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本地域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外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和交易效率等原则,根据自身的优势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与园区建设相结合,实施以资源为基础、以产业链为纽带、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发展模式,是现阶段欠发达地区加快实现产业承接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园区并提供一定优惠政策、引导产业链相关因素集聚、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改进园区交易效率,并且构建利于内生比较优势形成的环境,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综合优势赶超"。这也充分说明适度的政府干预是区域加速产业承接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并在承接产业转移战略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产业转移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必然。这些地区往往有着要素低成本、资源丰富等优势,但又存在经济发展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等劣势。以原巢湖市为例分析安徽省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劣势,并针对这些问题给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承接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承接产业转移是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的经济过程,有自己时代的特点,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统筹产业布局的必然要求。郴州作为湖南的南大门和承接产业试验区,享有先行先试优惠政策,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应该做大做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和谐发展。郴州的承接产业转移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创新机制、选准产业、优化环境,并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区域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方能收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增强地区竞争力水平,而承接产业转移是发展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原巢湖市产业承接与产业集群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承接产业转移能够推动产业集群的有效发展,并认为产业承接会在不同的产业产生差异性作用的结论,最后提出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要根据地方特点有选择地承接,更好地推动地方主导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程博 《天中学刊》2014,(5):34-3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沿海与内地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在承接产业的过程中,驻马店市应通过承接优势工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建设服务型政府,打造产业集聚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是其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这给相对欠发达的安徽带来了发展契机。文章在分析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优势与劣势基础上,提出提升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层次需要实现从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从承接单个产业向承接组团式产业转变、从政府外出招商向企业自主联合转变、从承接加工型产业向生产服务型产业转变、从承接衰退型产业向扩张型产业转变。  相似文献   

7.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非平衡性,导致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使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时面临许多困境。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必须统筹兼顾,把握好眼前与长远、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等各方面关系,因地制宜,同时将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实现中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略论金融如何支持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贵州省为例.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我省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推进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实现贵州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应抢抓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制定承接产业专业的有效措施,加快发展并形成有特色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9.
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即产业转移承接力,是实施产业承接的前提与基础,在产业转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产业承接能力理论,以梅州为例,通过对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内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河南省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中表现出明显的承接优势.笔者介绍了河南省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现状,并根据目前中西部在承接东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中的竞争状况以及河南省的基本情况,为河南省有效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提出了5点策略建议,以期对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产业转移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河南应该抓住机遇,承接产业转移,本文分别从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模式及对策建议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2.
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特别是安徽崛起的重大战略.皖江城市带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诸多优势条件,但同时在建设示范区的过程中也将面临一些问题.文章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克服这些问题需要:科学处理承接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化自然、劳动力、科教等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起来,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3.
产业转移的本质是生产力在空间上的转移,它既能促进发达地区自身经济的发展,也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取得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初见成效,但仍存在着外资利用规模小,产品配套设施差,科技创新能力有限,发展环境急需改善等问题。鉴于此应从产业配套能力、科研创新体系、政府服务等多方面入手,提高承接产业的规模和质量,积极配合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也是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崛起的重要支点.如何更好地实现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台湾宏基施正荣先生的“微笑曲线”理论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微笑曲线”理论从国际产业分工的角度,形象地揭示了“技术、品牌、营销、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创新对于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及获得更多利润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此提出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实现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加快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以贵州为对象展开相关研究,提出将外资作为判断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规模的一项重要指标,并通过对这一指标的分析,得到贵州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滞缓的结论.针对这一现状,应用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从市场因素、成本因素以及地方政府政策因素三方面深入剖析原因.在此基础上,将中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相结合,运用目标市场营销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提出:贵州应确定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区域,并与品牌企业合作,在省内已有产业基础的地区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业园,逐步在园区内形成产业集群.这对完善国内产业转移的理论体系,增强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操作性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台湾经济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向外转移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福建相对于台湾具有它的发展优势.福建省的多个地区做好了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准备工作。该文着眼于在闽台产业合作背景下研究泉州制造业竞争力.通过福建省内五个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经济发展数据,从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竞争力指数、制造业行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泉州作为福建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面对承接台湾制造业转移大陆的机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本质表现是科技水平落后和人才缺乏,依托科技进步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通过考察属于广东欠发达的粤西地区,发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对于欠发达地区一定要把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实行开放型战略,把外部优势转化为欠发达地区自己的优势.并通过一系列对策来保证科技发展和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阐释产业转移的内在机制,分析了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及桂东经济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认为可以针对桂东经济区独特的区位、人文和自然资源等优势,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同时,发挥本地区的特色产业;营造良好的承接环境,以利于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强化技能培养,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19.
产业转移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测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不仅可以评价承接产业转移的效果,还可以分析影响承接产业转移效应的因素,从而为相关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依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期为2010~2015年,通过从产业、科技及经济效应、就业效应和社会效应等三个方面构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 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进行测评.测评结果表明2012 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最强与效应弱地区的差距较大,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将2012 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分为5 个类型,最后对各类型的具体承接效应及影响承接效应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区际产业转移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消极效应对承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产业转移效应的传递过程的基础上,认为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提高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企业家、政府管理人员在内的各类人员的能力,以提高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吸收消化能力、创新能力、产业配套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产业转移的积极效应,防止或消除其消极效应,提高欠发达地区的自主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