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一个共同化倾向: 尽早开始大量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犹如百花齐放,各竞优长。它们虽在形式、方法、甚至某些出发点上互有差异,但却大都有一个共同倾向:尽早开始阅读、大量阅读(下面简称尽早开始大量阅读)! 例如,“集中识字”实验,到了八十年代发展成“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已形成为各具特色,自成体系的识字的三大流派。此外,“部件识字”、“循环识字”、“听读识字”、“猜认识字”、“多种形式识字”等实验探索也争奇斗艳。一、集中识字教学实验集中识字实验是在总结和发展我国传统识字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高效科学的识字教学实验。集中识字的主要特点是:先识字,后读书;集中教,分散练;学了一批字,读一些课文来巩固识字;然后再学一批字再读一些课文。这个实验由辽  相似文献   

3.
对幼儿是否可以进行识字教学?怎样进行识字教学?识字教学对开发幼儿智力、挖掘幼儿潜能、搞好幼小衔接、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到底有哪些帮助?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幼儿听读游戏识字》为教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从1999年3月开始了“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的实验研究。一、实验的目的使幼儿尽早的接触汉字,用科学的方法认识汉字,逐步培养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在识字的同时,开发智力、发展思维、促进多方面潜能的协调发展;为一年级的韵语识字及幼小衔接奠定基础;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听读识字”是课程标准实验用书(北师大版)的一个突出特点。“听读识字”顾名思义就是借助阅读一篇篇课文来识字。在这里“阅读”是“听读识字”过程,课文则是阅读和识字的载体。而作为阅读和识字的载体——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识字的具体  相似文献   

5.
我市1985年秋开始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以下简称“注,提”实验),已进行了两年,实验第一年的小结,载《宁夏教育》1986年第11期。现将第二年实验工作小结如下: (一) 传统小语教学与“注,提”实验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是“先识字,后读书,再作文”;后者则是通过注音识字,解决读写与识字的矛盾,使“识(字)、听、说、读、写”同时起步,同步发展。因此,“注,提”实验的出发点,就在“提前”这两个字上。而要提前,就必须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通过“注音识字”达到“提前读写”,早期  相似文献   

6.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语文教学改革实验(以下简称“注、提”实验),打破了传统的先识字、后读书、再作文的语文教学旧模式,借助汉语拼音,使识字、阅读和作文同时起步,寓识字于读写之中,建立起“识、听、说、读、写”同时起步并同步发展的整体性教学新体系。我市的“注、提”实验从1985年秋季开始,在十三个县(市、区)实验小学和师范附小进行,共十四个班702名学生。实验周期五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尽早大量识字是为了尽早阅读和写作。回顾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来的各种改革实验,可以说都是在异途同归地倾向于尽早开始大量阅读。识字是阅读的前提,所以多年来我国小学汉字教学研究异常活跃,现已形成了十六种识字方法,尽管其方法不同,但都是在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快速识字,尽早读写。 日本汉字教育专家石进勋博士经多年的研究发现:默记汉字的能力,一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1985年秋,我们在市教育局的关怀、支持下,借鉴黑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以下简称“注,提”实验)。这项实验是我国小学浯文教改的重大成果,已经得到国家教委的充分肯定并行文在全国推广。 “注,提”实验,打破了传统小语教学…识字——阅读——作文”的旧模式,借助“汉语拼音”使识字和阅读、作文同时起步。建立起”识、听、说、读、写”同步发展的整体性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汉沽区教研室谷锦屏等同志和任课教师一起,经过三年多的教学改革实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创造出“听读识字”的教学方法。实验证明,此种教学方法有显著的效果。听读识字教学,集各家识字教学方法之长,它可使儿童在自然条件,在听读范文过程中,无意识地将汉字的音、义与字形联系起来。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儿童识字兴趣,加快认字速度,为他们扩大阅读范围,提高语文水平,促进思维发育提供了条件。“听读识字法’,比较符合儿童心理特征,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此项教学实验还仅仅是开始,有些问题还须深入探讨,但是,实验者勇于改革的精神和所取得的成果,是值得肯定的。现将其实验情况介绍给大家,以求进一步开展研究和探讨,促进教学实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而汉字又是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工具。“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发挥拼音的多功能作用,借助汉语拼音提前写作,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几年来,我们在识字教学方面有过不少的教训,如强调了直呼能力,又出现了读注音课文时学生习惯于只看拼音,面汉字未在头脑中留下印象。初学写作  相似文献   

11.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是借助汉语拼音这个工具,在儿童不识字和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将“识字-阅读-作文”直线序列的单-教学结构变为交叉并进的多维教学结构,以开发智力,发展语育,激活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多年来,“注·提”实验正是借助教材的优势,发挥汉语拼音的多种功能,使学生的“读”、“写”能力从时间的提前和阅读量的变化中得到质的飞跃。 一、确立优势,夯实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在“注·提”实验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确立一…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国识字教学目前已有定论的有7个流派,它们是: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部件识字、听读识字、猜认识字、循环识字。 1.分散识字。使学生掌握三种识字工具:先教汉语拼音,不要求一次熟练,要求在以后的使用中逐步熟练;第二教独体字,教笔画名称和笔顺规则,独体字大都是合体字的组成部分,教独体字有助于识记合体字;第三是教查字典的方法。当学生掌握这三种识字工具以后,就开始随着课文识字。这种流派的特点是使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语言环境。 2.集中识字。全称是“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它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先集中学习大量汉字,然后再把学习重点转到读写训练上去;二是在学习课文前先把若干课文的生字集中起来学,学完生字再教课文。这一流派主要作法是“先识字后读书”。体现了利用汉字规律识字的优点,解决了识字教学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东港市实验小学围绕“阅读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1981年引进黑龙江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1991年将其发展为“韵语识字,尽早阅读,迁移作文”实验;1996年.实施“阅读为纲,抓纲带日”实验;2006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了“阅读教育”,并在国家立项进行深入研究。30年来,实验小学一直在追求尽早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形成“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14.
幼儿听读游戏识字实验研究谷锦屏,安蓉“听读识字”原是小学识字教学改革成果。1990年,我们设置“幼儿听读游戏识字”课题,开始在幼儿园实验,并编写了《幼儿听读游戏识字》课本1-6册组织实施。目前,实验已告结束。93年6月,课题在天津通过了专家鉴定;95...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于1995年6月27日在烟台市牟平区实验小学和栖霞县实验小学召开了第五次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实验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音像阅读”第一轮实验进行阶段性总结。省教研室于1993年秋季开始在小学一二年级进行了“音像阅读”实验。该项实验从一二年级小学生识字量少不能较多地阅读纸印读物的实际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出发,充分利用电视、录音等音像方面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音像阅读”实验,初步设计了“音像视读”(以视为主)和“音像听读”(以听为主)两个小课题。其中,“音像视读”今春已完成了第一轮实验工作。会议上,各实验点校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语文教学,一直是沿着“先识字,后读书,再作文”的轨迹循序渐进的.历来认为,不先识字,则无法读书,更谈不上作文,故识字自古就是读书和作文的前提、基础和先决条件.而要正确掌握、运用小语大纲规定数量的汉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长期以来,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黑龙江省首创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以下简称“注,提”实验)的经验,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有效地解决了阅读、写作与识字的矛盾,建立起听、说、读、写同时起步,提前发展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小语教学新体系,是小学语文教改的一项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强调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把识字置于阅读之外,频繁地进行游离于阅读之外的抄写、默写、组词、造句,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又妨碍了学生听、说、读、写诸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修改后的大纲,不再提“以识字为重点”,而提出“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就是把阅读训练与识字训练两种任务互相贯通,溶为一体,使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视语言环境为识字、发展语言、发展认识的沃土,置自觉能动地识字于阅读之中。要一边读书,一边识字。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  相似文献   

18.
捕捉最佳时机提前起步作文山西秦方才,张广家我校“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在学好汉语拼音并发挥其多功能的前提下,从学生一入学,在集中教学汉语拼音的同时,开始听、说、读、写训练。按照听一说、一写;读一说一写;看(观察)一说一写的程序,进行序列训练,捕...  相似文献   

19.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一定的识字量是学生读写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新课标把低年级的识字量提高到1800字,这有利于学生尽快更多地识字。为尽早阅读、写作提供必要的条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条条大路通罗马”。  相似文献   

20.
在中师学校推广普通话,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文化素质的标志之一。   从将来的应用方向看,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改实验,在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培养使用普通话的良好习惯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在中小学,而小学阶段更是基础的基础。“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正是帮助学生从小打好语言文字坚实基础的重要措施。因为“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一开始就要求用普通话教学,要求学好用好汉语拼音,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这就为普及普通话打好了基础。积极推广这项教改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