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明正德十一年 (15 16 )至正德十六年 (15 2 1) ,王阳明巡抚南、赣、汀、漳 ,征讨这一带的农民起义。在此期间 ,他整顿吏治 ,建立秩序 ,轻徭簿赋 ,带种赈助 ,励行节俭 ,兴办教育 ,使南赣风气为之一变  相似文献   

2.
明正德十二年(1517),王阳明奉命任南赣巡抚,平定南赣动乱。以黄乡叶芳为例,通过对王阳明与叶芳互动博弈过程的分析,指出二者的彼此合作,是基于双方立场,顺应南赣区域局势与实力对比的变化逐步形成的。双方的合作,对南赣社会秩序的重建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明中叶以来,在王朝强化多省交界区域社会治理的背景下,地方官府与地方势力的相互博弈与各自努力。  相似文献   

3.
有明一代,在赣南、闽西和粤东北这一毗邻区域,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人口流动现象。伴随着日趋频繁的人口流动,赣闽粤边的社会动乱也日甚一日。南赣巡抚的设置,特别是王守仁在南赣巡抚任上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则是赣闽粤边移民社会“土著化”进程中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客家方言群在赣闽粤边的基本分布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伴随着赣闽粤边移民社会的“土著化”进程而奠定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王阳明的个人经历及明代驿站分布图推知,王阳明或阳明学进入福建的路径大致有三条。然正德二年王阳明入武夷山时讲学传道的可能性极小,而阳明在正德十二、三年巡抚南、赣、汀、漳期间,通过军中讲学、随地教化的形式,把自己的思想学说传播到闽西南的可能性最大。具体而言,王阳明路经并驻扎的闽西上杭县和"漳南战役"的主战场后又奏请设县的闽西南平和县,可以说是当时王阳明在福建讲学教化的两个主要区域。正因为王阳明与闽学真正发生关系是正德十二年以后,所以他对闽中讲学的关心,也主要集中在中晚年。尽管黄宗羲淡化处理闽中王门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能因此得出福建地区稀见阳明学者,因而也不存在"闽中王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与南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与江西南赣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受命巡抚南赣 ,奠定了一生政治功业与学问事业的基础 ;而后避祸赣州 ,孕育了致良知的哲学思想体系 ;最后竭尽心力 ,在从广西回越中 ,客死南安路途。王阳明对江西南赣地区的影响是巨大的 ,不能因其镇压过南赣地区的农民起义而予以否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执政南赣,南赣地区正处于动荡之秋,社会动乱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为了平定贼乱,建立长治久安的社会秩序,王阳明在赣闽粤边区实施了"息盗""导德""训学"等一系列安民措施。这些措施与其"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密切相关:"良知自在内心"是实施南赣安民措施的前提,"致良知"成为南赣安民措施最重要的教育内容,"省察克治"成为南赣安民措施中最重要的劝善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在南赣巡抚任上,为了剿匪平贼,他在军事征伐的同时,对所辖地区的少年儿童、"盗贼"及平民百姓等各种人群展开登坛讲学、设立社学、颁行乡约和十家牌法等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在教化民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一些县域的社学得以恢复和重建,以十家牌法为核心的保甲制度得以推行,乡约制度也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推广;后来这些教育实践活动被继承和传播开来,对后世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两个历史时期赣南起了关键作用。一是南宋时期,这一时期湘赣闽粤边区的百姓和蛮獠多次联合进行反抗封建官府的斗争,其中心舞台在赣、汀二州,所以起事者通常被称为"赣寇"、"汀寇"或"汀赣贼"。这时的汀赣两州之地,犹如一座大温床,积极孕育着汉族的一个新的民系———客家民系的诞生。二是明中叶,湘赣闽粤边区再次爆发大规模的畲汉人民大起义,王阳明出任南赣巡抚,剿抚并用,平定了起义,并采取措施,促成大量畲民转化为客家人。在这一过程中,赣南是湘赣闽粤边区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对客家民系迅速发展起到了中枢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庐陵知县任内开导人心向善,巡抚南赣以军事与政治结合取胜,平宸濠之乱善用反问奇计,总督两广、江西、湖广军务,怀德纳降,因随时代研究王阳明等方面对王阳明其人进行论述。认为要研究、认识王阳明,不仅仅认为他是一个哲学家,还应看到他是兼有政治家、军事家天才的人物,只有这样才能说清楚阳明“知行合一”之说,“致良知”之教,以及在实践中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宋明理学在客家地区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明理学在客家地区的传播史,过去隐而不彰.本文从理学与赣南客地的最初因缘、闽学在福建客家地区的传播、阳明心学在赣闽粤边客地的传播三个方面表而出之.认为周敦颐与二程在赣南的活动对理学的创立具有奠基作用;闽学先驱杨时、罗从彦及朱子追随者在闽西客家地区的努力使闽学在闽西得到及时和广泛的传播;明中叶王阳明出任南赣巡抚,对于安定湘赣闽粤边区社会、促进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起到特殊作用,他倡导的阳明新学因而大行于赣闽粤边客家地区,促使部分士人由理学改宗心学,使陆王心学在客地骎骎乎与程朱理学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