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实现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就要准确找出导致农户贫困的原因,从而制定出不同的脱贫对策。以贵州省榕江县为例,结合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农户调查数据,选取影响农户贫困的因素,借助spss分析软件对农户贫困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地形条件、耕地面积、劳动力人数、健康状况、社会保障性资金、金融扶贫(特惠贷)对农户贫困影响显著,而外出打工对农户的贫困的影响不显著。针对分析结果得出的政策建议:(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因地制宜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3)推进易地移民搬迁;(4)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就业转移;(5)推进农村金融扶贫创新和实施精准扶贫"特惠贷";(6)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怀化是武陵山片区暨湖南省大湘西地区脱贫攻坚的核心区域,也是旅游资源富集区。近年来,怀化依托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把旅游扶贫作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在深入分析怀化旅游精准扶贫现状的基础上,发现目前怀化在发展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还存在着旅游扶贫产品开发靶向不精准、贫困户主动脱贫导向不精准、旅游扶贫人才培养方向不精准、贫困人口利益维护不精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强化政府主导、加强"扶志"教育、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机制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国家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不同群体影响的差异,文章运用2002—2012年财政支农数据,建立财政支农对五等份分农村居民收入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发现,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效应要强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和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为负效应,财政支农对五等份分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由中等收入群体向两极收入群体递减,但五等份分农户个体效应限制了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能力。因此,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不仅可以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而且可以缩小农村内部差距,同时应注意政策对不同群体影响的差异,要建立专门针对农村20%低收入群体的脱贫攻坚政策。  相似文献   

4.
旅游扶贫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扶贫。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旅游精准扶贫必须明确机制建构对具体路径的引领性作用,在结合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脱贫攻坚的目标要求下对贫困人口资源、意愿和能力进行精准识别,进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扶贫方式方法的创新来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5.
在"以人为本"和"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下,贫困人口的受益与发展应是旅游扶贫研究的重要落脚点。本文在梳理国内旅游扶贫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以扎尕那藏寨贫困人口感知视角展开研究。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分析得出:扎尕那藏寨贫困人口对旅游扶贫绩效感知一般。未来应在宣传营销的基础上,重视参与,加大扶贫力度,提高扶贫精准化程度,注重脱贫与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6.
教育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随着贫困地区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显著提高,不同群体的教育收益率却依旧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探讨在教育水平提高过程中教育收益率不增反降的深层原因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将心理资本这一影响因素引入到明瑟收益率模型之中,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对教育收益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使用分位数回归的办法考察心理资本对不同收入分位点的教育收益率所造成影响的差距,可以发现随着收入分位数的提高,心理资本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  相似文献   

7.
精准扶贫是目前政府脱贫攻坚的首要举措,然而各地贫困性质存在明显性差异.因此,深入了解各地贫困现状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必要前提.灵璧县是皖北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创新精准扶贫路径,对于灵璧县尽快实现全面脱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其他相似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扶贫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时期,我国农村贫困治理工作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期,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为我国农村贫困治理做出了新的规划。十九大在继续"精准扶贫"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精准脱贫"的要求。宿迁作为江苏省贫困人口庞大的最年轻地级市,要通过整合资源加大农村精准扶贫的成效,社会组织的介入正是在这关键时刻为宿迁市的精准扶贫工作助推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经过五年多的精准扶贫实践,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扶贫过程中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如等靠要拿思想较严重、内生动力缺乏等。精神扶贫作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精髓、新举措、新方向,是我国扶贫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精神扶贫举措,如坚持教育扶贫、坚持"志、智"双扶并举、发展民间互助组织等,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有实效、可持续、经得起历史检验。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视域下职业教育扶贫方式对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具有重要价值意蕴。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忽视贫困人口的理性选择、缺乏对贫困人口的文化关照等问题。以人为本视域下的职业教育扶贫要以尊重贫困人口理性选择为基础,强化职业指导;以贫困人口精神扶贫为核心,阻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以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为关键,培养其职业核心能力;以满足贫困人口需求为导向,增强职业教育扶贫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产业扶贫是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与脱贫攻坚时期产业扶贫政策聚焦于精准扶贫不同,后扶贫时代关注相对贫困与多维贫困治理,强调贫困人口的多维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产业扶贫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当前,我国产业扶贫面临产业链和价值链关键环节缺失、产业发展路径僵化、扶贫福利不足等多重制约。从可持续治理来看,产业扶贫的优化路径应从建立特色产业培育机制、构建扶智人才激励机制、完善扶贫利益共同体等方面探寻,以期在未来持续发挥扶贫产业的现实价值,形成区域经济增长和个体持续增收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打好脱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人口的贫困和返贫问题,是魏县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重要战役,也是贫困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该文以河北省魏县作为研究对象,在对魏县精准扶贫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四个方面分析了魏县在开展扶贫工作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魏县打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的对策,探索出一些具有创新性和示范带动效应的扶贫措施。  相似文献   

13.
物质贫困人口的精神贫困是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缺乏摆脱物质贫困的精神动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精神状态,主要表现为"等靠要",是勤劳、自强、知耻等德性缺失的表现。贫困人口精神脱贫的道德要求是要知耻、自强、劳动。精准扶贫的道德支持是多元的:物质帮扶,奠定精神脱贫的外在基础;思想教育,唤醒贫困人口的脱贫意识;榜样示范,激发贫困人口的脱贫信心;规则干预,根治贫困人口的脱贫惰性;环境改造,营建积极向上的脱贫风气;科学用人,提高扶贫人员的帮扶水平。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倩 《成人教育》2018,(5):75-79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实现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的关键之举.文章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进行了解析,指出当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即精准发动宣传职业教育,转变贫困人口教育观念;优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精准培养帮扶对象;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完善职业教育扶贫机制,提高精准扶贫效能.  相似文献   

15.
《邢台学院学报》2019,(4):21-2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国一切力量实现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农村妇女脱贫有利于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对于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目前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中,农村妇女占45. 8%的比例,她们应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对象。与男性相比,妇女贫困程度更深、脱贫难度更大,贫困妇女与其他贫困群体相比有着特殊性,而当前具体脱贫工作缺乏立足农村女性的精准扶贫政策的研究和实施,这样就降低了贫困妇女脱贫的效果。尝试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为农村妇女精准脱贫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教育扶贫有利于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扶贫对象识别更精准、扶贫措施更有针对性。在经济由高速向高质量增长的新常态下,应运用大数据技术和理念有效化解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不足,进一步创新扶贫理念,提升教育精准扶贫的层次与水平,通过制度建设、构建信息管理平台等途径优化教育精准扶贫机制,实现与产业扶贫、电子商务扶贫等方式的良性互动。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增加投入、完善监管机制及保障数据安全等具体举措,可以提升教育扶贫的层次与效果,如期实现2020年现有标准下全部贫困人口脱贫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村镇,调查、梳理了陕西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发现在政策连续性、扶贫对象识别和脱贫标准、扶贫项目及资金管理、村级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以及贫困户脱贫动力等方面存在突出的问题。为确保扶贫攻坚战的胜利,精准扶贫应着力解决以下问题: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制,构筑长效治贫体制;制定分类政策,从单一收入脱贫考核转向持续、全面脱贫考核;整合扶贫资源,集中发展特色产业;注重精神扶贫,扶志、扶智、去依赖;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扶贫"。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色社会,要求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并将"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脱贫攻坚的"五大工程"之一。本文结合达州市在"四个精准"等方面工作实际,对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对进一步提升达州市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效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教育精准扶贫是推动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举措和保证。经过不懈努力,武定县的教育精准脱贫取得一定成效。为进一步促进教育精准扶贫,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考察等,指出武定县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提出武定县教育精准扶贫的新定位,构建了教育效果的不同周期模式、教育影响的年龄分段模式等,同时要建立武定县教育精准扶贫主体合作、循环向上的教育精准扶贫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培训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需求调查是实施培训的首要环节。在河南省选择了三个贫困县,调查了贫困人口的培训需求及性别差异情况,发现河南省男性贫困人口相对较多;不同性别贫困人口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机构、培训教师、培训地点的需求无显著差异,对培训时间、培训时长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实施精准培训扶贫,需精准调查培训需求,依据培训需求优化培训要素,持续提升培训要素的质量水平,强化各类培训活动的管理,健全培训效果评价追踪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