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6月13日,周五。辽宁省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这一天对震惊全省的“6·20特大诈骗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审判长庄严宣布:原《葫芦岛日报》记者李晶等人以“狸猫换太子”手法,用廉价硫铁矿充当铜精矿,疯狂诈骗国有企业巨额资金,李晶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9年。同案的另外1  相似文献   

2.
李亨侍膳     
〔原文〕肃宗为太子,常侍膳。尚食置熟俎,有羊臂(?)。上顾太子,使太子割。肃宗既割,余污漫刃,以饼洁之,上熟视不怿。肃家徐举饼(口甚)之,上大悦,谓太子曰:“福当如是爱惜。” 王谠《唐语林》〔译文〕唐肃宗为太子时,经常陪同父亲唐玄宗用膳。有一次食物放在切割熟食的砧板上,其中有只羊的前腿。皇上看着太子,让太子割肉。肃宗将肉分割后,肉的油汁沾在刀刃上,太子便用饼将刀擦干净,皇上一直看着他非常不高兴。肃宗慢慢地举起饼来大口吃着,皇上非信高兴,对太子说:“对待食物,就应当象这样爱惜。”  相似文献   

3.
南齐文惠太子萧长懋别集《齐文帝集》至萧梁之时,尚有十一卷,至唐初仅剩一卷,且有残缺,而现在则仅存残诗(句)二首、文一篇(即《疾笃上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勾稽、排比,发现文惠太子之文,至少还有《九言》《律序》《豫章王萧嶷碑》《法乐赞》等四篇。通过爬梳相关文献,对其内容、作意、写作时间等有了全新的认识。以上诸篇对于了解文惠本人诗文的创作、编集、传播情况,对探索永明时期佛教文学、音乐文学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俄罗斯文化传统中,历来注重儿童的阅读和儿童书籍。俄国的第一本儿童读物是1491年从拉丁文翻译过来的。16世纪出现了印刷的儿童读物《识字课本》,这是专为儿童和家长们出的书。俄罗斯的天才作家、翻译家、学者都为儿童写作,就是卡杰林娜二世女皇也写出了《太子赫洛尔的故事》和《太子费维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鲁迅辑校古籍手稿》第二函第四册中有鲁迅手抄之《会稽先贤著述辑存》凡五种,都是晋人的著作,它们是:贺循的《丧服谱》、《丧服要记》(附谢徽注)、《葬礼》各一卷,虞喜的《论语赞注》一卷,杨方的《五经钩沉》一卷。五种均抄自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马》。 贺循是当时的礼学大家,《晋书》本传云:“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其先庆普,汉世传《礼》,世所谓庆氏学。”贺循秉承家学,年少知名,先在地方上当过几任小官,后因陆机的力荐,召补太子舍人,后颇历升沉,他不乐仕进,多次辞谢高位,只是接受了太常一职,行太子太傅。贺…  相似文献   

6.
《文选》,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故又称《昭明文选》。不过,按照当时的通例,达官显宦编著的书多出自门下文人之手,至少有门下文人的参预。《文选》似乎也不例外。可是,有哪些人参预了《文选》的编纂,现在已颇难确考。就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刘勰、刘孝绰、王筠等是最有可能参加编选的首要人物。唐代时到中国的日本僧人空海法师编《文镜秘府论·南卷·集论》引唐初元兢记载说:“梁昭明太子萧统与刘孝绰等撰集《文选》”,宋王应麟《玉海》卷五四引《中兴书目》著录《文选》并注:“与何逊、刘孝绰等选集。”上述材料的依据今已不得其详,但这毕竟是唐宋时的记载,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刘孝绰最有可能直接参预了《文选》的编选,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文选》就是刘孝绰  相似文献   

7.
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格言,“耳闻是虚,眼见为实”即是其一。但凡事不能绝对化,否则也不免上当受骗。《史记·扁鹊传》记载过虢太子“死”而复生的事。太子的“死”,从虢君到中庶子都是亲见而笃信不疑的。相反,扁鹊并未见到太子,只是恭听了中庶子的一番宏论,就发现若干疑  相似文献   

8.
晁错是西汉文帝、景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中大夫、内史、御史大夫等职.《隋志》著录《晁错集》三卷,后志失载,散佚已久.本次钩沉工作,得其疏、策、文十六篇.这对于晁错重农抑商、移民实边、进言削藩等治国思想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五《史学类》载:"曹珗《史评》又《史解》"。同书卷二六《别集类·万历辛丑科二十九年》载:"曹珫《大树堂集》;字葆素,益都人,太子少保,工部尚书"。校曰:"曹珫不载《题名录》"。  相似文献   

10.
南北朝时代梁武帝的太子萧统,算得上是一位古代编辑。当然罗,他既不是报纸编辑,也不是专职编辑,而是“业余”的书籍编辑。萧统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编了一部《文选》,收录了周代至六朝七八百年间一百三十个知名作者和少数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多篇。这位太子寿命不长,只活了三十岁,死后谥昭明,所以,他编的这部《文选》又称《昭明文选》。这部书后来影响很大。“《文选》烂,秀才半。”一个书生,如果能把一部《昭明文选》读得滚瓜烂熟,那末,他就等于弄到了半个秀才。唐代的大诗人杜甫,也曾经写诗叮嘱他的  相似文献   

11.
贞观政要10卷(唐)吴兢撰(元)戈直集论明成化元年(1465)内府刻本民国十九年翟文选手书题记《贞观政要》是一部记录唐贞观年间政事的史书。全书凡10卷40篇,曰《君道》、《政体》、《任贤》、《求谏》、《纳谏》、《君臣鉴戒》、《择官》、《封建》、《太子诸王定分》、《尊敬  相似文献   

12.
正胡适是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村人。他对于上庄家乡那些特别的徽州民俗,象"五朋太子会神会"、"大王会"、"小王会"等等,总是感到特别亲切。其中有他童年的亲身经历,也有他对徽州民俗的体味,胡适常说:"太子会是我们家乡秋天最热闹的神会"。"太子会"是皖南很普遍的神会。据说太子神是唐朝安史之乱时保障江淮的张巡、许远。因张巡曾任太子通事舍人,后世误以唐室曾赠张巡为通真三太子,故而在绩溪,有关张巡的祭祀活动又称"太子会"。"太子会"很有演变,对于上庄、宅坦、余村、瑞川、择里5村来说  相似文献   

13.
张露 《中国博物馆》2004,(1):F003-F003
《出师颂》是东汉人史孝山所作的一篇名赋,因其用词清铄、韵散兼备,被收入南朝梁太子萧统编集的《选》。故宫博物院2003年7月购藏的隋贤章草书《出师颂》(又称绍兴本《出师颂》),是现存最早的关于此的墨迹。  相似文献   

14.
窃听风云     
朱元璋同学上岗不久,担心文臣武将学习前朝的赵匡胤,搞个兵变之类,想的招儿是加强监控。《明史》里说,某天,有个大臣宋濂,这兄弟曾任《元史》总编,做过太子朱标的老师,可能遇到了啥开心事,就喊几个朋友,吃了肉喝了酒。同一天,还有个臣子宋讷,该兄弟也牛,曾经的文渊阁大学士。  相似文献   

15.
据《隋书·经籍志》载,自晋代以迄陈隋,天下图书众多,单总集类达249部,5224卷。萧统称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1]梁元帝萧绎称那时家家有制,人人有集[2]当不是夸张,在这种情况下,由东宫太子出面组织编纂一部既能体  相似文献   

16.
萧统(501—531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承先启后,是我国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自我意以的发展,促成了《文选》的选编;《文选》的编就与传世,又促进了文学概念的形成与净化。昭明太子萧统之所以名垂后世,倒不是由干他曾被预定继承君位,而是由于他编辑了一部很有影响的文学总集。《文选》的编辑萧统,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字德施,小字维摩,天  相似文献   

17.
一、《事文类聚》中章简公为元绛而非章得象宋人祝穆《古今事文类聚》(下文简称《事文类聚》)前集卷九有十二处引章简公端午帖子词.章简公指元绛.元绛(1009-1084),字厚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知台、福、郓诸州及开封府,又为广东、两浙、河北转运使,召为翰林学士,官至参知政事.晚年以资政殿学士知青州,以太子少保致仕.神宗元丰七年卒,年七十六,谥章简.《宋史》卷三四三有传.有《玉堂集》二十卷③,已佚.  相似文献   

18.
西晋名士刘宝的生平信息很少。本文结合出土的《刘宝墓志》考察得出;刘宝出身士族,曾任太子中庶子、安北将军、都督幽并军事等职;在其仕途上,司马骏、张华是关键人物。刘宝有着率真、不守礼俗的名士习气,放达但不放纵,还积极参与朝廷礼论,兼具名士与官僚的双重身份,有"清流"特色。他撰《汉书驳议》二卷,该书以驳斥班固及《汉书》旧注为主,为颜师古注《汉书》提供了学术参考,但由于注释特点与颜氏不同,所以受到了颜师古的批评。  相似文献   

19.
敦煌写卷S6537正面为佛经注解《金刚暎》,其文首尾俱残,存933行,行25字,共2.3万余字。背面杂录各类文书,其具体内容依次为《养男契》、《放妻书》、《家童再宜放书》、《遗书》、《兄弟分家契》、《社条》、《遗书》、《放妻书》、《社条》、《诸杂要录字》、《阿郎放奴婢书》、《太子修道赞文》、《词卷》、《大唐新定吉凶书仪》并序(未完)。其中,词卷依次抄录了《龙州词》、《水调  相似文献   

20.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明初重要政治家、文学家。天顺八年(1464年)中进士,官至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为官近50载。其"为文典雅流丽,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一生著作宏富,后人辑有《李东阳集》及《李东阳续集》。笔者阅悉李东阳上正德皇帝奏疏两篇,一为《急皇储疏》,一为《谏调边军入卫》(又名《议边军入卫疏》),为两文集所未载,对研究明正德年间史实及李东阳思想与文风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