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课堂隐性文化是课堂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生交往理念、交往方式、交往内容和交往目的等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师生交往对象出现盲区、交往方式单一、交往内容非生活化、交往目的意向化等系列问题。它与课堂显性文化在功能方面混乱难以区分,在作用方面呈现背离与冲突,成为隐匿的负面文化的载体。加强方法论学习与深化课堂研究,凝聚利于师生交往的隐性文化场境,构建符合师生交往规律的隐性文化运行机制,可以实现课堂隐性文化的正向功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秉承"至善至正"的学校文化,开展了"生命化课堂"的建构活动。这是学校"善正"特色文化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是由学校"善正"特色文化孵化出来,并进一步彰显学校"善正"特色文化的一项教学创新实践。一、"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理念我校"生命化课堂"的本意,是用"生命"来定义课堂,追求一种具有知识的生命力、情感的活力和素质发展的潜力的课堂。简单地说,就是让课堂有生命、让课堂有快乐,让课堂成为生命延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的历史课程应该彰显其教育功能,使历史课堂成为生命化的课堂.生命化课堂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堂,是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课堂,是富有历史味道的课堂,是动态生成性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文化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形成的师生共同遵循的一种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及规范,是一种动态、生成的文化。生命化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文化的核心特征是让学生有安全感、归宿感、自主感、成就感。我们应从平等民主的课堂、自主探究的课堂、诵读感悟的课堂、简约快乐的课堂等四个方面来构建生命化的语文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背景下,生命教育融入中职音乐课堂中是重要课题。在开展中职音乐课堂过程中,始终需要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将生命教育功能贯穿其中。为了解决我国在音乐教育中的问题,使其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必须回归其生命化,构建生命化的音乐教育并以生命化的理念开展音乐教育。相关教师要注意对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教育元素充分挖掘,对生命价值充分展现,有效激发生命潜能,促进中职学生良好品质培养。本文就此对生命教育融入中职音乐相关内容进行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课堂文化就是指存在于数学课堂之中的文化现象,小学数学课堂文化主要特征有: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一种聚合化的文化;是一种情境性的文化;以育人为宗旨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到目前为止,研究语文生命化课堂的文章较多。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把语文"生命化课堂"混同于语文"生命课堂"。语文"生命课堂"是用语文材料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而"生命化课堂"是在课堂上用语言文字来化育学生的生命。二是贴着"生命教育"的标签,课堂仍然是指令型的以语文知识为绝对主宰的格式化王国,学生缺少尊严感和自主性,很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语文"生命化课堂"需要从理论上揭示语文本体,需要研究并论证语文生命化课堂的内涵、教育理念、价值取向、课堂文化、教学境界等。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学习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外文化导入课堂已经逐渐成为课堂英语教学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中英文化的差异,在此对教学导入的内容与方法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核心是信仰、思想和价值观。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中产生的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合的复合体",大学课堂文化具有特殊性、聚合性和情境性等特点。笔者在考察大学课堂文化的载体和运作过程中发现:在文化载体上,大学课堂文化存在课程同质化与另类化、教师角色冲突和学生消极行为等问题;在运作过程中,大学课堂文化存在师生文化选择被动、文化整合低效、文化生成不佳的问题。笔者分别从大学课堂时空条件和教学设施等物质环境、大学教学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探讨了大学课堂文化现存问题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改变课堂,实际上是改变班级授课制下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课堂创造了全新的数字化环境。该文论述了信息技术改变课堂的环境和功能,使得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进而,从在线学习、泛在学习、虚拟学习情境的创设、多重协同学习、实时分析改进学习等方面,具体论述信息技术怎样改变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和支持,带来了情境学习、游戏化学习、活动化学习、问题引导的学习、项目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深刻地改变了传统课堂知识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状况,促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构建了新的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是重建课堂文化。构建生态化课堂文化就是从生态哲学的视角来观照课堂,用整体、联系、动态的思想来研究课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形成具有生态思维和价值取向的课堂文化模式以指导和规范课堂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校本教研的核心是培育校本教研生态文化。校本教研生态文化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物质文化体系、精神文化体系和制度文化体系。校本教研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不是单向的,而是要通过"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双向结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才能发挥校本教研生态文化系统的最大功能。  相似文献   

13.
文化过程与人的发展过程存在一种“生动的循环”关系,文化对于人发展的意义在于“以文化人”,即引导主体获得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同一性,发展人的文化素养,建立主体的文化自信,实现人的文化本质。知识的文化属性和教学的文化品格决定课堂教学是文化育人的根本途径。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育人,本质上是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过程,其基本方式是文化理解与认同、文化反思与批判、文化觉醒与自信。挖掘课程知识的文化元素,增强课堂教学的文化敏感性;促进学生与文化的相遇,引导文化回应性学习;聚焦于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课堂文化实践,是课堂教学中文化育人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是改革课堂文化,而课堂文化的改革需要建立在对课堂文化的新认识基础上。本文尝试运用生态哲学的观点重新解读课堂文化的内涵,探讨课堂文化的构成,试图在把握课堂文化内在规律的基础上为课堂文化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核心素养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催化,是课程育人价值的体现。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找出自身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重塑师生角色,通过互动增强学生学习效果,重构课堂文化,打造至简课堂,创新教学思路,适时引入生活元素,从而回归教育的本源。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实践中,教学被异化为评价而不是为了数学课堂教学本身。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重"评"的形式而忽视"价"的本质,本真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和教师经由数学教学活动获得发展,它应当是为了数学课堂教学,而不是为了评价本身。本真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不仅基于对数学课堂作为教学基本形式所具有一般课堂性质的正确理解,而且要基于对数学课堂作为数学学科教学实践活动所具有特殊课堂性质的深刻领会。应当重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活动这个特殊学科背景意蕴下构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本真内涵。  相似文献   

17.
生态课堂是生态语言学和教育生态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从生态语言学和教育生态学视角看,口语课堂也是一个微观的、有生命力的、持续发展的系统。目前,文化意识薄弱和教材中文化素材的缺失是造成生态口语课堂文化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生态口语课堂进行文化植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词汇学习的文化植入,地域差异意识的文化植入,多样的文化输入方式,促成平衡性生态口语课堂的形成,建立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语言习得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文化问题的凸显和教育改革深化的需要,课堂教学文化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对教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对教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问题有了新的诠释,课堂文化的社会学研究、新课堂教学文化建设等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得以开拓。然而当前的研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基本概念尚未厘清、研究主题孤立分散、研究范式单一、形式化严重,等等。对此应加强基本理论研究,厘清基本概念的意蕴,建立研究对象的分析框架,重视人类学研究基础上多种范式的整合,把握课堂教学文化研究的精神实质,从而彰显本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的教学理论偏重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原理在课堂中的运用 ,而忽视了认知心理规律的课堂教学功能。本文尝试从认知失调的角度来阐述课堂教学的本质 ,分析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的教学心理学理论依据 ,并提出了运用认知失调理论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数学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成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创设相应情境,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钻研数学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利用数学历史,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利用数学美学,触及数学学科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