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佳炜 《学会》2006,(8):30-33
西方话语体系中的市民社会,因时期和国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涵义。从是否具有市场经济的基础、公共领域、社会团体的参与、与国家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可以来判定市民社会的发育。晚清民间慈善活动在传统慈善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内容,这些慈善活动基于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并构成了一定的公共领域,且产生了脱离血缘的参与主体,实现了慈善组织的联合。它不仅体现出了市民社会的发育,也反映了晚清市民社会发育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从经济哲学的视角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象、经济结构展开批判,从而揭示了劳动在市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作用、需要把人和社会联系的纽带意义、货币在商品经济社会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牵线人的功能怎样异化以及资本的本质。马克思立脚于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对资本逻辑进行了现象学考察,开启了走出资本逻辑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3.
李超 《科教文汇》2009,(34):224-225
在政治哲学史上,市民社会理论的传统是由亚里士多德开创,由西塞罗扩展、深化,形成了独特的古典市民社会理论。古典市民社会理念主要反映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古希腊、古罗马政治思想。研究古典市民社会理论,对我们研究市民社会理论,把握其理论内涵,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市民社会的培育以及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建设好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培育起完善的市民社会,让市民社会很好地承担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转移出的职能;要在我国顺利培育起完善的市民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好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5.
和谐、法治与市民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实现法治,培育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6.
“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在西方思想脉络中几经发展演变,其内涵虽不断变化,但都不构成某种法学或政治学意义上的完美状态,而是更多体现为对不同时期西方历史现状的描述.一些中国学者将“市民社会”视为一个需要努力去建设的目标,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系列理论与经验方面的困难.因此,“市民社会”相关理论应当作为一种认识手段而不是政治或社会理想应用于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7.
武秀英  张鹏军 《内江科技》2011,32(11):17-17
随着民主进程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已经成为一个衡量现代社会发展的标准市民社会在发展的同时.还面临道德建构的问题,因为市民社会道德建设是市民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必要条件和根本浓据创新文明城市面临的最大课题是市民社会的道德建设以市民社会的德性化实现建构公民社会的道德体系.实现市民社会对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实现的最大效能与和请这是对市民社会的道德建设的合理预设,是市民社会理性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构建市民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其现实需要。根据我国历史的背景和当下的现实,实现这一目标的模式选择是:建立完备的、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规范合理的市场准则及完备的法律体系,鼓励支持民间组织的发展,培育理性的市民文化、型塑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社会与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首先简要阐述了市民社会理论以及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然后探寻了市民社会理论对法治的生成、发展的深刻影响,最后对中国法治道路的模式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着力于"第一热点"所建构的公共空间及其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建构和对市民文化的影响作用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中,应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一项富有挑战的课题。本文立足于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中提炼精髓,从而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着力培育大学生真正的市民精神的相处模式,构建集体和谐,充分发挥群体间自我调节、平衡利益的能力,充分发挥个体自主性,从而架构"市民社会"精神,合理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杨珊珊 《科教文汇》2009,(35):233-234
市民社会理论是完善民主政治的重要理论。西方城市社区作为一个新生力量,对本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着重要影响。但我国,社区对政府政治的影响力还相当薄弱,这和我国强大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分不开的。本文从市民社会和城市社区相关理论入手,阐述了我国城市社区与政府的关系和矛盾,并对加强城市社区政治影响力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于我国政府与基金会的关系的讨论大都在"国家—社会"的概念体系中展开,法团主义与市民社会理论作为两个重要的解释框架备受学者青睐。这两种理论对于中国当前政府与基金会的关系都有其解释力和局限性,但基于某一理论的偏好所展开的研究,存在过分解释和脱离现实的不足。基于此,本文重新检视了这两种理论的论争核心及其延展,并基于中国基金会透明指数(FTI)论证两种理论在中国当前现实中的解释路径。最后,我们认为可以将两种理论进行整合,进而形成更具解释力的本土化的理论框架,以此来寻找理论的合流,消解论争。  相似文献   

15.
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变市民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主动进城和被动进城,其中主动进城占大多数,主要表现为进城务工、购买商品房、通过城乡通婚等途径转为城镇居民。然而,农民变市民存在着诸多“尴尬”,主要为:进城后自身利益、权益福利得不到保障、不被城市所接纳、生存环境差等。因此,要在土地政策、户籍等制度上进行创新,保障其合法权益;要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政府、社会等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城市管理者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16.
民法如何能够合理的在我国的现实社会状态中良好的运行,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分析的问题.通过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理论模式作为分析工具,以便洞察民法在现实社会运行中的深层机理,证明其理论能更合理的爬梳和解决现行社会下民法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玉苗 《学会》2013,(7):5-12
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文章梳理了"国家-社会"框架中市民社会理论、治理与善治理论、法团主义、"国家在社会中"以及中国本土化视角关于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的研究,为今后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考察行政许可范围变迁的进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这样的运行轨迹:行政许可的萌芽—现代行政许可制度的生成—行政许可范围的扩张—行政许可范围设定的理性化。这一现象并不是一个逻辑上自满自足的领域,而是植根于特定时代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其内在逻辑机理蕴藏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分化和整合状况之中。  相似文献   

19.
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图书馆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必须积极投身其中,提高市民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依靠政府和法律创建好社区图书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服务质量,为形成学习型社区积极探索、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20.
吴怀连 《百科知识》2005,(4S):56-57
2004年10月18日,重庆市万州区发生了骚乱。数千人聚集在区政府大楼前,堵塞交通,冲击政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事件虽持续时间不长,破坏有限,但影响极坏,也发人深思。什么原因引起?据查是一件小事:两个冒充政府公务员的社会闲杂人员坐出租车,下车时与旁边的“棒棒”(进城农民工,在街上作挑夫)发生矛盾,打了“棒棒”几下,引起市民公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