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2013,(7):21-23
2013年北京考牛中享受10到20分投档加分的共9700余名,享受优先录取的共3600余名。而北京市高考报名的考生总数为72736名,这意味着,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招生的照顾政策中,有一项体育优胜的加分照顾,高中学生只要参加全国性的体育竞赛获得前6名的就可以加20分。那年高考之后,招生管理机构收到一封举报信,反映当地几个考生的体育优胜加分有假。  相似文献   

3.
孟祥杰 《江西教育》2011,(12):15-15
<正>在当前,有许多学生、家长以及学术界人士纷纷对高考加分政策提出质疑。如今高考加分项目有不少,教育部规定的加分项目只有十余种,而有些地区实际执行的却多达百余种。因为高考具有选拔性,某人靠加分被录取了也就意味着另外一名考生会失去机会。因此,任何增加某个考生分数的行为都有可能侵犯其他考生的权益。高考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有许多学生、家长以及学术界人士纷纷对高考加分政策提出质疑.如今高考加分项目有不少,教育部规定的加分项目只有十余种,而有些地区实际执行的却多达百余种.因为高考具有选拔性,某人靠加分被录取了也就意味着另外一名考生会失去机会.因此,任何增加某个考生分数的行为都有可能侵犯其他考生的权益.  相似文献   

5.
刘颖 《教育》2010,(7):40-40
又是一年一度高考时,各地高考加分政策的有关新闻再次吸引公众的眼球。据报道,今年重庆市大幅减少了高考加分的项目和分值,该市申报照顾加分的考生共有3.3万人,比去年(6.5万人)减少近一半。此外,最高照顾分值也由原来的20分调整为10分,单个考生同时享受多项照顾条件者不得累加。不仅于此,今年还首次对考生特征信息进行系统的“三级公示”。  相似文献   

6.
正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从今年起,我国正式执行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方案,奥林匹克竞赛获奖学生不再有保送资格,奥赛、体育加分将不超过20分。全国高考就要开考,各地执行情况如何?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日前公布了今年北京市高考照顾对象、特殊招生类型名单,受到各种加分政策照顾的考生达到11282人,比去年减少了3497人,降幅超过2成。其中,少数民族加分人数仍是占比最高的一项,共有6846人,不过今年这一项加分的分值已由过去的10分减少到5分。另外,今年北京市仅有16名保送生,比往年也大幅  相似文献   

7.
2014年高考将执行新的加分政策。这一举措看起来只是取消了一些照顾加分项目,降低了一些项目的加分分值,却关系到每一位考生的切实利益,备受考生家长和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填报志愿期间,身为复读生的小艺、小幂、小薇先后赶来咨询。小艺:我是少数民族考生,也是一名复读生,今年还能享受优惠加分吗?会不会有学校歧视复读生,扣掉一定分数再参加录取呀?俺:首先要说明的是所有考生均可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根本不存在所谓"复读生扣分录取"的问题,这一点请你放心。如果符合享受河北省优惠照顾政策的条件,即使身为复读生,仍可按照优惠照顾后的分数投档。例如,小艺是少数民族考生,复读后再次高考仍可享受加分优惠。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应届生还是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考生参加高考,在高校录取时可享受一些照顾政策,如优先录取、加分投档,若报考少数民族预科班,还可最多降80分录取.辽宁省对少数民族考生的高招录取照顾政策体现在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10.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获得高考加分资格的考生可以享受增加20分、10分或者优先录取等不同档次的投档照顾。  相似文献   

11.
动态     
《职业教育研究》2004,(3):74-74
教育部公布2004年高考加分政策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04年高考加分政策,首次规定,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可以加分。今年共有四类应届高中毕业生可以享受加分投档政策,分别是: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获得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全国中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者、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考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并经省级招生委员会在报考当年组织测试认定的考生。教育部规定,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投档规定,投档时,按其最高的一项分值加分…  相似文献   

12.
《河北自学考试》2011,(6):42-42
按照河北省规定,体育类考生如果有优惠加分,享受照顾分数的考生在投档时,只能将照顾分数加在文化分上。  相似文献   

13.
北京教育考试院出台了《北京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确定2011年高考加分政策。可以享受20分加分考生:高中阶段获得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考生;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  相似文献   

14.
正据报道,辽宁1072名加分考生中,有270名考生提出放弃加分资格;而体优生最集中的本溪高中的87人,有66人放弃加分。其他802名加分考生,也正在接受"网晒"。对于高考加分,争议由来已久。作为一种激励方式,加分本无可厚非,也体现着相关部门在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校招生》2009,(10):10-10
就在众多考生热盼一纸大学通知书时,各种“加分”丑闻频频见诸报端。“浙江高考航模加分”和“重庆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等一系列事件,让执行多年的高考加分政策面临信任危机。有人提出,为了公平起见,应该取消所有高考加分项目,让考生全部“裸考”。  相似文献   

16.
胡博 《考试》2014,(12):4-8
<正>随着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教育机制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随之而产生的是大众对教育公平、公正、公开的渴望逐渐达到迫切的程度。高考加分政策主要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二十多年来,伴随着高考公平的呼声,这一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完善。2014年高考执行新的加分政策,这一举措看起来只是取消了一些照顾加分项目,降低了一些项目的加分分值,却关系到每一位考生的切身利益,备受考生家长和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突显高考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性,在高考实考分的基础上,还有对基础教育较为落后地区的考生进行加分照顾和对一些个体素质突出的考生进行加分鼓励.其中,包括教育部给予符合照顾性加分政策和鼓励性加分的考生0~20分的加分,各省(区、市)依据本地的情况,在教育部规定的加分考生群体之外,针对各种不同类型考生的加分.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13,(19):22
政策透视福建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10年开始,已调整部分高考加分政策。取消艺术和体育比赛获奖的应届考生享受加5分、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的应届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等5项照顾政策,对包  相似文献   

19.
正高考决定着许多人的命运,一分之差,就很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激烈竞争中,高考加分逐渐变成家长和学生眼中的"唐僧肉",甚至引发了一系列"高考腐败"。高考加分政策,究竟促进了公平,还是拉大了教育不公?加分政策又该如何调整?"谁没加分谁吃亏"近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13年文理科分数段统计表显示,在"火拼"最为激烈的两个分数段,每1分就集中了1000名以上考生。  相似文献   

20.
媒体链接     
《江西教育》2004,(5):19-19
2004年高考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可加分教育部公布了2004年高考加分政策,首次规定,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可以加分。今年共有四类应届高中毕业生可以享受加分投档政策,分别是: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获得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全国中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者;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考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并经省级招生委员会在报考当年组织测试认定的考生。同一位考生增加的分值最高不得超过20分。教育部还规定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