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译文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通顺流畅,给人以美感。然而,要使译文真正达到翻译的标准,却不是一件易事。被动语态的翻译就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因为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科技文体中的应用更为普遍。因此,被动语态的翻译需要我们认真推敲。为提高翻译质量,本文列举几种常见被动语态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文用“信达切”的标准来评述姚乃强翻译的《红字》中文版本,最后指出在忠实于原文内容即“信”的基础上,姚先生的翻译更好地达到“达”和“切”的要求,是《红字》中文译本中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电教》2003,(9):38-39
英译汉,不论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实际翻译的过程当中,不少人只求译的“忠实、通顺”,而忽视译的“雅”。那么,忠实通顺的译是否就是地道的、自然的、合乎汉语习惯的译呢?这祥的译是否就是完美的译呢?有许多忠实通顺的译,却不地道,不自然。现将常出现的问题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文峻 《文教资料》2014,(13):21-23
翻译中的“信达雅”原则早已深入人心,信就是忠实原文。但是,在现实实践中,不少译者,被读者广为阅读的翻译家们的译文,往往不是十分忠实原文。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对此作出一定的解析。  相似文献   

5.
英语翻译离不开正确的语言表达,表达得当,语言就自然、就通顺、就流畅、就能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而且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办果表达不当,语句就不会流畅,就不会自然,读起来就不会上口,有的句子还会晦涩难懂,词不达意。有时候,有些句子虽然通顺,但却歪曲了原作的意思。所以,搞翻译一定要注重语言表达这一问题,使译文准确精炼,形象生动,使读者读起来好象阅读原文一样轻松自如。什么是语言的正确表达呢?正确表达就是指译文忠实地再现原文,就是指译文的“信”。要做到这个,就要对原文有一个透彻的理解,理解不对,译文就不会正确,…  相似文献   

6.
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翻译时既要忠实原文又要译文通顺。目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师用书所附译文中有些翻译片面强调“忠实”,过分直译甚至死译,致使译文不通顺,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还有个别翻译没有准确表达出原文意思,有误译、漏译现象  相似文献   

7.
科技英语通常用来叙述客观真理,描述一个过程、特点或功能,表达推理和科学上的假设,因此,它有自己相应的语法特点:句子简洁,逻辑性强,多用被动语态,少用主动语态,代词代替事物,指代明确,概念清楚确定。但句子结构通常不紧奏,修饰成分与被修饰成分常常分离。副词的位置灵活不定,主谓词序经常倒装,省略用法常常出现。一般地讲,内容与时态、情景、情感、身份和习惯等都没有什么关系,也不使用华丽的词藻。科技英语也有自己的翻译标准:明确、通顺、简炼、清晰、易懂。同时,科技英语翻译电要讲究“雅”。郭沫若曾说:“所翻译的东西如是科技著作,……如果能做到信达雅,不消说是更好。”那么,科技翻译中“雅”指什么呢?“科技翻译的‘雅’与文学翻译的‘雅’有所不同,科技翻译的‘雅’就是简洁明快,流畅通顺,体现科技英语的特点。”只有注重修辞才能使译文简洁明快、流畅通顺,只有切合原语的文体风格,译文才能体现科技英语的特点。因此,科技翻译的“雅”也是指强调修辞,保持原作风格。下面谈谈科技英语如何翻译得“雅”。  相似文献   

8.
《海外英语》2009,(10):56-57
乱弹翻译 “信达雅”这三个字是我在北京上学时的座右铭。那时老师总是千叮咛万嘱咐:翻译要认真,要做到“信”“达”“雅”。当然严复先生所说的“佶达雅”是总结翻译的一个要领:忠实原文,言词达意,文字精美。我感觉,不同的语言代表截然不同的文化,所以翻译工作不仅仅是转换语言,  相似文献   

9.
英译汉,不论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实际翻译的过程当中,不少人只求译文的“忠实、通顺”而忽视译文的“雅”。那么,忠实通顺的译文是否就是地道的、自然的、合乎汉语习惯的译文呢?这祥的译文是否就是完美的译文呢?有许多忠实通顺的译文,却不地道,不自然。现将常出现的问题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用目的语把源语言的信息传达出来的过程。其标准是“忠实”、“通顺”,为了达到这一标准,在翻译过程中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增词法就是较常用的一种。所谓“增词”,就是在翻译中添加一些必要的词汇,使译的意思更清楚明了。当然也不能离开原随便增加词汇,而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经过分析总结,本人认为基本上可以从词汇、语法、逻辑、修辞、和谚语等几方面进行适当的增补。  相似文献   

11.
忠实标准教学是翻译标准乃至整个翻译教学关键之一。忠实的前提有三点,对源语的正确理解;忠实与通顺的含及其内在关系的正确认识,“雅”的正确理解与应用,在翻译教学中,必须将三者结合起来,切不可卢实与源语本身的理解,将通顺与译入语的表达简单的对策起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聚焦于"信达切"在诗歌翻译中的适用性,从诗歌的特点和对信达切的分析入手,探讨了诗歌翻译与"信达切"的内在联系,论述了"信达切"对于诗歌翻译的重要性。本研究运用了分析法和文献法,得出一个结论,即诗歌翻译离不开"信达切",应该遵循这一翻译标准。笔者认为,作为翻译的普遍原则,"信达切"也应该是诗歌翻译的标准,是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必须践行的规章。  相似文献   

13.
论翻译“忠实”标准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的标准问题是翻译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译界一般都认为“忠实”应为翻译的标准之一,但在对“忠实”标准内容的理解上,却不完全一致。笔认为,作为翻译标准的“忠实”,应当指的是忠实于原作所表达的思想,忠实于原作所表达的化特色,忠实于原作的体裁、结构形式和语言形式,但不是逐字逐词的死译。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种语言所传达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等值信息手段。然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这些语言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产生的,它们的词汇、语法、句子结构以及修辞都不尽相同,而且各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语言表达习惯、表达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然而,翻译的基本要求则要达到“忠实”、“通顺”、“流畅”,也就是翻译不仅要求译文忠实于原语的原意而不窜改其真实内容,而且译文也应合乎自身的语言规范,达到通顺、流畅。因此,不同的语言所传达的信息的转换是一件艰难、复杂的工作。当然,翻译虽是一件复杂而艰难的工作,但它也有许多规律、技巧可遵循,如:名词动词翻、副词形容词翻、介词动词翻、正反翻等等。掌握了这些规则技巧,翻译酌三要素才能实现。本文就英译汉的正反译法进行探  相似文献   

15.
马亚敏 《海外英语》2013,(3X):180-182
林语堂先生在《论翻译》一文中提出了翻译工作"忠实、通顺、美"的标准,而其翻译清代文人沈复的《浮生六记》,选词生动准确,句式灵活通顺,行文流畅优雅,是其翻译理论的绝佳体现。该文就"忠实、通顺、美"三个方面评价了这部代表其翻译成就的译作,并从正反两方面,分别指出了译文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以期能为林译研究及翻译批评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翻译界的老前辈严复说:“译事之难:信、达、雅。”他首次提出了翻译的标准问题。笔者认为,在各种文体的的翻译中,“信、达、雅”的标准最适用于文学翻译。作为清末改良主义的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除译过几部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名著外,他没有翻译过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但是他所提出的翻译理论对当时以至现代文学作品翻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要求译文做到忠实于原作,文字准确,语言流畅,行文通顺;体现原著风格,文字优美清新,对于严复的这一翻译理论,近代翻译界曾经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信、达、雅”这三个标准有什么不妥之处,而在于在三者之中,谁居于首位,也就是谁服从于谁的问题。三十年代有人曾就此提出在翻译中“宁错务顺”,就是宁可译文和原著有出入或者不准确,也要使文章通顺畅达。鲁迅先生则钟锋相对地提出“宁信而不顺”,译文不必强求通顺,只求把原著意思表达清楚。 时过境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剧增和翻译事业的兴旺发达,一批批外国名著被译成中文,一批批中国名著被介绍到国外。在新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对翻译的标准重新作出全面的分析和思考。下面笔者想就文学翻译中如何运用“信、达、雅”标准谈几点肤浅之见。 一、“信、达、雅”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检查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有沟通古今的作用;而且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它又是训练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式。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原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翻译文言文,无论采取直译或意译都要求做到“信”(忠实于原文)、“达”(通顺明白)、“雅”(规范、典雅、得体)。而要达到这一步就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认真领会原文,  相似文献   

18.
在翻译过程中,"忠实"是指"正确理解和表达原文的思想",分为语言层面、文化层面、风格层面等等;"通顺"是指译文语句流畅连贯,也分为语言层面、风格层面等等。文章分别解析了"忠实"和"通顺"的内涵及各名家观点,结合少量的具体实例,探讨"忠实"和"通顺"的辩证关系,指出两者互不可分——"忠实"不容解构,"通顺"必须坚持。译者一方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译文通顺自然;一方面也不能背离原作要尽量忠实,两者之间要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才能最佳程度地完成翻译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理论在我国翻译界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指导作用。“信”“达”“雅”三大翻译标准中“信”为首,即译文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能随意增减意思。但是纵览各式翻译发现,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信”从一种绝对的翻译标准演变成了相对的灵活的标准。勒菲弗尔认为,决定翻译的两大因素分别是意识形态和“诗学”。  相似文献   

20.
翻译的理解与表达是整个翻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理解是准确翻译的前提和基础,表达是翻译的终极目标。没有对原文正确的理解,就不可能准确地进行翻译,因此也就谈不上“忠实”原文。因此,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是实现译文“忠实、通顺、流畅”的关键。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常听到有人谈自己的汉语水平低,但很少有人承认自己的英文差。其实,有很多译文错误,常常是由于理解不当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