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水画创作依靠各类皴法支撑,而各类皴法具体又有各自的笔墨要求,技麻皴表现土质松软的山峦,斧劈皴表现石质坚硬和凌嶒的山峰,米点皴则表现烟雨迷濛的江南景色.三大类皴法又演变生发出多种皴法,从而形成中国山水画皴法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一、花卉的画法枝叶篇不同木本的枝干,其表皮纹路,应该用不同的皴法来表现(皴是皮肤坼裂之意,引申为山石、树木表面凹凸不平的纹路。这里的皴法是指表现树木皮纹的画法)。例如桃、桐的皮宜横皴,松皮宜鳞皴,柏皮宜纽皴,紫薇皮宜有光滑的感觉。另外,像牡丹等落叶灌木,是从老干处发出嫩枝,方始着花,而嫩枝的画法接近草木。画花卉的枝干应分木本、草本。木本苍劲,草本柔嫩。  相似文献   

3.
折带皴 “折带皴”主要表现横条状叠层岩石,山石的肌理较为复杂,变化万千,层次有深度。皴法要做到笔墨酣畅淋漓,卧笔拉线,侧锋劈擦一笔一气呵成。是线与面相结合的一种画法,也可先劈擦后拉线,加些斧劈皴使山石皴法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4.
披麻皴 “大披麻皴”是用较长的线来塑造山石的,通过线的组合、交叉、疏密关系画出山石的明暗。皴时卡位要准,线皴随石形略有弧度。披麻皴的皴法有中锋用笔和顺锋用笔两种,起笔力要足,笔要用到底,笔与笔之间的交错乱中有序线皴表现暗部要密,受光面要疏,行笔快慢相结合虚实相间,墨由湿到干,笔到干时擦几笔,使皴法统一又有苍茫之感。 “小披麻皴”比大披麻皴线条细短  相似文献   

5.
山石画法总结 唐代王维开创了斧劈皴与劈麻皴并用法。画山石两皴混合用之,充分体现了皴法的表现力和塑造山石明暗的能力,更能表现山石的质感。  相似文献   

6.
山石皴法的发展包括皴、皴法和皴法成熟三个阶段 ,其中皴到皴法的转化非常值得研究。因为这个转化一方面限制了山水画家在再现方面的努力 ,另一方面也是山水画技术的解放 ,并且它还非常有代表性地刺激了山水画中体“道”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二、石法披麻皴在山水画传统中,皴法是画山石最重要的技法,学者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免去"空""乱""薄""脏"等毛病。皴法分两大类,即披麻和斧劈。所有其它皴法,都由此两派演变派生而来。长披麻皴全用中锋画,要有条理,但也要有变化,演变而为卷云皴、解索皴、荷叶皴。短笔披麻,其势似长披麻,但需用短笔,连续出之,演变而为豆瓣皴。  相似文献   

8.
"抱石皴"是在傅抱石深厚的文化素养、娴熟的绘画技法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中产生的,四川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和傅抱石不断的探索与体悟是"抱石皴"逐渐成熟的关键。它所采用的技法打破传统中国山水画"皴擦点染"的固定程式,是中国山水画皴法的又一次创新与突破,成为了中国山水画皴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山水画作家的喜爱,其背后体现的抱石精神成为了特定的文化符号,融入到民族精神之中。  相似文献   

9.
2、大披麻皴 大披麻皴又叫长披麻皴,巨然画山石多用这种皴法.如他的<层岩丛树图>,就采用了这种典型的大披麻皴. <宣和画谱>记载:"巨然山水,于峰峦岭窦之外,下至林麓之间,犹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之类,相与映发;而幽溪细路,屈曲萦带;竹篱茅舍、断桥危栈,其若山间景趣也."  相似文献   

10.
名画鉴赏     
此画为唐寅的创新杰作。图画峻险山崖、盘曲栈道、急湍危桥、葱郁林木、骑驴旅人。用笔师法李唐,刚劲犀利,皴法把大斧劈皴拉长拉细,更显活泼滋润,用墨浓淡精到,既有北派山水的立体感,又有南派山水的情趣味。此画尽显了画家水墨写意的才能。  相似文献   

11.
正图12勾写结合法之二(金铃子、螳螂、蝈蝈)勾写结合法,也可以细线勾勒,画的较为工细。勾勒要有线形变化,以使结构更为生动。6.干皴法干皴法,是一种介于工写之间的方法,是先以墨勾线,将草虫的大结构表现到位,再以淡墨或色皴擦的方法。皴擦时,笔上的墨或色要干,可将小笔的笔锋捏扁,用笔锋蘸墨或色,轻轻皴擦。用笔要轻巧灵动,才能表现出草虫毛茸茸的质感。(见图13)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山水画的皴法 ,是历代山水画家外师造化、摹写真山实水提炼出来的语言形式 ,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皴法的程式化 ,即是艺术发展的规律性总结 ,亦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同时也是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五、排笔法 排笔法,主要是表现雪山和冰川的一种技法。中国画传统的画山,最基本的技法就是各种皴法。传统的雪景画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传统的“山石法”来表现雪。排笔法是依据皴法的最基本的原理,通过用笔、用矾和用墨的变化提炼出的画雪山、冰川阴阳向背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山水画皴法的形式美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山水画的皴法,是历代山水画家外师造化、摹写真山实水提炼出来的语言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皴法的程式化,即是艺术发展的规律性总结,亦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同时也是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正树干画法:松皮如鳞皴,柏树如绳皴,柳身皴纹交叉麻皮皴,梅身要点擦横皴,梧桐树身稀二三笔横点。树干、树枝、树根的画法画树枝,是山水画的基础之一。学画山水必先画树枝。树枝画好了,山水也就活了。画树枝必先画树干。故曰:"石分三面,树分四枝",即是说画树干须先注意树枝的姿态变化。画树干又必先画枯树,枯树无叶,即可知  相似文献   

16.
二、冰雪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一)雪皴法 雪皴法,主要用于表现雪的暗影和虚实处,也就是研究雪的痕迹产生的一种技法。我们知道,山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和纹理,这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皴法;雪也有其固有的结构和纹理。雪的结构和纹理,决定于所依附的物体状貌,通常多是由于风的吹动和动物的足迹所形成。  相似文献   

17.
荷叶皴 “荷叶皴”主要表现纹理如同荷叶筋脉的山石,画时线条要清晰,如同荷叶包住山石,用筋表现石分三面。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中,皴法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使山水画打破了平面化的困惑,使山水画的发展更接近于成熟;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技法。皴法在国画的另几种绘画类型中也得到充分的应用。就皴法这一技法展开论述,并论述了他在山水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漫笔点丹青     
《迎春曲》朱成梅花在众多花卉中,以不畏风雪严寒的独特品格,深得人们喜爱。它是春的使者,坚贞美丽的象征。本幅作品构图奇俏,充满张力。梅干用笔苍劲拙朴,勾皴点擦,挥洒自如;梅花以大红意笔点写,浓淡深浅,层次分明,较好地表现  相似文献   

20.
(24)学画山水画,除石法外必学树法。一幅山水画,有树木就有阴阳、生气,也才有韵致、意境。画树,所用笔法与墨法结合的勾、皴、擦、点、染,要从效果出发,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