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薛凤翔为我国明代杰出的牡丹园艺学家。他的《牡丹史》不仅是我国明代牡丹研究的要籍,也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最早的大型牡丹专著。20世纪80年代其未广泛流传的手抄本在安徽正式出版。薛凤翔证实了明代我国牡丹栽培和研究的中心已转移至安徽亳州;其牡丹品种的数目、类型已超过宋代,地方品种群业已初步形成;他在多年实践、研究之后,系统地总结和发展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牡丹的科学认识、栽培与应用的经验、鉴赏牡丹的美学观点;并辑录汇集了历代有关的资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牡丹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2.
苏轼与牡丹     
宋代杰出学者苏轼 ( 1 0 3 6— 1 1 0 1 )。亦是我国古代牡丹研究颇有成就的先驱者之一。他的《牡丹记叙》和三十多首有真知灼见的牡丹诗 ,对我国牡丹研究的科学历史与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证实了北宋中期我国东部牡丹的栽培、研究、育种和牡丹文化 ,均有较快的发展和较高的水平 ;杭州为其中心 ,品种数目逾百 ;杭州太守沈立 ( 1 0 0 7— 1 0 78)早在熙宁五年 ( 1 0 72 )、就已撰写出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牡丹专著《牡丹记》十卷  相似文献   

3.
中国宋代牡丹谱录种类考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我国牡丹栽培历史悠久 ,而其专著则始见于宋代 ( 960— 1 2 79)。散见于历代古籍中的宋代牡丹谱录名称 ,经分析归纳数目约有 2 1种之多 :中原 9种、江浙 5种、蜀地 3种、跨地区 3种、不明者1种 ;现存 7种、残存 3种、亡佚 1 1种。其中 ,仲休 (或仲林 )的《越中牡丹花品》二卷 ( 986) ,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一卷 ( 1 0 34 )、沈太守的《牡丹记》十卷 ( 1 0 72之前 )、分别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现存最早、最大型的牡丹专著。宋代产生了我国和世界上的第一代牡丹专著 ,证实我国是世界上研究牡丹最早的国家和古老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陆游继承了唐宋古文运动的创作传统,对欧阳修尤为推崇。他对文章风格自然平易的主张,对文道关系的理解,都表明他在文学思想上认同和接受欧阳修的观点。他的散文学习欧阳修,《入蜀记》《天彭牡丹谱》师法欧阳修,与同时的大家相比,《入蜀记》较之范成大《吴船录》体制更为完善,内容更为丰富。题跋文继承发展了欧跋的学术考辨精神与语短情深的文体特征。较之同样学习欧阳修的周必大,陆游对欧跋的情韵之美有更好的发展,跋文的抒情性、文学性更强。总之,陆游是欧阳修散文的优秀继承者,是南宋散文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5.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坛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创作甚丰,其中以诗的成就为最高,现存九千多首。其人被誉为“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尝自称“老夫壮气横九州”(《冬暖》),渴望“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是一个豪气冲天的大丈夫。其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  相似文献   

6.
九死不悔报国心──陆游《示儿》诗赏析靳育德《示儿》诗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绝笔诗,全诗二十八字,却字字千钧,份量十分沉重。在陆游现存的9300多首诗中,有人称此诗为“压卷之作”,评价是十分中肯的。在当前党中央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此诗不愧为...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1007-1072)不仅是我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也是杰出的园艺学家.在《欧阳修全集》中有多篇有关宋代园艺的著述,说明他热衷园艺,是我国古代亲自从事园林植物引种、栽培、园林调查与设置实践的卓越研究者,取得了多方面的科学成就.其代表作《洛阳牡丹记》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牡丹专著;而与他密切有关的醉翁亭、丰乐亭、平山堂、沧浪亭等,至今仍是我国人民喜爱、并受到国家保护的著名风景园林、名胜古迹.欧阳修作为宋代的园艺学家,也当之无愧的名垂青史,百世流芳.  相似文献   

8.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课本中选录了许多古代名家诗篇。这些诗词豉表达爱国思想(如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或描写优美景色(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或谈做学问的道理(如宋代文人朱熹的《观书有感》、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相似文献   

9.
陆游是我国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创作力非常旺盛的诗人。由于陆游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的时代,所以他常常为分裂的祖国而忧虑,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对于金奴隶主贵族势力表示了无比的愤恨与蔑视。  相似文献   

10.
朱熹教读书     
背景链接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南宋著名理学家,世称“朱子”,是继孔子、孟子以后杰出的儒学大师。《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南宋黎靖德以类编排。  相似文献   

11.
陆游不仅是中国古代存诗最多的一位诗人,而且还是一位长寿诗人。诗人年近九秩,心明眼亮,运动有常,读写不辍,其乐无穷,延年益寿,养生有道。这不仅在宋代,就是在整个古代诗人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诗人虽非养生专家,但他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和实践真知却符合现代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2.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一生著作丰富,今留存诗歌约九千三百首。在这近万首题材广阔、风格各异的诗篇中,流传最广、质量最高,最能代表他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的是那些爱国诗篇。陆游以诗歌为武器,从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投降主义;同情人民疾苦等几个方面在南宋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赋予了爱国主义以特殊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陆游对苏轼的认识与评价,是在南宋前期朝野普遍推崇“苏学”的政治氛围与学术背景下逐步完成的,其注重对苏轼气节襟怀与贬谪逆境之中的创作成就及其影响的评价,就带有受此风气与评价视角影响的明显印迹;然而,陆游评价苏轼这种标准与特点的形成,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其仕途坎坷与人生失意,使他与苏轼最容易产生心灵与情感的共鸣,表达其英雄相惜的知音之慨。  相似文献   

14.
陆游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更是为国伤断肠的爱国志士。然而在历代对其生平事迹的研究过程中,就其"晚节"问题引发颇多异议。这些异议产生于具有不同视域研究者的交流与对话中,不同视域相互间的碰撞与融合,可以为我们进一步理解陆游"晚节"问题提供更高更丰富的新视域,也为陆游整体研究开拓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5.
朱秀芳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4):33-35,38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写诗上万首,流传至今的作品有九千三百多首,是历代诗人中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反映了诗人一生不变的爱国情怀,从中也可以看出陆游爱国情怀从单纯渴望抗金、收复中原,把满腹希望寄托于君主、朝廷,到关心沦陷区百姓,对南宋王朝偏安国策愤然提出质间的产生、凝结、升华过程和变化的脉络。  相似文献   

16.
陈造与南宋中兴网大家生活于同一时代,和陆游、范成大、尤袤均有交往,而与范成大交谊最深。陈、范二人交往之情事,主要体现于他们的唱和诗词中。考二人之往来与唱和之作,均发生于陈造主教吴门与范成大暮年归养之时。陈造的诗作,也为我们了解范成大在宋代诗坛的地位与影响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在被历代词人追和次韵的宋词经典名篇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以被115人次韵达258首的数量高居榜首,有力地凸出和印证了这一宋词经典第一名篇对历代词人的创作所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作品统计和定量分析显示,南宋以13人22首为历代次韵"赤壁词"拉开了雄壮的序幕;金元二代7人10首,略显沉寂;至明代,48人共152首将次韵"赤壁词"的创作推向高潮;清代顺、康两朝,则以47人74首的数量继续保持着次韵"赤壁词"的良好发展态势。从参与创作的作者来看,既有大量仅作一两首次韵词的普通作者,也有不少像辛弃疾、刘辰翁、夏言、陆深、陈维崧、董元恺、曹亮武等次韵数量较多的著名词人。  相似文献   

18.
清真词在宋代有多种注本,惜乎多已散佚。目前所存惟有陈元龙《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陈注《片玉集》虽有保存文献与笺释功能,但从其注宫调、辨词调的音乐属性,分类编、设词题的编辑体例,和刘肃序言的笺注宗旨三方面看,陈注《片玉集》当为南宋时歌本,供歌者演唱,笺注以备娱乐传播。陈注《片玉集》的产生是周邦彦词在南宋流传久长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19.
孔凡礼先生以陆游研究为治学的突破口,浸淫于宋代文学研究之中,以学术为安身立命之根本。《苏轼诗集》、《苏轼文集》的点校,《三苏年谱》的编撰,硕果累累。他正向着宋代文史研究的全方位推进。  相似文献   

20.
《入蜀记》是南宋伟大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部著名的日记体游记,它记录了作者屡遭贬谪,再度接受君命,携带家眷,从故乡出发,到夔州就任,历时半年的行程。从陆游对沿途祖国壮丽秀美河山的描写;在行船所经之地触景生情,抚今追昔的叙述;对一些于国家民族有重大贡献历史人物的缅怀和歌颂等三方面,透视了陆游崇高、伟大的爱国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