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贺兰县许多中学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他们因地制宜,办起11个校办农场。去年这些校办农场的农作物种植面积469亩,产粮11.5万斤,植树87312棵,育苗135.27亩。全县中小学勤工俭学收入127571元。 有些学校还创办了小工厂。金贵中学办了一个电器维修厂。贺兰一中办了印刷厂,为全县中小学生印制作业本,为一些部门印  相似文献   

2.
记者于国家教委在津组织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总结、规划和统计会议”上获悉:自1982年以来,我国中小学勤工俭学事业发展迅速.1985年共有62万多所中小学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66.6%.学生参加劳动人数为8,859万,约占在校应参加劳动人数的60%.校办工农业总产值达50.5亿元.纯收入达13.2亿元,比1984年增长了36%.“六五”期间纯收入共计42亿元,其中用于补充教育经费的22.9亿元,占纯收入总数的54.5%. 国家教委副主任刘忠德出席了会议,他在大会上说:“勤工俭学虽然必须讲求经济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我县的勤工俭学逐步走上了正轨,经营规模、产值、利润出现了稳步增长的好势头。目前,全县25所学校有农业基地,5所学校创办了商业网点,10所学校开办校办企业,县勤工俭学办公室自办经济实体2个,全县勤工俭学固定资产总值达到77.2万元,校办企业从业人员达到74人。1988年,全县勤工俭学总产值为109.4万元,纯利润为25.09万元,学生人均收入4.16元。到1989年,总产值达到246.4万元,纯利润达到31.45万元,学生人均收入达到5.24元。勤工俭学的收入,部分地缓解了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们把大力发展勤工俭学,作为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加快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旗帜鲜明地提出姓“钱”是为了更好姓“教”的口号,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现有校办工厂95个,校办商店46个,98%以上的学校有校园经济项目,有稳定的收益。全县1992年勤工俭学总产值达1994.8万元,创利303.19万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42个百分点和40.7个百分点。勤工俭学的发展促进了各类教  相似文献   

5.
银南地区各县(市)、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广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既抓“育人”,也抓“创收”,大力兴办校办产业,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地区872所学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占中小学校总数的50.2%,吴忠、青铜峡等县(市)开展率达100%;校办工厂发展到53个,第三产业网点133个;建农、林、牧、副、渔实习基地202个,面积6404.25亩,1992年学生在基地实习劳动约28万人次;校办产业职工779人,形成了一支生产、销售、管理队伍,安置了一批待业人员;1992年勤工俭学总产值1426.77万元,纯收入296.87万元,250万元用于补充教育经费不足,缴纳税金35万元;年末固定资产总值502.53万元,流动资金334.4万元,为进一步发展校办产业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自1980年1月国务院和省府下达关于勤工俭学的两个文件以来,我省中小学的勤工俭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据1981年统计,全省已有校办工厂1614个,校办农场19547个,工厂、农场兼办的有1904个,开展其它活动的学校有30125所。勤工俭学的总产值、总收入已达7.021万元,比1979年增产199.3%;纯收入达2047万元,相当于全省普教经费的3.6%。有25所学校的勤工俭学项目和产品,获得省地县科研项目奖和科技成果奖。开展勤工俭学不仅使学校增加了经  相似文献   

7.
1984年全省广大中小学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据统计,1984年全省开展勤工俭学校数由1983年的12,688所增加到16,991所,占全省中小学的41%;按教学大纲参加劳动的学生数由310万人增加到448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8%;1984年校办工业总产值6,426万多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校办工业纯收入1037.8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全省勤工俭学纯收入总计1641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035万斤。1984年校办工业总产值和纯收入均比上一年度增长53%。  相似文献   

8.
从最近召开的全省校办产业会议上获悉,近几年我省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截至1994年底,全省普通中、初等学校勤工俭学活动普及率达到了97.13%,校办企业普及率达到了53.45%。1994年勤工俭学收入比1990年增长102%,达6.9亿元。4年累计总收入25亿元,补充学校经费15亿元。普通高等学校1991年到1994年校办产业年纯利润由0.38亿元增加到0.67亿元,增长73.5%。产业结构也有了较大改善,校办第二产业中发展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一定效益规模的企业。中初等学校中1994年税后利润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75个,其中24个超过百万元。第三产业有较大幅度的发展,1994年全省中、初等学校第三产业单位实现纯利润共1.3亿元。在农村中小学,以种养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经济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已成为我省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9.
岳阳市一中放开手脚大力发展勤工俭学,取得显著效益。去年实现产值649.24万元,税利达到99.77万元。4年来,共实现产值1663.7万元,税利293.7万元,上交国税44.87万元,连续三年获全省中小学勤工俭学产值和税利第一。这所学校从1984年起开展勤工俭学。他们以工业为主导,农工商一起上:校办化纤漂染厂有5个车间,153名工人,固定资产80万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继深入。我区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有了新的进展。1987年校办企业总产值达731万元,实现利润138万元、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在校学生人均1.4元,利润和生均收入分别比1986年增长60%和55%。近两年,我区中小学勤工俭学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薪形势,利用本地优势开展活动,初步形成了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临澧县小人勤,310多所学校校校开展勤工俭学,办起校办工厂27家,商店22家;开辟生产基地2300多亩,校平7.4亩;绝大多数学校都有养猪场。去年,仅校办工业产值即达302万元,加上其他项目收入,全县获纯收入107万元,跨入了全省13个利润过百万元的先进县行列。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科学》2005,(1):11-13
曾都区是鄂西北的一个农业大区,素有“神农故里、编钟之乡”的美称。近年来,我们坚持勤工俭学为教育服务、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努力拓宽勤工俭学渠道,大力发展校办产业,使全区的勤工俭学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2003年,全区校办企业达108家,资产总额突破4139万元,第三产业网点627个,从业人员1828人,实现利税3140万元。农业基地10500亩,种香菇和木耳达100余万桐,年循环养猪达3万头以上,取得了显的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我校是一所以回族学生为主体的山村初级中学,全校有教职工16人,学生201人。几年来,我们坚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现已有12亩蔬菜地,30多亩林场,一个7000多元成本的小商店,截至1989年底,勤工俭学总收入已达3.2万元。通过努力,不靠国家拨款,把学校办成了寄宿制回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从1985年以来,学校曾四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1988年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时学校又被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校长马世科同志出席了自治区30大庆活动,并受到国家副主席王震的亲切接见;1989年春他又被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部树立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4.
我校早在1958年就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到1963年校办油漆厂已有百万元的年生产能力。刘少奇主席曾在全国教育会议上举例赞扬过我校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十年动乱”中油漆厂被强行划归工业部门我校1970年又办起了化学试剂厂,产品质量均达国家标准。17年累计总产值170多万元,固定资产增加到38万元,已向学校提供了30万元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福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1982  相似文献   

15.
近日在上海教育会堂举办的“上海市動工俭学十年成果展览”展示了上海市勤工俭学在改革开放十年中的硕果。 十年来,上海市勤工俭学普及率从22.7%提高到53%,其中中学普及率达88%,各区(县)都建立健全了生产劳动教育中心。生产劳动教育课有基地、有教师、有设备。目前,全市已有校办企业2375个,学农基地292个,年创利50至100万元的校办工厂有35个,百万元以上的11个。1990年校办企业总产值比1981年增长12倍,达9.9亿元,名列全国榜首,利润  相似文献   

16.
大连市,祖国辽东半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前不久,我们去那里对中小学校办产业进行考察,发现大连市的校办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4%,1990年纯收入8916万元,是1985年3100万元的2.9倍,“七五”期间纯收入累计达到3.26亿元,其中补助教育经费1.4亿元;学生人均收入1990年是125元,居全国经济计划单列市之首。金州区、甘井子区、新金县校办产业收入突破千万元,有13个校办产业成为“百万富翁”。面对着大连市校办产业取得的巨大成绩,人们不禁要问,大连市校办产业迅速发展的奥妙在哪里?通过几天的调查研究,我们找到了答案。各级党政部门对校办产业齐抓共管大连市各级党政部门十分重视校办产业的发展,大连市市长娩富海经常过问校办产业发展情况。1990年春节后第一个会议就研究教育和勤工俭学工作,并指示有关部门深入调查,认真解决一两个问题,为勤工俭学办几件实事。大连市教委一把手亲自主管勤工俭学工作。新金县主管教育、工业、科技的县长共同抓校办产业,1989年县长帮助给生产遇到困难的新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勤工俭学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1987年以来,勤工俭学产值、纯利润和生均收入数成倍增长。连上两个台阶。1989年与1987年相比,勤工俭学产值由1987年的540万元增长到2178万元,增长了303%;纯利润由140万元增长到529.7万元,增长了278%;生均收入数由1.4元增长到5.41元,增长了286%。勤工俭学收入用于补充教育经费,3年累计达400余万元,为改造危房、改善办学条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校办企业和校办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教职工解决不少后顾之忧,3年来安置教职工待业子女300多人,解决教职工住房困难、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  相似文献   

18.
1982年以来,我县103所中小学全部搞起了勤工俭学活动,办起工厂4个,农场8个,经营农、林、渔业基地1168亩,创收由1982年的8.22万元增加到1987年的22.33万元。五年累计收入98.43万元,在校学生人均6元,在全区名列前茅。勤工俭学收入有36.53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9.69万元用于师生福利;42.23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自治区教育厅在1987年召开的全区勤工俭学经验交流会上将我县“因地制宜,广开门路,发展勤工俭学事业”的做法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无锡县荡口镇中心小学校办工厂——无锡县文教彩印厂,创办17年来,经济效益扶摇直上。1990年产值1100万元,利润135万元;1991年产值达1600万元,利润220万元。工厂先后被评为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明星企业”、“一级企业”和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成为无锡地区校办企业里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0.
对教育投入和义务教育收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投入和义务教育收费是涉及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大政策问题,也是公众多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对这些问题,人们有见仁见智的观点,笔者在此谈几点看法。 一、关于财政性教育投入的界定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称《纲要》)中,对财政性教育投人的内容规定为四个部分: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用于举办中小学的经费、校办产业税收减免。在国家教委财务司的教育经费统计中,将财政性教育投入增加了“其它财政性支出”,“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及社会服务收入中用于教育的支出”,但没有明确“校办产业减免税收”的具体数据。按1994年出版的《中国教育经费年度发展报告沪统计,199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为867.76亿元,其中财政对教育的拨款为644.39亿元,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为100.61亿元,企业办学校经费为65.04亿元,校办企业、勤工俭学及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支出为49.59亿元,其它财政性支出8.13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