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2002年12月21日,由北京市集邮协会和宣武区集邮协会联合主办的“2002北京集邮论坛”在京举办。主题是“新时期,中国集邮新思维”。出席本次论坛的有中华全国集邮联副会长兼秘书长盛名环、副会长许孔让、常务理事钱敏、副秘书长刘佳维、宣武区政协主席郑文奇、北京市集邮协会副会长朱祖威、常务副秘书长刘家琪、宣武区集邮协会会长张林侠、《集邮博览》主编林轩、《天津集邮》主编藏宪盈、《上海集邮》副主编张乐民以及在京的资深集邮家共六十人。  相似文献   

2.
1982.7《北京集邮》创刊,由北京市集邮协会主办。创刊号为单色封面,32页。刊名为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集邮协会名誉会长廖沫沙题字。内容除报道北京市集邮协会成立外,首开“邮票百科”、“邮风与邮德”、“邮学研究”、“世界邮坛”等栏目。刊址为北京南河沿菖蒲河1号。内部发行7000册,每册收工本费0.25元。  相似文献   

3.
北京集邮茶座由北京市集邮协会与鼓楼集邮研究会、东城区集邮协会联合举办。自开办以来已举办100多次活动。  相似文献   

4.
城南 《集邮博览》2012,(10):28-29
一片集邮在北京市开展已经有10年的历史。在这10年中,一片集邮主要在朝阳区集邮协会内部开展。为了使群众性的集邮活动更加丰富,2012年5月,在北京市集邮协会的推动下,一片集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起来。在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北京市集邮协会于2012年8月.举办了“北京2012全国一片集邮邀请展”。  相似文献   

5.
不久就是北京市集邮协会成立二十周年的喜庆纪念日了,热烈庆贺北京市集邮协会走过了20个春秋!二十年来北京协会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有力地推进了北京市、乃至全国的集邮事业健康发展,同时也培养、造就了一批集邮专家。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的青少年集邮活动是伴随着北京市集邮协会的成长逐渐发展起来的。当北京集邮协会走过20年的历程,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参加集邮活动的喜悦表情,总时时浮现在我的面前。  相似文献   

7.
“北京集邮论坛”是北京宣武区集邮协会倡导举办的,它邀集在京的集邮界专家、学者、名流,从不同视角探讨我国集邮发展趋势。这对活跃首都集邮学术活动、创新集邮研讨形式、启迪集邮思路导向走出一条新路。“2001北京集邮论坛”是第二次举办,主题是“集邮组织的现状与发展。”张林侠(宣武区邮协会长):  相似文献   

8.
在首都北京的集邮队伍中,活跃着一位身材中等、慈眉善目的老者,他来去骑自行车,风尘仆仆。这位老人就是77岁高龄、被全国集邮联评为集邮先进个人、北京市邮协会员、原北京市邮协青少年集邮工作委员会委员、鼓楼集邮研究会荣誉理事张振声。  相似文献   

9.
1981年10月30日,北京历史上第一个全市性的集邮协会正式成立,命名为北京市集邮协会。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由马贵阳、刘国珍、成志伟、杜庆云、沈曾华、张关基、吴凤岗、吴铎云、郑德山9人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当时不设常务理事会,理事会就是最高领导机构。北京市邮票公司经理、理事刘国珍兼任协会秘书长。北京市集邮协会的办公地点就设在邮票公司内。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的开局之年,我们欣喜地迎来了北京市集邮协会成立20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纪念协会成立20周年大会,共同回顾协会成立20年来走过的历程,共同展望北京集邮活动的发展前景,共同庆祝我们北京集邮界自己的节日。首先.我代表北京市集邮协会理事会和各位会长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体会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对国家邮政局和全国集邮联领导同志,百忙当中来参加我们的大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1.
李理 《集邮博览》2001,(12):4-4
今年是北京市集邮协会成立20周年,作为北京市集邮协会的会员,我感到非常高兴。我平时经常向集邮界的朋友们和北京市集邮协会的同志们讲,我的《集邮博览》杂志从1982年创刊号至今是齐全的。这也说明了我作为一名集邮是在北京市集邮协会的帮助和培养下不断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北京协会召开学术委员会议 2002年1月16日,北京市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与会者就中国加入WTO以后,集邮学术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开展活动进行了的探讨。我国加入WTO以后,集邮组织如何定位?集邮活动形式与内容有什么变化?集邮与市场的关系如何?都是集邮学术研究的课题。市邮协学术委员会计划组织学  相似文献   

13.
信息     
北京2011年全国专题集邮邀请展组委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本刊讯2011年5月5日,由北京市邮政公司、北京市集邮协会主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2011年全国专题集邮邀请展组委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讨论了展览方案,并对展品的保管、送展、宣传、主题日活动的筹备、临时邮局的设立等工作进行了安排。  相似文献   

14.
我与《集邮博览》从相识、相知到相处快30年了。 北京市集邮协会成立于1981年10月30日。翌年7月,《北京集邮》创刊,即《集邮博览》的前身。我是市邮协成立时的第一批会员,有幸在第一时间成为刊物的读者。还记得第一期有32页,设有“集邮百科”、“邮学研究”、“邮票与北京”等栏目,内容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5.
1985年,《北京集邮》组织了一次“北京集邮知识竞赛”,这是改革开放后一次全国范围的集邮知识竞赛活动,影响很大。我有幸参加,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20世纪70年代末,我恢复集邮.身边还有几位集邮的伙伴。大家的集邮方式十分原始,只知道从旧信封上翻找使用过的旧邮票,不懂得邮票的品相,也不懂得邮票背后的各种知识。1982年,北京市集邮协会会刊《北京集邮》(《集邮博览》的前身)创刊,北京集邮活动的热潮逐步掀起。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0,(2):151-151
2009年12月19日,由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中华世界邮票目录》编辑委员会联合主办,《收藏》《集邮》《上海集邮》《集邮报》《集邮界》、艺超网、北京市集邮协会、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北京四方集邮联谊会等单位协办的中国第8届外国最佳邮票评选活动颁奖大会暨第8届外邮节在北京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7.
2005全国文献集邮论坛定于7月16-17日在江苏南通 举行。这次论坛由全国集邮联学术工作部、江苏省集邮协会、 南通市邮政局联合主办,南通市集邮协会、江苏文献集邮研 究会承办,《集邮博览》文献集邮联谊会等协办。 近年来,随着我国集邮文化的普及和集邮活动的广泛开 展,各地关心邮学、注重邮品,对收集、研究和创作集邮文献  相似文献   

18.
北京的残疾人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集邮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就有了,但真正形成有规模的社会群体活动,则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1979年北京举办最佳邮票评选活动时,就有不少聋哑人参加。1982年在北京举办"伟大的祖国可爱的北京"集邮展览,北京三位聋人王在宁、范瑞祺、凌柔首次参加了邮展,可以说北京市集邮协会的成立带动了北京聋人的集邮活动。  相似文献   

19.
1.今年是《集邮博览》创刊30年,作为杂志创刊的参与者.您怎样看30年的变化? 说到杂志,要从北京市集邮协会说起,“文革”结束后,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逐渐显露出来,成立集邮组织的呼声很高,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亟待成立,虽然当时北京已有鼓楼集邮研究会,但只代表一个城区,不代表北京。  相似文献   

20.
祝贺与希望     
《集邮博览》创刊至今,转眼已20年了,作为一名老读者、老作者、老顾问,感到由衷的高兴。改革开放之后,全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十年动乱中被扼杀的集邮得到复苏。北京市在1982年成立了市集邮协会,又很快的出版了《北京集邮》。如果说当年《北京集邮》的任务主要是为北京的集邮爱好者服务,1994年改名为《集邮博览》并相应的调整栏目和增加内容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