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在漆画艺术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材质选择还是工艺技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漆画装饰艺术作为一种传递美的语言,是需要研究者以及漆画装饰艺术家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以及大量的实践来探究其本质的。漆画创作中,为了达到美的效果,就要依靠材料和工艺来完成这一艺术创作,所以需要艺术家能够经过不断的探究和思考,甚至很多的艺术家为此都竭尽一生。在漆画的装饰艺术中,创新和技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漆画装饰者的心灵的表达。只有漆画装饰工作者将自己的内心和漆画完美的融合,才能够深层次的达到漆画装饰的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漆画装饰中美感的表达,希望能够加深漆画艺术中美的渗透。  相似文献   

2.
民间剪纸艺术与民族民间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剪纸艺术是由远古岩画及古代民间工艺制作装饰纹样中脱变出来的轻软媒体艺术,是在各民族习俗文化中普遍应用并逐步走向成熟和独立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它制作方法的简捷和特殊的镂空技术,又为后世的民族民间工艺装饰服务。其装饰应用的功能始终与民间工艺制作保持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西方现代艺术自20世纪初出现以来,它以反传统的面貌和挑战性的表现语言不断变化,推动着一个又一个的新的艺术运动。同时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视觉经验和审美方式。当包括塞尚在内的一些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们认为视觉世界的真实并不决定于光学和透视学时,许多年轻的具有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们正是在这一重要理论的直接影响下,进行大胆的实践、表现自己内心感受的。从法国的立体派到德国表现主义,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不断扩大。英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他的《艺术的故事》一书中认为:“20世纪的西方前卫艺术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在…  相似文献   

4.
剪纸是一门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民间艺术家的抒情诗,是我们民族土生土长的传统艺术样式。本通过对剪纸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探讨了深藏其中的装饰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西方的装置艺术在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被认识和兴起的,由于美国著名的波普艺术家劳申柏格曾于80年代来中国美术馆办了一次展览,点燃了中国艺术家对装置艺术形态的兴趣火种.以致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发展,装置艺术越来越不仅为众多的中国艺术家和民众所认识、理解、认可与接受.  相似文献   

6.
在装饰艺术中,材料的质感、肌理和色彩是构成美感的重要因素。装饰艺术离不开材料作为媒介,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技巧要求艺术家们对材料的特性有十分深入的理解,并熟练地运用材料语言,发现材质美,将材料与艺术完美的统一理念充分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7.
装饰艺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装饰艺术的双重性,已是当今社会物质与精神产品不可少的一个艺术门类。本文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装饰艺术的形式进行了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沃尔夫曾经说过:"美术史主要是一部装饰史,因为装饰艺术的历史构成了人类艺术史发展的主线"。[1]装饰的发展影响到所有艺术流派的发展。而现代主义艺术的变革从根本上说亦是离不开对装饰的理解、认识、和借鉴的。[2]31作为装饰艺术起源时期的原始装饰艺术,抽象性的表现也已几乎成为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思想主流。由于现代主义艺术对原始艺术抽象性的独特理解,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抛弃了很多如17世纪路易十四时期的繁琐装饰表现,增加了很多人性化的东西,力求用极少的内容来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看法。而他们的极简主义对于以后艺术的发展,特别是设计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文章主要从装饰、原始装饰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的概念及表现形式等方面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原始装饰艺术抽象性对现代主义艺术装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艺术形式     
20世纪形式主义诸流派的兴起标志着文艺研究走向了自觉时代。人们终于发现,形式才是文艺研究的真正对象,因为只有形式才是艺术的本体。形式不再作为和内容相对立并服务于内容的东西而存在。它是艺术存在的依托,是某种程序或张力,结构或符号,形式并非神秘。实际上,它是艺术家把握世界的方式和手段,是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是审美感知中的格式塔。  相似文献   

10.
16世纪中国明朝的徐渭(1521—1593)和19世纪荷兰的凡·高(1853—1890)这两位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天才艺术家,因其相似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艺术风格而为后人所赞叹、所称奇,成为中西美术史上的传奇式的人物,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该文将从写意与表现的角度对二者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主题进行比较,站在艺术的高度,重新审视和探讨这两位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给后人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商周青铜器是青铜时代的鼎盛期,它的青铜艺术作为当时政治力量的化身和时代特征的标志,以刚利的线条、谨严的结构、稳重的造型及华美的装饰.向人们展示了当时那超越世间的神秘力量和狞厉恐怖的美。其工艺精湛空前绝后,代表了整个青铜时代的艺术成就。文章通过对商周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特征的剖析,阐述其独特灿烂的设计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分析美学是20世纪后半期西方美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学流派。在标新立异的先锋派艺术不断冲击传统的艺术观念,从而导致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趋于模糊之时,它却摈弃了美学家应有的批判精神,一味对新艺术采取亲和的态度,企图以艺术的制度论为其作理论辩护。然而,由于艺术制度论放弃了对艺术在人类社会中的意义的探寻,它最终不能真正把握艺术的本质。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的本质其实在于艺术所固有的人文功能。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文化的传入对当代中国装饰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装饰艺术的走向,如何完善中国装饰艺术、使之立身于世界装饰艺术潮流之中是几待解决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代,大批欧洲商人、传教士赴华经商和访问,启蒙艺术的思潮也随之涌入中国,对清代初期的绘画及工艺美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为中国瓷器提供了全新的创作视角与表现方式。本文以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东方艺术收藏家"奥古斯都二世"为切入点,通过第一手资料和文献佐证,对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福建德化外销瓷展开研究,并将其置入当时的中西方语境中进行考量,既考察西方启蒙艺术思想如何影响中国古陶瓷艺术,同时也反观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启蒙运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浅析花腰彝服饰的装饰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花腰彝民族服饰的艺术创作中,花腰彝人通过对造型、色彩、图案、工艺等装饰语言的综合运用,在创造出灿烂多姿的民族服饰和装饰艺术的同时,也实现了装饰艺术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对花腰彝服饰的装饰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诠释花腰彝服饰的民族特点和装饰艺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draws on student engagement factor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non-school-based arts experiences on their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efficacy to participate in visual arts responding tasks. Visual arts responding in the curriculum includes learning about artists and artworks, decoding art and making critical judgements, and is important in building twenty-first century learning skills such as critical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 A total of 266 Year 10 to 12 students from 18 schools in Western Australia (WA) participated in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which explored outside-school arts engagement as well as cognitive and psychological engagement factors in their current year of secondary schooling.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while being an art consumer appears to impact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efficacy, producing art as a hobby outside of school does not appear to do so. The research raised questions about links between practice and theory, and how to promote students’ engagement in responding.  相似文献   

17.
进化论尤其是社会进化论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发展历程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1900年以来中国艺术很大程度上是在"文化自卑情结"主导下进行现代转换的,缺乏"文化自觉"的意识,缺乏对艺术自律和自觉的关照。如果想迎来中国的文艺复兴,艺术界首先要树立起"文化自觉"的意识,重视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保护,使更多隐匿在民间艺术中的精品呈现在大众媒体中,丰富当代国民的精神世界。其次,艺术界要更多地从传统中汲取滋养,推陈出新,实现艺术传统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8.
论装饰的概念与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从创造的目的和职能方面加以界定,才能够从理论上区分装饰与非装饰,特别是装饰美术与纯粹的美术之间的根本区别。因此,人类出于实用或精神需求的目的,对实用物、环境(包括建筑)和人的身体等所施以的美术形式均属于装饰的性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定义是相对于同样出于精神需求的目的,但并非受到实用载体之限制的纯美术而言的。  相似文献   

19.
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中期,西方传统的艺理论有如下四个传统:在艺与世界的关系上,有所谓“镜”的传统,即模仿-再现的传统;在艺与作家的关系上,有所谓“灯”的传统,即强调激情-天才的传统;在艺与读的关系上,有所谓“教化”的传统;而在艺作品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上,则有追求和谐、优美的审美传统。这种论传统形成了西方艺术自己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20.
湖北民间布贴艺术作为中国一种传统的艺术形态,也作为民间工艺美术中一朵美丽的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乡土文化,传统的民间布贴艺术对现代服装的装饰语言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希望能够借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湖北民间布贴艺术来为我们的服装艺术创作增砖添瓦、丰富现代的服装装饰语言,同时对于民间的乡土文化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