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指理想的人格教育,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密切结合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注重发挥人的智力、潜能,发展个性心理素质。人的“素质”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人的智力、体质、品德、才能的综合表现,是体现人的身心发展水平、质量和功能的基本因素。一般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以前的“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素质教育主要是提高人的素质,教会学生学习。素质教育就其内容来讲包括六个方面,即智力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创造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品德素质教育、交往素质教育。素质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环境和学习形成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品质。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就是要使人的智力、心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智力犹如丰富的矿藏,把智力开发出来就会变成无穷的财富与力量。智力开发从幼儿时期就应该注意,但在中学阶段,尤为重要。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增长知识、形成世界观的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各人生理发展的不平衡,或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智力的发展是有所不同的。在人类素质、禀赋中,极好的与极差的都是少数,大部分人相差无几。素质好的,如果没有很好地开发智力,对社会不一定能做出贡献;素质一般的,如能加以开发,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在中学阶段,开发智力主要依靠教师,教师必须按照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培  相似文献   

4.
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向我国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课题,现就其意义和实施办法浅谈几点看法。一、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智力和积极的个性心理是人才成长和发展必备的两个因素,只有良好的智力素质与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相结合时,一个人才能成就大业而对人类做出较大贡献。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潜能,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心理学家的跟踪调查发现,心理素质与成功关系密切。成就最大者与成就最小者之间的最明显的差别就在于他们的…  相似文献   

5.
成功智力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斯腾伯格 (R .J .Sternberg)在批判“呆滞智力”① 种种弊端的同时 ,站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教育高度 ,用一种全新的研究视野于 1996年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该理论用更接近真实和全部的智力理论解释了人类的智力活动 ,是心理学界关于智力研究和定义的一次较新尝试。在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探讨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学习和借鉴该理论 ,对我们用智力多元化的理念来开发学前儿童潜能 ,全面提高学前儿童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一、成功智力理论的基本思想   (一 )成功智力的概念斯腾伯格用“…  相似文献   

6.
试析“两课”教学法创新与提高高校素质教育的关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两课”教学与高校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创新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诸多内容。素质教育强调重视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要重视思想品德、心理和身体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良好的素质是人把外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及升华为稳定的品质和素养的前提,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做一个具有更高的思想品质和对人类有责任感的人。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中的“心育”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育”即心理教育,主要指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心理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的作用,如何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心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如何在实践中通过开展“心育”来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与实施,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一、心理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目前,对人才素质结构的分析有许多不同观点,按照目前使用率较高的三分法的观点(即将人才素质分为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素质),我们认为:心理素质具有基础与中介的作用,在整体素质结构中应当处于核心的地位。其依…  相似文献   

8.
关于创新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化时代 ,在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因素的今天 ,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而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又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所说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 ,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眼下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自觉行动。其实 ,增加创造教育者的智力存储与思维潜能 ,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 ,使受教育者不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精神素质和文化知识素质 ,而且善于在实践中将这些素质以高度综合的形式加以升华和应用 ,转化…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的品质、强调知识的内在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观。它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进而实现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目标。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培养,在构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体发展规律的多元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生产和再创造自身素质为目的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素质教育观强调知识向素质的转化,重视教育的训练养成作用,把培养为人的基本品质、做事的基本态度与治学的基本精神放在最突出的位置,重视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人格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心理素质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心理素质是可以优化和培养的。心理素质越高、越优化,心理潜能就越容易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发展,从而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成功人生的取得提供更大的可能。因此,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心理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发展中的各种困惑及问题,增强...  相似文献   

10.
一“、两课”教学与高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创新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诸多内容。素质教育强调重视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要重视思想品德、心理和身体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良好的素质是人把外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及升华为稳定的品质和素养的前提,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做一个具有更高的思想品质和对人类有责任感的人。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从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出发,高等教育应是更加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专业教育,重视素质…  相似文献   

11.
崔等 《考试周刊》2012,(17):61-62
人的素质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形成的,会给历史带来的巨大影响。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人类已跨入21世纪,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有些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对“学困生”的素质教育。对“学困生”进行素质教育应着重从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实践技能教育、创新意识教育、合作能力教育等多方面切入,以全面提高“学困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人类以自身素质为对象和目的的人的再生产,它标志着现代教育主体性的提升。现代素质论的研究表明,人的素质是一个由身心潜能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三个亚结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其中心理素质占有独特的地位。因为人的身心潜能素质的开发和实现程度,以及社会文化历史成果在人的身心结构内化、积淀的程度,都可以从人的心理素质水平中得到综合反映。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不少心理学课题。下面提出一些问题并试作探讨,以期引起争鸣。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校之长.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发挥领导功能.就必须具备较高的领导素质.领导素质包括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身体状况等.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心理状况决定了“人类潜能”的发挥.所以心理素质是其它素质尤其是能力素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素”即本来的、本色的。素质即指事物本来的性质。用于人,过去一般指其生理或心理的性能状态。自提出“素质教育”以来,许多人都解为做人的基本素养和知识。有人曾把它分为:“思想品德素养、文化科学素养、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养、劳动准备素养”五个方面。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这些知识和素养是附加在受教育者的记忆中,还是内化为他自身所固有,有着天壤之别。而且它还将随着生活实践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因此,“素质”不应是人的某种凝固的性能状态,也不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体世界的基本知识,它是把知识真正内…  相似文献   

15.
<正>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潜能、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智、体全面教育的出发点,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重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衡量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依赖、自卑、逆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人类以自身素质为对象和目的的人的再生产,它标志着现代教育主体性的提升.现代素质论的研究表明,人的素质是一个由身心潜能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三个亚结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其中心理素质占有有独特的地位.因为人的身心潜能素质的开发和实现程度,以及社会文化历史成果在人的身心结构内化、积淀的程度,都可以从人的心理素质水平中得到综合反映.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不少心理学课题.下面提出一些问题并试作探讨,以期引起争鸣.  相似文献   

17.
一、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紧迫性人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与中介,是素质中的素质。没有心理素质的提高,其他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则是一句空话。目前,在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大多在较优裕的环境中长大,先天素质较好,书本知识丰富,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同时,一些学生学习上有困难,绝大多数并非因为先天智力有问题,而是心理因素所致。因此,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二、“心理素质教育”实验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的心理素质越优化,则人的心理潜能越能得到充分发挥,对其它各种素质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大,从而人的整体素质水平也就越高,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心理素质的教育。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开设课时最多、开设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9.
著名心理学家教授王贤瑞指出"没有心理教育的智力开发是残缺的,没有心理开发的教育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长期以来,从学校、家庭到整个社会,对小学生的教育一直是片面的,只重视成材教育,而忽视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决不能忽视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开放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开放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应急性改革,而是一种教育的“战略转移”,有其特定的目标和新的参照系。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人的潜能。要形成终身学习机制和知识更新机制,塑造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