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禾 《教师博览》2013,(5):21-23
<正>2012年12月4日起,国家大剧院连续上演5场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这是该剧自诞生162年来首次登上中国舞台。该剧导演、意大利人强卡洛·德·莫纳科曾担任过瓦格纳孙子维兰德的助理。神话般的舞台、宏伟壮丽的音乐、原汁原味的演唱,使该剧成为2012年国家大剧院歌剧的收官之作,也为国家大剧院五周年庆典拉开序幕。国家大剧院在2012年4月还曾上演瓦格纳的另一部歌剧《漂泊的  相似文献   

2.
歌剧作为一种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其强烈的戏剧冲突、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与精湛的舞台表演,成为歌剧艺术得以表现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辽宁歌剧院1995年首演至今的歌剧<苍原>,其音乐体现出了戏剧性、开放性、史诗性这三大美学特征.该剧已成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歌剧经典.  相似文献   

3.
歌剧《大秦灵渠》人物主题唱段通过两个方法创作而来:一是作曲家根据地方民歌的音乐特点创作而来;二是作曲家直接采用民歌素材改编而来。该剧的音乐创作扎根于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突显了歌剧民族化、地域化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4.
《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创作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重要作品,开启了中国式歌剧新的篇章,许多优秀唱段均出自于该剧之中。其中经典唱段"杨白劳",刻画了一个在旧社会受苦受难的农民人物形象,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在音乐上,盖唱段具有强烈的情感和戏剧性冲突,歌剧特征比较明显,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由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结合而成的综合艺术,歌剧在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歌剧中的一部杰作。在这部歌剧中,音乐语言具有了新的通俗性与个性化的特征,以音乐对人物进行了惟妙惟肖的刻画。本文对该作品中进行综合分析,将该剧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全方位地阐述。  相似文献   

6.
布里顿是20世纪英国最著名的作曲家,他的歌剧《彼得·格莱姆斯》被认为是自普塞尔之后英国歌剧复兴的代表作。从创作构思、人物性格的刻画及其美学特征等不同角度,对该剧的音乐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歌剧《伤逝》是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抒情心理歌剧,它在音乐结构、人物设置、心理描绘、交响性效果以及声乐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均有创新的意义。该剧的音乐借鉴了西洋歌剧的表现形式,广泛运用了咏叹调、宣叙调、对唱、重唱、合唱、伴唱等丰富多彩的声乐体裁,音乐结构按奏鸣曲式的原则构成,歌剧从歌词到唱腔都写得富于诗意,唱词简洁优美而意深,唱腔吸收了我国二、三十年代抒情艺术歌曲的某些旋法和调式特点,富于民谣特点和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8.
歌剧《江姐》是根据长篇小说《红岩》中关于女英雄江竹筠的故事改编的七场民族歌剧。该剧由阎肃执笔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1964年由空政歌剧团首演。在江姐的音乐唱段中,剧作家们广泛吸收借鉴了戏曲音乐素材如川剧、越剧、京剧等等,从而使得江姐的唱段戏剧性表现得更为充分和淋漓尽致,真正做到为人物而歌、而曲,使江姐的人物音乐形象和个性塑造  相似文献   

9.
歌剧《茶花女》是19世纪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歌剧的代表作,在世界歌剧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一部不朽的艺术作品。威尔第凭借着自己对音乐艺术的独特理解和精湛的音乐创作技法,除了在视听上给人们营造出所有伟大的艺术悲剧所必须要具有的"崇高"的审美感召力之外,更坚持把意大利歌剧的传统创作技法与时代音乐风格相结合,用歌剧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茶花女》的文本精旨。从该剧中女主人公的重要咏叹调的角度分析歌剧《茶花女》的悲剧性,以及作曲家独具匠心的音乐语言背后所蕴藏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菲岱里奥》是伟大作曲家贝多芬唯一的歌剧,因其高超的音乐造诣、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被后世奉为珍品。尽管如此,该剧在思想寓意上,仍然表现出了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本文,将立足于歌剧具体情节设计,从哲学角度探析《菲岱里奥》内部所隐含的过于理想化的立意以及"宿命论"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