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精神具有激励和凝聚全民族的强大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相互贯通的三大体系及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历史传统,二是以无私奉献为精髓的革命精神,三是以开放创新为主题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
鬓黔 纂 姗瞬撇貉麟镰巍 1 7.以下关于民族精神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 B.中华民族精神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C.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 断丰富和发展,要以世界眼光不断丰富和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抗震救灾斗争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元素,催生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一精神力量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何让这些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发扬光大,是今天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带有民族特点、体现民族精神风貌的意志和品质.当代大学生将在秉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始终保持生存与发展态势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守护神.自强不息、团结和谐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部分,是中华民族主导价值观的实践体现.自强不息、团结和谐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复兴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教育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应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审视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培育的过程就是民族自信心和民族使命感的培育过程,民族精神的培育和确立就是中华民族复兴志向的培育和确立。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对中华民族的所有成员进行国家意识教育、中华民族意识教育、中华文化意识教育和中华民族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8.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当我们思考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前景的时候.我们不能忽略重要的传承渠道--学校体育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族历史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因此,中国近代史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近代史教育在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与民族精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根本,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素质,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必须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皮克 《凯里学院学报》2009,27(3):154-156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学生的体育认知素质和体育行为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方面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原动力。保持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既是高三历史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高三历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培养勤劳智慧的民族精神历史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最好学科。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在饮血茹毛的原始时代,半坡氏族人在黄河流域肥沃的土地上种上了世…  相似文献   

13.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何让这些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发扬光大,是今天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着力于传统美德教育,可强化学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历史发展和当代横向比较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各兄弟民族凝聚而成的特定民族整体,不应泥守某些书本概念确定它的内涵。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这一确实存在着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概括,涉及56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及其融汇与凝聚;虽然有很大困难,但进行研究的客观条件是充分的。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达14年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传统民族精神的积淀是其形成的思想基础,日本侵略所引发的民族危机是其形成的现实原因,中国共产党是其形成的主导力量,国民党当局对其形成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血战到底的坚强思想基础,是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从2003年起,我校开始了以"三个了解"为目的的民族特色教育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和灿烂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构成,从小培养民族大团结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不畏艰苦的民族,不断激发爱国爱乡的情感.力图把民族教育作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手段,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构建民族教育特色,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了忧国忧民、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邓小平在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融会了时代精神,赋予了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从而弘扬和提升了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精神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原动力。保持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既是高三历史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高三历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精神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加强先进文化建设 ,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 ,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建设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主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贯穿古今的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学好历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当代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怎样学好历史呢?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民大众,历史上出现无数的英雄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是民族精神的具体化,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生动材料.如人文初祖黄帝;"路漫漫其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