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本质是强调"以人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正确认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职工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当前需要从师生关系、育人环境、人文精神教育、民主平等的管理氛围等角度,"以人为本"地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2.
和谐校园建设的意义与基本内涵1.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意义首先,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  相似文献   

3.
和谐校园建设的意义与基本内涵 1.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意义 首先,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4.
加强校园平安、文明、和谐的环境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也是校园建设的根本。营造平安、文明、和谐的干部、教师和学生良好关系,大力开展以人为本的校园文明建设,必将有力促进校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协调好的几种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基本条件.构建和谐校园主要要协调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校园硬环境建设与软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依法治校与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促进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校园存在关联性。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不断化解教育矛盾、解决教育问题、化不和谐因素为和谐因素的过程,促进教育公平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必然选择。可以通过科学投入事业经费,提高教师待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来教育学生,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保障公平正义环境,大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校园和谐氛围等途径来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高等学校全体师生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谐校园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应以学生为本,坚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校园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文明校园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设的,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渗透在学生的观念、言行、举止中,友爱、担当、和谐的马小文化体现在师生的学习、生活态度和情感中。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践行大爱精神,正确处理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高校要正确处理党政领导、教师、学生以及领导与师生、管理人员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校内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校园和谐,以校园和谐推动社会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和谐校园定义和内涵入手,认为和谐校园建设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必须确保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必须做到软硬环境“两手抓”、必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样才能达到学生、教师、学校相互和谐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和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大的建设性作用。就高校而言,以人为本的构建和谐校园就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尊重教师,从他们的需要出发,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新命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目标。在这个大的…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谐校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之间关系和谐、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丁丽  熊艳 《南昌教育》2006,(3):23-24
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舰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中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中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要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这种要求。  相似文献   

15.
叶钦  何克昌 《文教资料》2008,(15):210-211
和谐校园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夯实和谐校园的文化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学生和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实现高校科学发展的根本所在。学校的教学围绕人,学校的发展依靠人,发展的目的为了人,只有以教师为本实现教育主体的和谐,以学生为本,实现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和谐,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目标与管理目标的有效协调,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学校是由管理者、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要建设和谐校园,就要促进学校内部各要素的协调,建构以绩效为中心的学校发展机制,建构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机制,建构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建构科学长效的激励机制,建构和谐校园的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18.
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怎样构建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应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促进教师群体的和谐发展;二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三是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四是建设和谐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大学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重任,构建和谐校园是指师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教师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有利于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总的方针离不开以人为本这一根本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构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实现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介绍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含义的基础上,从表层的实体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内层的观念文化等三方面对建设和谐校园内容进行探析,从而提出通过形成以教师和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及通过合理处理师师、师生及管和教与学等几对关系的途径来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