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暑假,我申请到黄土高原的一个小山村做了两个月的支教老师,晚上就住在学校。 山里很静,风卷着细沙黄土弥漫在学校里。傍晚时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怯生生地推开门。女孩凌乱松垮的马尾辫已黏结成绺,小脸蛋红扑扑的。“你找谁呀,小姑娘?”我停下手里的活儿问她。“老师,校长让我来给你做伴儿。”她边说边偷看我。  相似文献   

2.
匿名圣诞卡     
月拿着刚收来的语文作业簿走向教导处。她是班长,又是语文科代表。今天,她好像很不开心,眉总蹙在一起。走进教导处,崔老师把她叫住,说:“月,今天我收到了没署名的圣诞卡。喏,你看。”崔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贺卡递给月。月接过来看了一下,是一张封面印着一个小女孩的圣诞卡,很普通,里面没有字。崔老师说:“我请你给我留意一下是谁送的卡。啊,还有一件事,玲已经两天没有来上课了。你是她的好朋友,知道她究竟发生什么事?”月看到崔老师的眼神充满着担忧。从教导处出来,月的心情很不平静:玲是月小学到中学的好友,最近认识了…  相似文献   

3.
镜头一:霄霄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她有一个癖好——特别喜欢吃药,不管她带没带药,轮到小朋友吃药的时候,她都挤到其他小朋友的前面,吵着要药吃。如果她哪天带药了,就会非常神气地歪着脖子瞪着眼边跳边嚷:“我带药了,老师喂我吃药了!”如果哪一天她没带药,就会可怜巴巴走到我面前,  相似文献   

4.
宽容的魅力     
期中检测试卷发下去后,洋洋拿着试卷来找我,说有好几个题给判错了。我接过试卷看了看,发现几处答案有明显更改的痕迹。当众揭穿,还是顺应其意呢?我大脑飞速转动着,因为我太了解洋洋了,她是学校某老师的孩子,从小争强好胜,有很强的自尊心。这次英语成绩不理想,觉得在班中太没有面子,家长对她期望值又很高,可能是无奈之下,改动了试卷答案。如果我当众揭穿她,孩子自尊心必定受挫,也许从此会一蹶不振,还不如将错就  相似文献   

5.
镜头一:霄霄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她有一个癖好──特别喜欢吃药,不管她带没带药,到小朋友吃药的时候,她都挤到其他小朋友的前面,吵着要药吃。如果她哪天带药了,就会非常神气地歪着脖子瞪着眼边跳边嚷:"我带药了,老师喂我吃药了!"如果哪一天她没带药,就会可怜巴巴地走到我面前,伸着小手对我说:"我要吃药。  相似文献   

6.
最近听了特级教师倪宗红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受颇深,推荐她的一份教案,以期激起探究的涟漪。一天夜晚,接到倪宗红老师的电话,请我去听她试讲。当我在电话中得知她执教的内容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不禁脱口而出:“从学生讲,高年级学生谁没看过安徒生童话?谁不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从研究课角度讲.多少人执教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创办的巴甫雷什学校当校长的时候,校园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引来了许多老师学生驻足观看。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摘下了那朵玫瑰花,从容地向外走去。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蹲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漂亮的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玫…  相似文献   

8.
不能放弃你     
刘伟 《教育文汇》2007,(3):34-35
开学不久,我就碰到一大难题:吴锐同学,平时很少讲话,不与别的同学来往,整天呆坐在那里;请她回答问题,她始终一言不发;更可恼的是,她还不做家庭作业,多次批评后仍不见效。起初,我以为她对我这个新老师有意见。于是,我就咨询了其他老师。他们一听,竟相摇头说:“她性格内向,成绩一塌糊涂,可以不管不问。”唉,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成绩肯定会拖班级后腿的,尤其是在这层层都进行评比的中心学校,她肯定会影响我班的成绩,影响我的业绩。想到这儿,我气不打一处来,怎么碰到这样的学生?此后,我也就没再注意她。家庭作业不做,我也没有多追究。别人都知道她的情况,别的老师都管不了,我又能怎样?何况这也不是我的过失。渐渐地,我就把她淡忘了。  相似文献   

9.
打开我记忆的闸门,有很多动人的故事,伤心的、快乐的、有趣的……其中有一件事,每当我想起,就会伤心不已。那年我在老家读二年级。教我们语文的是程老师。她40多岁,善良、朴素,还会唱戏。不知为什么,我们的数学老师(代校长)常和她争吵,有时连我们的语文课也上不成。有一天,学校开大会。代校长说:“程老师不应该再当老师了,因为她教出的学生是一群贼,把学校的花偷了,把我的资料偷走了……”这些话都是谎言,对于身体本来就虚弱的程老师来说,是一次多么大的打击呀。程老师当时就被气倒了。代校长还说:“程老师在装病。”我们班的学生都感到非常…  相似文献   

10.
一,不愿当班主任的老师真不少 在开学前的一次班主任讨论会上,记者获得了一个信息:很多教师不愿当班主任。采荷中学的傅卯鸣老师,已经连续当了三年初三班主任,新学期开始,她还得继续再当一回初三班主任。“当这个班主任,太吃力了!”其实,当校长需要傅老师继续担任班主任时,她也推过,不过最后还是应承下来了。另外一所中学的吴老师,当老师已经19年了,年年当班主任,只有去年没有做。“清闲不了啊,去年好说歹说好不容易推掉了,这不,今年校长又把我拖下水。我是真不想做啊,那个累啊,只有自己知道。”一位校长告诉记者,每到期末,学校就给每个老师发一张意向表,要求老师选择下学期的工作岗位。“基本上很少有老师自己选择当班主任,没办法,我只能做他们的工作,有时候还得下死命令。”教师不愿当班主任,校长们会很无奈,这个时候,他们只能让一些刚进学校的年轻老师担任这个职务。对一些特别重要的教师,校长会恩威并重,因为学校的发展少不了这些“敢死队员”。一位做了两年班主任的年轻教师告诉记者,如果不是评“小高”需要5年的班主任经历这条硬杠,她才不要做班主任呢。  相似文献   

11.
转眼间,女儿的个头冲过1.65米,胸部挺了起来,站在那儿,亭亭玉立。我知道,她的青春期快到了,许多烦恼也会随之而来。“怎么,你来事了?”女儿性格急躁,明明是她的错,却反过来从别人身上找理由。一天,女儿放学回来就喊:“妈妈,给我两百块钱。买盒延更丹送老师,她更年期到了……我和同学周末去滑旱冰,老师知道了,说有的女同学喜欢和男同学拉拉扯扯,要找家长问清楚。她如果打电话问你,你一定说知道这件事啊。”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只知道你约了好朋友婷婷,你可没说还有男同学啊。”女儿急了:“我没约他们!上次滑旱冰时碰巧遇到了,他们问我…  相似文献   

12.
新学期伊始,照例去学校接孩子回家。一上来,孩子就大声地抱怨:什么破老师,这么凶!头一工课就训我们,以后还不知道怎样呢!没见过这样的老师……我没吱声,任凭她把心中的怨气撒完。  相似文献   

13.
我经历的最糟糕的事发生在一年级。每天放学后 ,我还得呆在学校。我记不得那一年的其他事 ,只知道 ,因为发烧 ,妈妈每周至少一次来学校接我。到家 ,我就感觉舒服多了 ,高烧也退了。初一时 ,数学老师对人很不公平。在她的课上 ,如果我们一群人在说话 ,她就会责怪我。分散学生时 ,她通常会把我安排在最后。在我心目中 ,与其他孩子相比 ,她对我不公平。□(美)卡罗琳·奥林奇处方 大多数学生能觉察出老师对他们的看法。他们一直关注着、监视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寻找证据 ,判断老师是否喜欢自己。当学生总结出老师讨厌自己时 ,就会分散注意力 ,从…  相似文献   

14.
一场倾盆大雨,把没带雨具的学生都拦在了教学大楼门口,不少学生正翘首等待着家长送雨具来,有的干脆回教室读书。而我班学生小叶,却神色焦急地挤过人群,顶着大兩跑了出去……是什么事情使小叶如此焦急不安?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二天早上,学校的一位老师告诉我:昨天傍晚,小叶急匆匆离开学校后,和一位衣著入时的男青年挽着手臂,上了公共汽车。听了这件事,我心里很不安。她还是一名不满14岁的初中学生,如果过早地把精力放到谈情说爱上,将对她的学业、成长带来多大的影响啊!  相似文献   

15.
想对校长说     
杨杨—— 孙老师敲敲我的桌子:“杨杨,郑校长找你。” 我看了她一眼,站起来就走出教室。我知道郑校长找我干什么。就要报中考志愿了,我想报考市重点而学校想让我留下。班主任孙老师跟我谈了好几回,差点冲我发火,我还是不同意,于是今天校长“有请”。这  相似文献   

16.
李庆元 《山东教育》2020,(3):119-119
4月23日是学校期中考试的日子。按学校要求7:30前我便早早来到学校,到三楼教务处拿了试卷,到7.2班教室监考。离考试时间还有十几分钟,我提前按组分着试卷。大多数学生仍在认真背诵,个别的学生在做考前准备。当我把目光转到教室门口的一个学生时,我发现她正面朝向我,嘴里嚼着泡泡糖。四目相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她应该知道,学校是不允许吃的。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不是那次调动,也许没有人知道在那所远离繁华城市的偏僻的农村小学,还有那样一位美丽的女教师。2012年暑假,淮南市潘集区教育局局长办公室来了一位瘦弱的女教师,她先自报家门:“我是潘集镇后圩小学的老师王美荣。”局长知道这个正在办理调动的老师,看她的档案已经在农村小学干了将近20年,这次她丈夫找到教育局,要求把她调到各方面条件都较好、离家很近的平圩中心校。经过研究,教育局决定同意她的调动。“我们已经同意你的调动了,你还急着来找什么呢?”听局长这么说,王美荣老师赶紧解释:“局长您误会了,我来找您是因为我不想调回城里的学校。”  相似文献   

18.
汤勇 《教育》2012,(19):61
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素质教育突围》一书从应试教育是一种最简单不过的教育,死整蛮缠是它的全部手段,整个学校最终会变成一台巨大的应考机器。评价学校、校长、老师、学生好坏优劣的主要标准就是考试成绩,于是就有了"每学期要做5公斤试卷""老师把学生打成了精神病""400个耳光打出个钢琴天才",于是就有了高考前校长带领班主任、考生到寺庙烧香拜佛……作者汤勇多年从事地方教育管理,对应试教育予以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素质教  相似文献   

19.
你一定可以     
“于老师,你有时间吗?给我再讲一下学习的策略好吗?我很着急……”这是一个九年级的同学打来的第四次电话,她叫小叶,一个月前因为早恋成绩下降,我对她进行过学习指导。依约周日晚。她一进门,就大声说:“于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一次我数学考了116分。”她兴高采烈,几乎带着炫耀的表情。“是吗?我知道你一定会考好的。”听了这个消息,我由衷地替她高兴。每当学生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我都会及时肯定加以鼓励。事实上,每个学生都不错的,他们各有千秋,各有所长。她坐下来,放下沉重的书包,主动把试卷给了我。我接过试卷,很容易就看出她使用函…  相似文献   

20.
“不知道”     
要把工作做好,应該知道的必须知道;必须知道的一定得知道。可是,我們經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本来应該知道得很清楚的,却是不知道。一天,×老师对我說:“我班有个孩子肚子痛,病倒了。烦你把他送回家去。”我欣然允诺,就問她:“这孩子的家在哪儿的?”“嗯……”她的脸色显得很尴尬,吶呐地說:“我……不知道。”“×老师,今天你班上有几个学生缺席?”一天放学后我问一位班主任。他慌忙在办公桌上找点名册,可是找呀找,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