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汉鸿都门学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灵帝设置鸿都门学 ,既以个人爱好为动因 ,又以招揽政治势力为目的。鸿都门学不是现代意义的学校 ,而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场所 ;鸿都门生也不是鸿都门学培养的学生 ,而是朝廷征辟的一批官吏。对于鸿都门学的认识 ,显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教育问题 ,或者是思想、文学艺术问题 ,而主要是政治问题 ,具体一点说是选举问题。汉灵帝重用鸿都门生 ,有悖于正常的选举制度 ,有碍于朝廷政治的进步 ,因而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促使东汉王朝走向崩溃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古代第一所文艺专科学校——鸿都门学创建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鸿都门学是我国古代的第一所文艺专科学校,它的创办是多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综合产物.其中党锢之祸是鸿都门学创立的间接原因;太学生政治上不可靠是创办的直接原因;而汉灵帝的个人喜好则是鸿都门学创立的关键原因;当然鸿都门学之所以能够创办是因为东汉文学等其他艺术的发达为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鸿都门学的创办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因此对其研究就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不仅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名列前茅,而且,中华民族的教育成就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鸿都门学,就是中华民族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灿的明珠。 鸿都门学,创建于我国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二月。由于校址设在洛阳的鸿都门,故称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其学生来源大多数是无身份的地主及其子弟。学生皆由州、郡、三公推荐。要有一定的文学艺术功底,经过一定的考试,合格后方能入学。时其中诸生,皆敕州、郡、三公举召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相课试,至千人焉。(《后汉书灵帝纪》)。可见,这个学院的规模…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第一所艺术专科大学──鸿都门学韦石公元178年(东汉灵帝光和元年),经汉灵帝诏准,建立了一所专门研究和教学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帝宫门),而得名为鸿都门学。此校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艺术专科大学。鸿都门学的招生对象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5.
鸿都门学与鸿都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鸿都门学也就没有后来的建安文学、黄初文学、正始文学直至隋唐文学的发展和繁荣,所以鸿都门学及其鸿都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鸿都文学可考者有乐松、任芝、贾护、江览、郗俭、梁鹄、师宜官等七人。在学风方面,鸿都文学的出现反映了儒学的衰微,文艺的兴起,预示着文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文学自觉作了铺垫。在士风方面,鸿都门学的创立促使了文士对儒学之外的辞赋以及琴棋书画等各种文艺基本素质的追求,使文士认识到文学同样能够博取功名利禄和官爵,而这正是"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休之盛世"观念的先导。在文风方面,鸿都文学提倡的尺牍辞赋及其要旨,影响着后来建安文学辞赋的兴盛和建安文学的性灵化、通俗化。  相似文献   

6.
鸿都门学是东汉光和年间由汉灵帝发起创立的一所艺文机构,它的创立在政治、教育、文学等诸多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选士方式上,鸿都门学突破了两汉传统以经术、德行为核心的察举制,诸生以尺牍、辞赋和鸟虫书等才艺作为进身之阶。鸿都尺牍构成主体是形制上长度为汉尺一尺的木牍,内容则主要是章、表、奏、启等公牍文,所用书体应为汉代通行的官方正订书体隶书。鸿都门学群体中应有相当数量的文吏存在,体现了东汉末年政治危机下统治者对吏能的倚重。  相似文献   

7.
东汉灵帝时期的鸿都门学从未镌刻石经,其门生也没有参与熹平石经的镌刻。古今学者因为没有辨析鸿都门学与太学的不同,出现了将熹平石经乃至正始石经当作"鸿都石经"的误说。石经不仅关涉到经学史的真相,其所镌刻的文字、书体又与书法碑刻等学科相关。这一误说必须纠正,还经学史、书法史以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8.
鸿都门学是我国第一所文艺专科学校,它开辟了我国教育史上专科学校的先河,丰富了当时学校的教学内容,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考证鸿都门学的办学模式,挖掘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借鉴其中经验,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鸿都门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通过对东汉末年的鸿都门学与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在产生背景、选拔方式和生源、教学内容以及文化氛围浓厚方面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深化对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的认知。其启示是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采取横向选拔、改革课程、建设文化等策略来促进我国现代高等专科院校更好地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汉政府便开始以辞赋取士,但大规模以辞赋取士现象却出现于东汉后期灵帝时期。灵帝时期以书画、辞赋等大规模取士的鸿都门学,是非定期性的,亦是无遴选性的,故鸿都门学以辞赋取士是非制度性的。但对后期科举以赋取士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可视为后代诗赋取士制度的滥觞。汉代试赋对汉赋创作的影响,是一个由刺激创作消费到阻碍创作消费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不仅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名列前茅,而且,中华民族的教育成就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鸿都门学,就是中华民族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灿的明珠。  相似文献   

12.
东汉末年,汉桓帝、汉灵帝对艺术的偏好,导致政策有上经学而重艺术的倾向。其中于公元178年设立的鸿都门学大力促进了各艺术门类的发展,于文学而言更是意义重大,直接导致了汉末文学的新变。这种新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辞赋之士的身份在政治上完成了由"俳优"到"封侯赐爵"和"图像立赞"的转变;二是鸿都门文学取代歌颂文学成为文学书写的主要内容;三是"连偶俗语"取代"质木无文"成为文学在艺术上的主要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研究建安诗歌时,往往着眼于它的"聘词、华靡",它的"词彩华茂"本文却从"闾里歌谣之质"入手,结合有关诗歌作品,对建安诗歌的世俗化、平民化的表现进行了具体分析。本文认为,建安诗歌这种"闾里歌谣之质",是与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这一时期思想解放、文化多元以及汉灵帝鸿都门学与曹氏家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教育,除建立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系统外,还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设立专科学校,培养各种能切实用的专门人才。东汉末期所办的鸿都门学,是一所中国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而且也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  相似文献   

15.
陈向阳 《时代教育》2007,(6Z):65-65,62
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校教育打破了汉代儒学独尊的教育体制,管理也逐渐多元化。美术教育也通过官学教育体制和私学教育得以继承和发扬,继鸿都门学之后的又一专业艺术教育机构麟趾学,且迎来了中国美术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6.
东汉社会,尤其是中后期开始,世风渐趋通脱,文学显示出更为世俗化和平民化的特点。表现之一是文体的更趋细化,大量出现以戏谑为目的的“嘲”这一文体。造纸术的发明,给文人著述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使俳谐文也有迅速传播的可能。汉末,“鸿都门学”的设置给俗文学的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也给俳谐文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但东汉流传下来的俳谐文学作品很少,  相似文献   

17.
《比兴》是《文心雕龙》的第三十六篇,是刘勰对古代诗文创作方法的论述。赋、比、兴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传统。对于赋,刘勰在《诠赋》篇已结合对辞赋的论述讲到一些。本篇专论比、兴,除二者关系较为密切外,也说明刘勰认为在艺术方法上,比、兴更值得探讨和总结。刘勰虽以"比兴"并称为题来论述他的创作观,在篇中提出了自己对比、兴的理解,也试图把比、兴方法和思想内容的表达密切联系起来,并在字里行间强烈表达了"兴"之创作方法的重要性,但他在篇幅上却以极大的空间来专论"比"的特质和运用,始终没有明确的描述"兴"的内涵及其使用方法,使我们难以清晰得见刘勰的"兴"义观。本文拟结合刘勰的时代特征和他的文学评论思想探析其隐于其中的"兴"之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专科学校●卓恺返鸿都门学是中国最早的文艺大学。它创办于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创办这所学校的原因是宦官为了对抗太学生的反抗。学校开设的课程有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律学是中国古代学习法律的高等专科学校。南齐的廷尉...  相似文献   

19.
论建安赋风     
东汉王朝的衰微,使汉文学主潮——汉赋的衰微不可避免。东汉末年灵帝以经学为宗旨设立的鸿都门学内客观存在的赋家群落,因多有“无行趣势之徒”及创作上“熹陈方俗间星小事”(《后汉书·蔡邕列传)》而成为汉赋发展最后阶段的显著标志,但它同时是建安这个特殊历史时期赋文学的先驱。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建安赋家大都以方俗间里小事为题材,形成创作上的重要特征。建安赋与建安诗相颉顽。名声则  相似文献   

20.
《文心雕龙》是刘勰创作的文学理论巨著。作为全书开篇的《原道》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对于理解整部书有着重要意义。在理解《原道》之前首先应理解其中"道"的含义。由于时代思潮的影响,刘勰在写作时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刘勰生活于佛道儒合流的时代,所以《原道》篇蕴含着复杂的思想。若从社会思潮以及刘勰经历对"道"追本溯源,则会理解"道"中复杂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