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潘新和 《新作文》2004,(3):12-15
1919年的五四运动至20年代末,是现代写作教育的奠基期。其标志是白话(语体)在国教育中获得合法地位.并逐渐取得与言并重的位置。这一时期,占主导性的写作教育思想是提倡白话写作,推行“国语教育”,使写作教育得以脱胎换骨地重建。  相似文献   

2.
潘新和 《新作文》2004,(4):10-13
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写作教育的成型期。经过五四时期及20年代为“国语教育”和白话写作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现代写作教育规范已大致成型。然而.业已存在的矛盾也暴露得较为尖锐.国界保守派与革新派对写作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争论愈加激烈。主导性的写作教育思想是坚守白话写作教育阵地.提高白话写作和写作教育的质量.反对守旧和复古。  相似文献   

3.
从"说服"到"启发":教育学研究的两种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育写作和教育学的诗化写作是教育学研究的两种范式,传统教育写作追求“以理服人”,“解决”他人的问题,教育学的诗化写作追求“以思启人”,意在唤起问题。从“说服”到“启发”,不仅意味着教育学话语品质的转向,也意味着教育学生存方式的转向。  相似文献   

4.
本提出教育学研究的两种范式,传统教育写作和教育学的诗化写作。传统教育写作追求“以理服人”,“解决”他人的问题;教育学的诗化写作追求“以思启人”,意在唤起问题。从“说服”到“启发”,意味着教育学话语品质的转向,意味着教育学生存方式的转向。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诗性言说与传统的写作方式有所区别。传统教育写作追求“以理服人”,教育学的诗化写作意在唤起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梳理了语文教育家洪宗礼先生写作教育的思想框架。分析指出.洪宗礼写作教育的内核是“立人”,他主张从探索写作教学的基本序列入手,从阅读教学中寻求支撑,紧紧抓住“引写”这一关键,始终立足教“活”写“活”的理想境界,实现写作教学的根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李红 《山东教育》2005,(8):18-19
写作教学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应为每个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作好铺垫,这就需要创造一种和谐的写作“生态环境”,使学生的写作动力与其生命内驱力融为一体,让学生写作潜能得到最优开发,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开放教育体系要围绕“创资源、重服务、抓过程、施监控、保质量、出效益”这18年字构建。过程写作教学就是要把好每一篇章的每一个过程的质量关。只有每一个小关把好了.才不会出大问题。其写作教学效果是:学习由原来的不会写到会写,由原来的写得不好到写得好,由原来的写得少到写得多.达到了教育目的。只有像过程写作这样的写作模式才能称得上是“重服务、抓过程、施监控、保质量、出效益”的模式.才能监控出高质量的写作产品。  相似文献   

9.
教育写作与教育科研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真实的教育科研不但能为教育写作提供着笔方向、文本内容,而且能为教育写作提供充实、惬意、富有品质的表达。坚持在“研”中“写”,以“研”促“写”,就能不断发掘教育写作的真实意义,寻找教育写作的尊严,最终取得教育科研与教育写作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0.
很少人把“教育写作”等同于“写作”,虽然教育写作肯定不完全等同于写作---教育写作作为“专门性”写作,具备独特的写作意图、讨论指向和行文风格。但如果教育写作只是遵行“教育的”,而几乎放弃“写作的”,则非常容易轻忽教育写作作为写作行为的本质特征,漠视修辞更细致的推敲,忽略生命在创作中获得的生长,以及毫无耐心去聆听文字舒卷中心灵自我的呢喃,甚至鄙夷和声讨那些教育写作文本里文学性和情绪性的流露。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语文教育的误区之一,是认为让学生写“作文”就是学习写作。 什么是写作?所谓写作,是主体为满足一定的用途、达到一定目的而运用材料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书面表达。任何写作,都包含着两个基本要素:目的和手段。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却不具备这两个要素。我们很难给“作文”下一个确切的性质定义。同是学生所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写作教育,在继承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写作教育观念的同时也要有所扬弃和发展。写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智能高于技能的创遣活动。我们的写作教育应更加重视写作活动本身的意义,以写作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怎么样写,构成了教育写作的“三重密码”。“写什么”取决于日常教育生活中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什么要写”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意识、教育情怀、教育理性和教育智慧;“怎么样写”则以“真实写作”和“合理表达”为两大抓手。教育写作的本质,在于用文字夯实专业发展的每一级台阶。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写作教学的若干理论命题主要以目前同质的、一元化的思想教育存在和实施为目的。强调作文与做人的紧密联系,是将作文过程变成培养符合社会规范人才的思想教育的过程。在写作与生活关系上,通过对“生活”概念意识形态化处理,将对生活认知限制在既定的框框内,为既定“思想教育”的实施准备前提。  相似文献   

15.
教育写作是教师实现存在价值的重要言说活动,可以成就“立言者”、充实“知识库”。教师开展教育写作需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鲜明的真理立场、强大的情智力量,在立意、选材、架构、行文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潘新和 《新作文》2004,(7):11-16
建国后至“革”这近三十年,写作教育建设在困窘中前进。发展得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17.
正在销行的写作书真不少,仅武昌崇文图书城的写作书台面上,就陈列着数十种,或讲新闻写作,或讲商务写作,或讲科技写作,或讲公文写作,或讲文学写作,或讲毕业论文写作,或讲应用文的写作,等等,均为“应用写作学”,只有少数的写作基础知识和写作概论。我认为,有建立“理论写作学”的必要。回答“写什么,怎样写,写给谁,谁来写”这四个问题,可以作为构建“理论写作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高校《写作》课程的教学训练应该在素质教育大潮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迈开自己的步子加强“主体教育”、加强“情商教育”并使之与原有的“智商式教育”态势有机结合起来,是《写作》教学效益的新途径。本文从对上述新教育观念的理论分析、大学生写作学习情商因素的调查分析以及“主体情商教育”在《写作》“立体数学模式”中的实践三个方面说明,加强“主体情商教育”确实是提高高校《写作》课素质教育效益,切实提高写作者主体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教师教育写作可以帮助教师深度审视自身教育生活,实现教育经验和规律的自我构建,做到“实践”与“研究”并进,从而促进其专业发展。然而,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写作上都面临“难以捕捉教育情境中的写作问题”“难以实现写作内容的创新”“难以实现对经验的提炼与表达”的困境,需要明晰写作导向、搭建写作支持体系、丰富写作活动载体,从而不断提升教育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用心”写作不仅但是认真的写作态度,更是一种求真的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写作”。就是要教育学生敢于说真话,抒真情,表真意。求真是我们的教育理念中最重要的一务,一个求真的教师,会鼓励学生敢于说真话。会指导学生如何说真话,怎么站在公正的立场去审视评价周围的人情世故。郭老师在这方面就为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