想在当时稍有层次的文人都应该谙熟,比如今人的会玩电脑、开汽车、打麻将那样普及。四艺中琴、书、画流传下大量精美无比的传世作品,但“棋”古人留给我们的却不多。 “棋”包括棋谱和棋具,而后者更是鲜得一见。为什么呢?窃以为是淹没于藏家,没有深入挖掘之故。笔者三年前开始收集中国象棋棋具,但收获有限,本文仅是抛砖引玉,以求教于象棋收藏的大方之家。 古文献中关于棋具的记载几乎是空白,有的只是个别诗句中提及或非常简短的记载,迄今为止关于棋具(包括棋子、棋盘、…  相似文献   

6.
一.源远根深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属于同一棋种的不同分支。中国象棋定型于宋代,它比国际象棋定型早五百多年,从历史文献考察看,世界各国有史记载的都要晚于中国。因此,可以认为象棋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  相似文献   

7.
弹棋与象棋的传承关系始终是象棋史研究家们关心的问题。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特级大师是杨官,他在《弈林精华·叁集》指出:“象艺之始,弹棋、格五之遗……信可稽也。”然而 大多数 研究者 持否定 态度,但 是由于 失传已 久,也难 以最终 定论。如 张如安在《中国象棋史》中说:“关于弹棋的形制,由于失传已久,难知其详,只能依据有关文献略作稽考。”李松福《象棋史话》也赞同此说。 笔者由于工作关系,在日本寻找中国棋具旧踪时,意外发现了日本的正仓院藏有二副本质弹棋,东大寺藏有一副唐代紫檀象牙弹棋盘(见图片)。乐 大约从西汉…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对中国古代棋戏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概括。前人对棋戏的研究包括:古代棋种起源、演变的研究;不同历史朝代棋戏的研究;棋具、棋局的研究;棋戏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棋戏文化传播研究;棋戏保护与传承研究。然而,中国古代棋戏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项目,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体现时代特色,在保护与传承中的“复兴”研究还较为鲜见,因而提出“复兴”中国古代棋戏,并提出四个步骤:古代棋戏进一步深入研究;“改良”古代棋戏;“新”棋戏“本土化”推广;“新”棋戏“国际化”推广。  相似文献   

9.
古人将琴、棋、书画并列,是将它们全部列为艺术一类,但在这其中,“棋”却有着与其它三大艺术类不同的个性,这就是竞争性,也正因为这个特性,才使得围棋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更多的世人所了解和接受。而且,由于它蕴含的竞争本质契合了这个竞争社会的主流,因而它的发展前景肯定会越来越看好。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正因为棋所具有的对抗性和竞争性,小至一盘棋,大至整个棋坛,无不都要分出个胜负高低来,因而也就存在着一个高低级别界定的问题,以示差别。在中国古代(宋朝),棋手的等级被分为九品,据《棋经十三篇》所…  相似文献   

10.
第十八袋烟:棋校来,康大哥,坐,经常读你的文章,但我觉得你不把这个棋校写进去,这文章就多少有点缺憾了。我是棋校学生曾帅鸣的父亲,我叫曾光,现在锦州电力学校任团委书记。我也会玩象棋,但玩得不好,因为我以前对象棋根本不感兴趣。我认为和钢琴、书法、美术等才艺项目相比,象棋就是引车卖水之流在街头打发时间的玩艺,难登大雅之堂。虽然我儿子喜欢下棋,可我从不支持他,硬逼他去学弹琴、画画,尽管他现在琴弹得没有调,画画得没有形。  相似文献   

11.
骏骑追风     
原载《适情雅趣》第72局这是一个精彩而实用的双炮双马联攻的棋局,可惜原谱着法多处有误。笔者最早诠正发表于1976年“文革”中之油印民间棋刊《百花齐放象棋谱》第3集。以后,正式刊物未曾发表过。关于创始于“文化大革命”中的民间油印棋刊《百花齐放象棋谱》,初集发行于19  相似文献   

12.
十、宋代的象棋谱我国古代的四大艺术:琴、棋、书、画,其中书、画靠真迹流传,而琴、棋只能据谱而考。象棋谱是象棋艺术的记录和研究成果,也是象棋艺术水平的一种反映。象棋谱的产生,说明象棋艺术的深入发展,象棋已不是玩过就算的单纯娱乐,而是须要把它记录和介绍出来,作进一步研究的资料。我国古代象棋谱的出现,如果  相似文献   

13.
打马棋     
打马棋中国古代棋类繁多,但今人所论者,不外围棋、象棋、六博等等。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尚盛行一种以“马格钱”作为棋子的棋类,这就是打马棋。据《古泉汇考》介绍:“打马用铜或牙角为钱样,共五十四枚,上刻良马,布图四面以投子掷打之”。可见,打马棋所用棋子多以铜...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参加第六届五羊杯赛中获益颇多。其中有几个决定胜负“镜头”印象很深,现把它介绍给同好,以供欣赏。 图一是笔者持红棋先行对湖北柳大华,经过开局和中局的角逐,奕至第26回合的形势。双方子力相等,红方子力只是占位稍好,但当时由于黑方时间紧张,误走了前(马)6,看起来是一步不明显的坏棋,却招致了被动乃至失败。  相似文献   

15.
琴棋书画是我国古代四大艺术,其中的棋就是指的围棋.围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高级智力游戏,在古代就传到了朝鲜、日本,现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智力型竞赛项目,它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16.
象棋谚语的出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流传于民间,是象棋先哲们穷竭自己毕生对棋道的感悟而参透出来的棋学精华! 棋谚的语句虽简易通俗,但却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譬如对于弈棋的总体策略,棋谚云:一要权势,二要布局,三要善守,四要能舍,五要善诱,六要不贪,七要防欺,八要夺先,九要接应,十要算关。对于子与势的把握,棋谚云:宁失一子,不舍一先,或者得子得先方为胜,得子失先方为输。  相似文献   

17.
鄢宇 《围棋天地》2014,(5):88-94
中国古代围棋,肇兴于魏晋、发扬于南朝、繁荣于盛唐、传承于两宋、复兴于明朝。至清代群雄并起,迎来古代围棋的黄金时代.范施二国手,更是“座子制”古棋两座巍峨巅峰。一路行来,从第一位见诸典籍的“通国善弈者”弈秋至今,已逾两千三百年。漫漫历史长河,第一次出现“十番棋”这一比赛形式是在何时何地,恐已难考证。现有史载最早最接近十番棋的多番决胜,或许要算金谷园九局了(本文着重梳理中国棋史上有名的十番棋,但不拘于此,对一些重要争棋和重要国手,也一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从文学视角研究古代棋弈文化。中国古代棋弈具有广泛性特点。在文学作品中,棋弈能够推动作品情节的发展,表现作品人物的性格,棋弈具有文学功能;棋局如政局,使统治者从中悟出治国道理,棋弈具有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9.
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其南征北战,文韬武略,屡建战功。魏文帝曹丕、陈思王曹植能征战,善骑射,文武兼备。父子三人诗文清新俊逸,开创了建安文学一代诗风。并且爱好骑射、打猎、击剑、蹴鞠、围棋、弹棋、书法、音乐、跳丸和养生,是建安时期推动和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20.
专家的棋与业余棋手的棋,从外表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差异,但专家对局面的理解,却总是从细微处着手,一招一式,于平淡中透出其合理性,而业余棋手却容易忽视一些细节,常下些一知半解的着数。 问题图:这是业余棋手对局的一个片段,白挂,似乎抓住了黑上边整体低位的弱点,黑该怎么应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