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有人说,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笔者认为,在这种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一种点燃,通过课堂这个载体,燃烧、唤醒与释放自我,生命得以不断修炼和完善。而语文教师,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则更加任重而道远。因为语文教师身上肩负的,不只是传递语文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传承一种文化、传播一种思想、缔造一种状态、改变一种人生的神圣使命。可以说,语文教师就是手持火种的人,用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2006,(4):7-7
每天人们在不经意间都会遇到大量的陌生人,为什么对有些人我们可能会毫不理会.而有些人却能吸引我们的目光呢?是否所有的人都认为某一特定长相的人更引人注意呢?近日,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软件,来研究人的面部特征与这种第一印象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科技新时代》2005,(11):28-28
用这种新型的啤酒龙头,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打出一杯完美的啤酒。[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科苑集粹     
朋友相聚时,总爱讲些笑话来开开心。但是,不是每个人的笑话都会逗人发笑的,有些人在讲笑话时,自己先笑得前仰后合的,但那些听笑话的人却仍旧是满脸严肃。在这种情况下,说笑话的人自己可能也会感到挺困惑和苦恼:不知该用什么方法才能触动这些人的笑神经?研究者认为,一个笑话要想达到使人发笑的效果,关键在于其中是否具备让人乐不可支的妙。同时,笑话的长度也很有讲究,不能太短也不应太长,而且还不能过多地使用双关语。这些研究者还煞有介事地总结出了一个完美笑话的数学公式:x=(fl+no)/p 。其中,x 表示笑话的完美程度,f 代表笑料的有趣程度,l…  相似文献   

5.
古欧洲,有一种古老的禁忌就是不把自己的名字透露给陌生人,以免陌生人对自己施展魔法,因为人们认为,名字就代表一种特征,这种特征能决定人的一切. 研究命名很有趣,我们可以用一两个词来表达新发现的某种物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百科知识》2011,(21):10-10
英国科学家正在从浅海珊瑚中提取一种具有防晒功能的复合氨基酸,用它制成防晒药片,就能帮助人们轻轻松松地取得从内到外的防晒效果。此前,科学家通过对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研究发现,生活在浅海水域的海洋生物具有天然的抵御紫外线侵害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能来源于寄生在珊瑚礁上的水草产生的一种复合物。以水草和珊瑚礁为食的鱼类也会通过日常的吞食和代谢获得相应的防晒能力。  相似文献   

7.
许胜伟 《今日科苑》2009,(16):293-293
从理论上看,最低价中标法是一个完美的评标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建设资金,使招标人达到最佳的投资效益。但在我国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最低价中标法的运用往往走样变形,背离初衷。有的投标人通过恶意压低报价来达到中标的目的,中标后或是频频更改设计、造成决算价超出中标价,或是偷工减料、导致严重质量问题,由此使得很大一部分人对它抱着怀疑态度,认为最低价中标法在现实中根本行不通。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这种最低价中标法的保证与关键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精神分析专家贝尔尼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对人的心理状态研究的“PAC分析模式”。他认为,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三种心理状态:父母心理状态(Parent)、成人心理状态(Adult)、儿童心理状态(Child),简称为PAC分析模式。那么这三种心理状态的内涵分别是什么呢? 父母心态是权威的、教诲的。一个人在这种心态下,对待别人就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以一种充满优越感的权威角色出现在别人面前。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一个人的行动往往表现出命令的方式和武断的态度。成人心态则比较理智而客观。在这种心态下,一个人能注意一切以实事求是为准则。其行为则表现出冷静、谨慎、理智、民  相似文献   

9.
科技快递     
细菌“制造”黄金细菌不仅能在实验室里“制造”黄金,而且也能在野外土壤中制造。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认为,在河床和土壤里发现的沙金或天然金块是细菌“制造”黄金的证据。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名为RALSTONIAMETALLIDURAN的细菌“吞噬”土壤中具有毒性的黄金复合物,然后吐出纯金。此前人们曾在金块中发现类似细菌残迹的结构,实验室研究也表明一些细菌能从溶液中“提取”黄金和其他金属。欧盟禁止22种物质用于染发剂欧盟委员会决定从今年12月1日起,将禁止在染发剂中使用22种物质。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某些染发剂有可能导致膀胱癌,因此需…  相似文献   

10.
《科学生活》2013,(1):70-71
年长者的身体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味,这种气味与人种、信仰或饮食都没有关系。在日本甚至有人为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kareisht。大多数人认为这种气味令人不悦,并有人将其形容为一种“发臭的糖果”。但是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受试者通过一个“嗅觉盲测实验”发现,相比年轻人或中年人,老年人的体味刺激性更小,也更让人舒适。  相似文献   

11.
张维 《科教文汇》2008,(24):66-66
同情是什么呢?孟子认为同情心人人都有,并且是仁的开端;休谟认为同情是一种同感;但笔者认为真正的同情是建立在理解他人痛苦或快乐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同情能使人心中怀仁,也能使教育更深入。  相似文献   

12.
张唯诚 《知识窗》2011,(4):46-46
瑜伽和冥想都主张将思想集中在当下的这一刻,认为这样能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宁静,最近的一项研究为这种理论找到了科学依据。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发现,专注于当下会使一个人更加快乐,他们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思想是否容易迷散可以作为一个预测快乐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际卫生组织调查公布,艾滋病的蔓延速度十分惊人,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安全,被定为是这个世纪首要攻关的重大医学课题。人体内有一种能抵抗普通滤过性病菌的力量,我们称之为"免疫力"。目前,大部分专家认为,艾滋病是一种被称为HIV的滤过性病菌感染的疾病,而这种病菌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很容易使人生病,会引起多重性病  相似文献   

14.
完美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追求完美也无可厚非,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不完美无处不在,一味地事事都苛求完美就适得其反了,以至于完美主义者忙于应付,却也未必都能做好。  相似文献   

15.
陶瓷妙用     
陶瓷妙用张畅陶瓷床单日本推出一种新型床单,这种床单经过生物陶瓷处理,当人睡在上面时,床单在人的体温作用下能放出红外线,可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陶瓮织物内衣日本研制成一种用陶瓷织物制成的内衣裤。这种内衣裤的织物内侧粘有一种特殊陶瓷,能将人的体温转化为光能...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无论何种事物,本身即是一种美丽,而能把这种美丽以设计手法展现出来,使本不了解这种事物的人心生向往,让原本熟悉这种事物的人获得新的体验,就是一种高超的技巧,即为平面设计中巧妙的图形创造。  相似文献   

17.
《发明与创新》2014,(10):38-39
相比动物而言,人们倾向于认为植物和真菌更温柔无害。抛开传说会吃人的食人花不说,大部分植物都有用处,至少能净化空气。然而,有些植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英格兰素杉英格兰紫杉历史悠久,它是一种常现于英国墓地、教堂的常绿乔木。历史学家认为,紫杉常见于这两个地方并非巧合,它应该属于教堂建立前教徒圣地的一部分。不管是不是基督教徒,他们都把这种树看作死亡和灵魂的象征。有可能那时的人们就已发现这种树含有剧毒,也有可能是因为它们长相怪异。  相似文献   

18.
多少年来,想像力丰富的科幻小说家经常会描述一种发射能量波就能把人击倒的武器,这种武器往往只是让人失去了作战能力,并不会直接把人杀死。  相似文献   

19.
哺乳动物在体内孕育后代,这是一个物竞天择的完美结果。不管你信还是不信,这种尽善尽美的进化结果的出现,也许还得感谢一种病毒。  相似文献   

20.
对于视频索引的建立来说,视频分割是一项基本的工作。一般认为视频的基本单元是镜头,这篇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镜头转换的算法,它基于MPEG压缩视频数据的处理。这种算法利用了隐含在压缩数据中的信息,即各帧所含信息的参考比例确定帧与帧的相似性,如果一帧和它相邻的帧相似程度低,镜头转换就被检测到了,考虑到两帧之间视频内容的动态变化,设计了一个变化的函数来提高镜头变化检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证明这种算法是完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