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力发扬协作精神 加速我国电子出版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出版业作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登上世纪科技文化舞台,只不过是近十年的事。但是,由于她独具特色,深受社会欢迎,发展异常迅猛,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普遍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当前,电子出版正以巨大的冲击波震撼着传统的出版业界,深深地吸引着出版业界乃至整个电子信息业界争先投身于其中。电子出版业的发展,必将带来出版业的一场革命,其势锐不可挡。 面对世界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的大潮,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出版界深感压力巨大。社会主义的市场需要大批优秀的电子出版物,人民呼唤自己的电子出版业,我们有责任做出努力,抓住机遇,发  相似文献   

2.
2001年美国电子出版业的困难与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上高新技术和电子出版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电子出版业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电子出版业的发展特点.2001年,美国电子出版业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遇到了一定困难,被称为是抑制电子出版业发展的一年.许多专业电子出版公司和传统出版公司的电子出版业务都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能够取得很好的业绩.但与此同时,还是涌现了许多获得成功的公司.传统出版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3.
电子出版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现阶段高新科技发展迅猛、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的新形势下,电子出版业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这对于电子出版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何谓电子出版,电子出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对电子出版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聚会哈尔滨     
八月的哈尔滨天高气爽,景色宜人。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电子出版研究会在这里召开“中国电子出版研讨会”。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电子出版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管理部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60余人济济一堂,各抒己见,研讨中国电子出版大计。 研讨会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谢明清主持,新闻出版署音像电子司司长王涛、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李琛、北京印刷学院院长田胜立等先后作主题发言。新闻出版署音像电子司电子处毛小茂处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国电子出版业的现状与发展。上述发言详见本期杂志“专题论坛”文章。 希望电子出版社社长秦人华…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1992年,我国第一种电子出版物《邮票上的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出版是中国电子出版业的发端,那么到了1994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94北京国际电子出版研讨会及展览”上,我国已有60多家电子出版、制作机构参展,展示的多媒体光盘已达数十种之多,可谓发展迅速。而1996、1997这两年,可以说是中国的电子出版业进入量变与质变同步发展的鼎盛期。这一期间,中国计算机业勇开先河,出版界也看到出版业经济增长点的希望,各路英豪奋力投入,形成了相当有利的大环境。这一阶段的中国电子出版业,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怎样用好电子出版权?”、 “怎样当好电子出版编辑?”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曾在电子出版业和学术界内引起了众多的思考。在此我们抛砖引玉.就电子出版编辑应该具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修养问题做一讨论,希望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共鸣。  相似文献   

7.
JEPA(TheJapanElectronicPnbllshlflgAssociation),日本电子出版协会,成立于1986年。当时,日本的电子出版业刚刚兴起,众多有识之士未雨绸缨,联合成立了该协会。这么多年来,该协会在日本电子出版业成长的道路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极大的推动了日本电子出版业的健康发展。JEPA现任主席已由hiHaseaaaa曾经说道“有待和扶助刚刚诞牛的日本电子出版业,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义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各电子出版公司的发展并为他们提供各种必须的条件。”本文即拟对该协会成立的目的,其职能以及其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8.
苹果电脑与电子出版友宏谈及电子出版的发展,人们都自然会想到三个“A”,Apple,Adobe,Aldus。可以说苹果电脑的硬件平台和图形操作系统,Adobe公司和Aldus公司推出的出版软件对世界电子出版业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1984年...  相似文献   

9.
台湾电子出版业的现状与两岸合作的展望何志韶【台北】编者按:电子出版的问题已经越迫切地摆在了中国出版业的面前,了解同属中华文化的台湾目前的电子出版现状,对我们每个编辑人员来说都是有益的。本文作者是台湾一出版社的负责人,所谈问题应当更为值得参考。文中一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子出版》来约稿,我想了一下,从创刊到现在五年多时间,电子出版业发展很快。就拿我参与的莫必斯多媒体大赛等评选活动的情况来看,真是年年有进步,令人高兴。当然,困难和问题也不少,我国电子出版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为了继续前进,还要作很大的努力。1996年我为《中国电子出版》写过一篇代发刊词。当时我提出:“电子出版事业的发展需要三个基本柱石的支撑。”即技术支撑、文化支撑和市场支撑。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不仅需要这三个柱石的支撑,更需要这三个方面的紧密结合。许多问题就出在没有结合或者结合…  相似文献   

11.
电子出版物对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电子出版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电子出版业已初具规模,全国共有电子出版单位41家,制作、复制单位上百家.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出版行业的发展,文字载体的变化显著.传统出版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本文梳理了当前电子出版业的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就日渐强势的电子出版业和传统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六月,我们中国版协电子出版代表团一行12人踏上了祖国宝岛台湾,与台湾电子出版界同仁进行了交流研讨,以推动两岸电子出版业的繁荣发展。 在台湾期间,代表团访问了七、八家比较有影响的多媒体公司,在这些公司参观访问时,听到的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网络”。在台北召开的两岸电子出版研讨会,台湾同行专门将网络发展对电子出版的影响列为一个议题,并且在讨论过程中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兴趣。台湾的电子出版公司或多媒体开发制作公司,从严格意义上讲已不是单纯的电子出版公司或多媒体公司,而是一个与网络密切结合的公司。我们到过…  相似文献   

14.
按需出版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是世界出版业革命性的十年.中国出版业作为世界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出版形态的持续突变: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按需出版,对此作了生动的验证.  相似文献   

15.
北京作为全国的出版中心,音像电子出版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汇聚了中国唱片总公司、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中影音像出版社、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音像出版社、世界音像电子出版社、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等众多品牌音像电子出版单位.无论是出版单位数量、出版产品种类,还是经济规模,北京地区音像电子出版业所占全国的比重都遥遥领先,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北京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中唱园区、中国乐谷园区、天桥园区、1919园区、数字音乐园区等7个基地分别落户在东域、西城、朝阳、海淀、平谷5个区内,音像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6.
格力凯旋与电子出版格力凯旋电脑有限公司自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站在电子出版业的前台,受到国内业者的瞩目。先后推出彩色激光照排系统,高端联网系统,新闻综合网络系统,不断推进着中国电子出版业的发展。经过数年的努力,桌面系统,苹果电脑已经深入到中...  相似文献   

17.
德国电子出版业当前总体趋势及未来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6年举办的"首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我发表了关于当前德国电子出版业发展趋势的演讲,在这里我希望延续这个报告.我的演讲将概述以下三点:电子书的销售与发行研究;2007年德国电子出版业发展状况;2007、2008年度电子出版创新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出版物的日趋增多和电子出版业的发展,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也不断完善。本文在梳理我国电子出版政策变化脉络的基础上,以电子出版的三大管理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为文本,对我国既有的产业政策进行内容审视,以期为未来产业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促进电子出版业的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子出版业已走过十多年的艰难历程。由于工作关系,笔者经历了我国电子出版从无到有、从兴起到发展的整个过程。可以这样说,在广大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电子出版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进入较快的发展时期。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首届“国家电子出版物奖”的评选和揭晓。参与首届国家电子出版物奖的评选工作,深感荣幸之时,应该说压力非常之大。首届评奖工作,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挂帅,来自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部分的领导共20多人组成评委,档次之高、规模之大有目共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出版和…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电子出版萌芽于 80年代末,起步于 90年代初,发展在 90年代末。今天,我国的电子出版业,无论出版、制作、发行机构,还是载体、品种、复制量,都初具规模,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行业管理体系也日益完备。在我国电子出版发展的过程中,大学出版社由于对科技发展的敏感性和强烈的技术创新意识,对我国电子出版特别是早期电子出版的探索发挥过骨干的作用。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简要回顾大学出版界对我国电子出版早期的探索,对电子出版业和大学出版事业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出版社成为我国电子出版的最早拓荒者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