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对于体育强国的认识,经历了从"单维型的理解"向"多维化认识"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以竞技体育为主导的单维型的体育强国理解,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认识阶段和汇集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国际交往、体育法制、体育科技和体育教育在内的多维化体育强国认识的三个阶段.研究认为保持和扩大竞技体育的优势是实施体育强国战略的前提,群众体育的普及是体育强国的基础,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双向驱动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关键,努力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积极扩大体育产业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群众体育是基础,竞技体育是展现中华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精神的窗口,体育产业是新兴产业,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密切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和收获,将给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3.
正确处理群众体育工作中的十个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省级群众体育工作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群众体育工作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群众体育、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等十个方面的关系,指出“十大关系”的重要性,力图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体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不平衡,体育产业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地区间体育发展不平衡,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建议通过协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体育发展,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促进我国体育发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迈入崭新的历史时期,在举国体制引领下,中国竞技体育在70年时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群众体育发展不容乐观。目前应以体育强国战略为契机,通过体育强国战略体系建立,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共同发展。健身俱乐部作为一大体育产业支柱,是协调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和谐发展的良好中介。文章从健身俱乐部的角度来探索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并试图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建设体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时代我国体育强国建设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及研究。结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中存在群众体育基础不扎实、竞技体育发展失衡、体育产业整体实力不强、体育文化建设滞后、体育外交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突破路径:夯实群众体育基础、均衡发展竞技体育、提升体育产业实力、加快推进体育文化建设、加强体育外交整体规划等。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奥林匹克运动对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的影响,提出了发展我国体育事业要与奥林匹克运动接轨的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部城市群体育圈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发展越来越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因此从整体上研究城市群体育的发展,对于认识体育与城市群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辽宁中部城市群体育圈的形成和发展战略进行初步研究,认为辽宁中部的城市群的崛起与发展为体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并形成了自己的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优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体育设施建设,将会使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体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时晓莉 《新体育》2014,(1):94-95
说起全民健身,从官方到民间发展群众体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新一轮全民健身热潮面临哪些制约发展的瓶颈?有哪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隆冬时节,寒意袭人。记者来到首都体育学院,就全民健身的现状与问题拜访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院长李相如教授。李相如先给记者扫盲:体育运动包括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和全民健身是不同的概念。群众体育是大概念,包括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军事体育。社会体育是群众体育的一部分,是狭义的群众体育。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分析江苏体育强省的内涵、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江苏省群众体育工作成绩位居国内一流水平,竞技体育实力位居国内第一集团,体育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体育综合实力名列前茅,但还存在着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各项发展指标没达到要求、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发展和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实力有所削弱、体育产业发展结构和水平还比较低等问题。为在全国率先建设成为体育强省,江苏省提出了完善"五个一工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调整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引导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增长、提升体育综合实力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