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于盘河油田复杂断块油藏,断层的识别及准确描述是提高断块开发水平和采收率的基础。为提高断裂系统描述精度,通过断层强化处理,提高地震资料对断层的识别能力,利用多体构造解释技术提高断裂系统描述精度,借助开发阶段大量的开发动态数据,利用动静结合方法进一步减少断裂系统描述的多解性,实现构造描述的动静态统一,并取得了显著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卫七块位于文明寨油田构造北翼,整体是由一系列断块组成的复杂构造油藏,断块破碎,仍有未认识到未被控制的小断块存在;储量动用不充分,局部注采不完善。开展了精细地层对比、断裂断层研究、微构造研究,精细井网调整研究,合理部署新井,完善注采井网,实现储量最大动用。  相似文献   

3.
极复杂断块油藏断裂系统复杂、低序级断层极其发育,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影响,常规地震剖面上小断层往往显示较弱,解释难度大。相干、蚂蚁追踪等地震属性技术对断层具有较强的指示性,但极复杂断块区地层破碎,小断层识别困难,因此开展了地震属性适应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倾角导向断层增强+蚂蚁体、小时窗相干+蚂蚁体、扩散滤波断层增强+分频蚂蚁体共三种地震属性组合识别小断层方法,形成了极复杂断块多属性综合分析识别小断层技术。  相似文献   

4.
石秀 《内江科技》2011,32(8):103-103,113
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勘探开发程度较高,但因其断裂异常发育、构造严重破碎,油气藏特征十分复杂,导致勘探难度加大。复杂断块油藏描述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断层识别、平面组合及断块的划分。利用地震剖面常规解释方法,断层组合方案存在多解性,使断块的划分与地下实际情况相差太远,造成井网不合理、注采系统不完善。相干分析技术可理顺断裂关系,合理组合断裂系统,确定断层的平面走向和切割关系,使精细断层描述更准。  相似文献   

5.
盘2-5断块断裂系统复杂、低序级断层发育,为解决该块由于构造不落实造成的开发效果较差等问题,对该块的构造特征和断裂形态进行了研究。在精细层位标定基础上,地震、地质、测井紧密结合,并提取相干体、蚂蚁体等多种地震属性,提高大断层断棱的描述精度,精确识别小断层。  相似文献   

6.
富112块低序级断层发育,地层接触关系复杂,定向斜井多,区域构造认识、地层认识存在较大难度。通过使用Geoframe软件对每口井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利用相干分析、断层平面组合等技术对富112块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储层、成藏规律以及周围生产井认识,在构造平面图上预测6个潜力区块,归结为4类有利圈闭,分别是微背斜构造圈闭、扇形开启型断块圈闭、断鼻构造岩性圈闭和不整合构造岩性圈闭。有利圈闭预测为高效开发复杂断块明确研究方向,是滚动开发的潜力目标。  相似文献   

7.
商四区断层发育.断层数量多、断块小,不同断层在不同区域活动强弱不同,纵向上断层接触关系比较复杂,本区发育多个喷发火山锥.火山锥附近地震反射杂乱,局部速度差异性大,对本区块进行精细地震地质标定,速度分析、相干体等多种手段对本区块进行研究,准确落实了本区的构造形态与断裂系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复杂断块油藏勘探开发的深入,简单、直观的断层解释技术逐渐不能满足需求。针对复杂断块区地震剖面断点不干脆、低序级断层难解释的问题,本文通过实践研究,总结了两个系列的技术:地震剖面断点解释处理技术、平面断层精细刻画技术。在常规地震资料基础下,相位转换体、带宽截频体、地震瞬时相位体等地震解释处理技术能够改善复杂断块的断点显示,沿层倾角和方位角扫描技术能够辅助解释低序级小断层和理清复杂断层间的组合特征。在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综合应用两套技术系列解决了复杂断块构造解释的难题,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扶杨油层断裂系统的发育演化对油气运移成藏的控制作用,并对扶杨油层的构造演化史进行了刻画。扶杨油层发育的坳陷期以伸展作用为主,姚家组、嫩江组、明水组期间断裂活动最为强烈,发育了大量贯穿泉头组地层与靑一段地层的油源断层,形成了掀斜断块与阶梯状断块,对油气的成藏起到控制作用。断裂的形成演化控制圈闭的形成时期、发育类型及展布方位。长期活动的断裂是扶杨油层主要的油源断层类型,围绕富烃洼陷发育受油源断层控制的掀斜断块圈闭以及阶梯状断块圈闭是油气运聚成藏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10.
毛庆玲 《内江科技》2009,30(9):92-92,34
孤东油田构造上是一个外部形态为潜山披覆构造、内部含有复杂断裂系统的整装构造油田。随着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复杂断块的剩余油挖潜成为油田增产的重要途径。通过应用迭前偏移处理技术、建立多方向油藏剖面、地层倾角测井应用等多种方法研究孤东油田复杂断块微构造,进而指导开发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这些研究断块微构造的成功做法.对于同类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三维区典型断层发育史的基础上开展了全区地震资料解释和断裂特征分析,总结出该区新近系和古近系两套地层断裂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和断裂发育特征。古近系断裂,可以划分为控凹断层和断块控制断层两类,断层走向大多为EW向,断块控制断层呈雁行式排列。新近系断裂可以划分为新生类断层和继承性断层两类。继承性断层是对早期断层的延续,具有断距大、延伸长、控凹作用明显的特征。新生类断层则具有规模小、延伸短、数量多、NwW向雁行排列、近EW向带状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萍等 《内江科技》2014,(4):94-95
<正>针对王集西区与杨楼的结合部位分层界限不统一,构造不落实等问题,本文对王集油田泌276断块80余口已完钻井进行油组划分和小层细分对比,利用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地层新理论,进一步落实王集西区泌276复杂小断块构造形态和断层分布特征,为油田地质研究和油田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内部被多条断层切割的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建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耀忠 《科技通报》2003,19(3):196-200
以内部被多条断层切割油藏的地质建模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开发地质研究工作的特点,提出根据地震、测井解释成果、地质小层对比结果的井点数据,应用先地层格架再断层模型的地层学建模方法开展地质建模研究.应用油藏顶底层面断层线的精确编辑实现油藏内部断层之间复杂的切割关系,形成油藏储层参数赖以分布的精确构造模型,解决了油藏内部被多条断层切割的复杂油藏构造建模研究过程中回避内部断层的缺陷;并且在模型建立后,为给油藏数值模拟提供准确的数据场,实现了多条断层准确断开的网格模型.应用与该思路相适应的IRMS软件成功实现了营13馆陶组油藏精确构造模型的建立,成果在油藏模拟及开发方案的应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杜229块内断裂系统复杂,断距小,并且随着油藏注蒸汽开发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地层中蒸汽的存留,导致常规地震反射波相受到较大影响,在常规地震资料中,无法进行更细致划分。通过对比新井VSP资料与人工合成记录资料,利用构造成因力学机制与钻井资料、生产动态资料相结合,可以对油藏构造进行再落实,勾划出断距小于15米的小断层。目前辽河油田杜229块43-55井区(蒸汽驱开采)利用VSP资料[1][2],seisware软件,进行构造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锦7块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第一断阶带上,断块被两条北东向断层所夹持,呈长条状,西界为锦14断层,东界为地层下倾部位的-1075m构造线。断块东西长8km,南北宽0.8km,构造面积6.29Km2,地质储量1486×104t。构造总体形态是由西向东倾没的断鼻构造。  相似文献   

16.
<正>复杂断块油藏构造破碎,地层断缺严重,构造解释难度较大。层位标定是地震和地质交互解释的桥梁,能够指导和检验地质层位划分,并把各地质层位标定到地震反射剖面上[1]。复杂断块构造解释需要在地质分层的指导下进行,对层位标定的准确性和精度要求较高。因此,系统探讨复杂断块层位标定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1层位标定方法层位标定是把反射同向轴赋予具体而明确的地质意义。在地震资料解释的过程中,层位标定方法有平均速度法、VSP资料标定法和合成记录标定法。  相似文献   

17.
刘瑞 《内江科技》2014,(4):62-63
<正>YX地区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油气资源丰富。因断块破碎,断层多,受地震资料的制约,导致对地下构造认识不清。本次利用地震相关、三维解释技术等技术对该区进行了精细构造解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辽河滩海东部地区是辽河油勘探重点接续区域,其新生代不同时期断裂体系特征发育具有较大差异,同时,走滑作用的存在使得构造演化的研究也愈加复杂。目前对于研究区构造样式、主干断裂发育时期的研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本文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结果,从断层平面组合以及地震剖面特征两方面分析了研究区断裂系统;结合区域构造动力学背景,明确了研究区新生代不同时期受到"主动断裂"与"被动断裂"应力机制的控制作用。滩海地区东部构造演化期次划分为:始新世,发育以NE向燕南断层为代表的、以伸展作用为主的控凹断裂,东部凹陷开始形成;渐新世,燕南断层受到走滑挤压作用改造,断层平面走向发生改变,剖面特征几乎直立,西侧派生NEE向雁列状断裂,同时燕东活动导致燕东洼漕形成;新近纪,剪切走滑作用为主的燕东东断层剧烈活动,燕南及燕东断层受其走滑作用改造发生强烈羽化,"东部凹陷-燕南潜山-燕东洼漕"凹隆构造形态最终定型。  相似文献   

19.
王龙庄油田是受断层控制的中、低渗断块构造油气藏,储层厚度横向变化快。本文综合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采用精细地震反演技术对该地区进行储层横向综合预测,分析了不同储层的平面变化特征,明确了沉积厚度大、物性好的砂岩储层分布区域,实际应用表明该预测结果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H11油田低序级断层发育,从最初油田发现时的3条断层,经过50年开发地质研究区,最新解释断层达到45条,同时该区砂体发育数量多,达到145个、规模小,储量5万吨的含油砂体有135个,是一个构造与沉积储层发育均十分复杂的油田。本次研究从低序级地震解释的难点入手,通过分析蚂蚁追踪及多属性组合与开发地质在识别、描述、检验及预测低序级断层中发挥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二者结合使用,提高低序级断层描述合理性与准确性。在复杂断块油田H11油田的应用中取得新认识与发现,为此类断块油田高效开发提供油藏地质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