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资源型区域的创新——从路径依赖到路径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资源型区域衰退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资源型区域的转变在于摆脱路径依赖,实现从路径依赖到路径创造的跨越。考虑到资源型区域陷入锁定的几个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从结构、功能、文化和认知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同时也提出在实现区域发展路径创新上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基于企业创新网络的技术路径创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创新是路径依赖的也是路径创造的。本文讨论了企业技术路径依赖创新陷阱的表现形式和基于企业创新网络的技术路径创造。认为在企业创新网络中,由于网络中的企业交互学习、新成员的加入和技术创新模式的变化等,技术的路径创造是可能的。所以,企业创新网络可以形成技术路径创造。  相似文献   

3.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一个理论构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路径依赖及锁定等风险。产业集群的升级和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集群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能否突破路径依赖、创造出新的发展路径的问题。提出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一个理论构架,从三个层面对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武汉市产业创新的路径依赖特征,从产品创新视角将产业创新路径依赖类型分为吸收创新路径依赖、联盟创新路径依赖、内生创新路径依赖和创新体系引导的创新路径依赖,并进一步分析了产业演进中的网络、分形和企业文化三个方面的路径依赖及重塑,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实证分析得出产业创新中外部网络和分形具有非良性路径依赖特征,并且企业文化路径依赖基本正常,最后提出产品创新视角下产业演进中的社会资本和组织学习双因素嵌入的路径重塑。  相似文献   

5.
新冠疫情后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对中国区域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国内传统区域创新理论对知识创造与传播的空间规律认识不足,亟需新的理论方法和政策工具。文章引入了近年来在西方受到广泛关注的区域知识基础理论,其强调区域知识差异化和动态演化的视角对中国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首先梳理了区域知识基础的概念内涵,其次从多维特征、演化动力、演化路径三个方面构建理论框架分析了一个地区知识演变的一般规律,剖析了区域知识的规模、结构、质量特征,提出了技术关联和区域制度是影响区域知识演化的主要动力,区域知识基础在二者驱动下表现出“路径依赖——路径锁定——路径突破”的复杂过程,最后探讨了如何运用区域知识基础理论指导中国区域创新政策制订。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加快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构建是促进科技创新资源流动共享、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缩小区域创新差距的重要途径。以专利转移为视角构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利用31个省份1990—2020年有关数据,并划分1990—2000年、2001—2010年、2011—2020年3个时间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及和弦图揭示其时空演化特征,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究其演化的邻近性机制,为促进区域创新资源流动共享、创新主体合作互惠、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结果显示:(1)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向复杂网络演化,网络连接同配性与异配性并存;(2)网络通达性与技术转移效率显著提高,小世界特征明显;(3)网络空间分布失衡,梯度差异明显;(4)“核心-边缘”格局不断强化,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并存;(5)地理邻近、经济邻近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演化,技术邻近、认知邻近、产业邻近显著抑制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演化。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专利交易机制、推进科技创新网络向多中心多层级结构演变和充分发挥中介省份桥梁作用等,促进中国科技创新网络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一旦进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状态,就将在往后的演化过程中不断自我强化,形成对这种冲突状态的路径依赖,甚至被锁定在经济与环境的恶性循环中.基于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建立产业生态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模型,以大连、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生态创新越早,产业生态发展越容易突破对原有线性生产范式的路径依赖并进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合作与竞争行为会影响其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性,从而影响企业的价值创造与获取。本研究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抽象为一个由技术依赖关系构成的创新网络,利用NK模型揭示隐藏的网络结构特征,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创造与获取协同耦合演化路径。研究表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依次遵循"初始愿景构建—价值创造与获取交互—创新生态系统漂移"三阶段演进路径。企业通过探索不同领域知识和整合不同领域架构知识,有效实施专利模块化架构战略,有助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更好地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协同耦合。本研究旨在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和基于模块化架构战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QAP分析模型,归纳区域创新网络格局和演化特征,通过多维邻近性探讨区域创新网络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区域创新形式以合作创新为主,呈现多边化、开放化、深度化等趋势,创新主体呈现以企业为核心,高校为中介枢纽的显著特征;(2)区域创新网络演化尺度敏感性显著,呈现强中心多极网络化发展趋势,边界效应和路径依赖较强,网络不断极化发展;(3)多维邻近性对江苏省区域创新网络影响效应表现为促进、调节、交互及极值效应。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劲  徐学军 《科研管理》2006,27(3):36-41
本文首先对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进行了分析,说明了路径依赖造成技术创新的低效率和路径创造呈现出强大创新动力这一事实。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技术创新从路径依赖到路径创造转变的论题,并根据技术创新的不同形式阐述了两种转变方式。其次,表达了技术创新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特点并根据CAS理论特点提出了转变假设。最后,结合文中案例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案例分析角度出发对这一转变假设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1.
有关技术创新的研究忽视了不同技术的复杂程度.复杂技术系统的创新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革命,而非自然演化的结果.透过路径观点,以高速地面交通技术的发展为例,阐述了复杂技术系统创新需要突破路径依赖、实现路径创造的必要性以及"顺轨创新"的思路对复杂技术系统创新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郭爽  ;侯剑华 《现代情报》2014,34(9):38-42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核心的学术思想对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文献计量与信息可视化的方法,结合文献共被引网络知识图谱和原始文献分析,梳理熊彼特学术思想的影响脉络。将其影响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主要影响到重建、经济行为及工业制造业等领域;用以研究经济危机爆发带来的产业结构变革与制度变革等问题;应用于区域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网络的研究。熊彼特学术思想影响路径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次实质性的理论跃迁,并且是下一阶段理论创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nalyses path dependence and path creation in firm innovation focusing on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frames and organisational processes. A Northern European medical device firm is analysed through a detailed assessment of the structural and processual elements of cognitive path dependence. Cognitive schemas are analysed through development of ideal typical views on innovation and 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of two specific innovation projects.Drawing on sensemaking and actor network theory the paper adds to the literature in three respects. First, it provides a more systematic analysis than available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f how cognitive frames enable and constrain firm innovation. Second, it presents an empirical analysis that contributes to a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ath dependence, distinguishing between innovative path dependence and technological path dependence. Third, the paper analyses the timing of constraints and path dependence. In the cases studied the innovation approach frames the innovation problem and constraints in relation to technologies have an impact on the innovation processes later, after new technologies have been thoroughly researched.The paper illustrates how the case firm is cognitively locked into an innovation path focused on generating ever-new product versions on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platforms, regardless of cannibalisation among the firm's different product versions. Despite the cognitive lock-in to an innovation path the firm is unconstrained in its choice of technological platforms and paths. Firms’ innovation processes may thus simultaneously be characterised by unrestrained search processes and myopic behaviour.  相似文献   

14.
“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整合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块链应用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块链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也就是“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这些研究成果存在大量相互矛盾之处。这是因为现有研究由区块链出发推演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混淆了区块链技术、区块链特征和区块链理念三个范畴。在梳理三者边界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三种“区块链+”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对比分析,发现由区块链集成技术和发展阶段所形成的组态决定了其与具体领域结合时表现出的商业模式新特征。这些特征一般表现为数据权、隐私和数据成本等方面,即“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点。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例如打破垄断、独立自主和合作共赢等,与区块链创生的理念相契合。由此得出“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的整合路径为,区块链技术组态到具体商业模式的优化创新,再到区块链理念与商业模式理念的双向影响。形成三者循环的动态变化。本研究为不同领域“区块链+”商业模式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也为区块链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专利分析法,从专利网络结构、专利知识流和专利中心度三个维度研究纳米技术创新演化路径,进而确定我国纳米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在专利数量上已成为纳米大国,纳米科研组织逐渐从知识引入者向知识输出者转化。认为我国在纳米技术产业的主体是大学和各类科研机构,企业方面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整体产业处于由基础科学和技术导向型向应用型转化阶段。  相似文献   

16.
在地方高等院校面向"三农"输入科技的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思维、政府机构的固化流程、地方高等院校已有的管理模式以及农民自身的认知水平等因素,会以各种方式对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的创新产生路径依赖.因此,地方高等院校面向"三农"输入科技的制度创新需要从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强制性制度创新两个层面来打破路径依赖.新农村建设需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大学科技园区辐射作用、教学科研需求推动作用是诱致性制度创新的关键,而强制性制度创新需要从政府的统筹配套政策和相关法律的建立和完善等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是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且主导产业各异,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依然面临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技术转化投资市场不活跃等问题,亟需开展创新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研究首先构建了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然后基于创新价值链对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过程按科技产出、物化产出和价值产出三阶段开展创新效率评价,运用DEA分别考察各阶段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和非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差异。结果表明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优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但并非各环节均DEA有效,在物化产出和价值产出环节资源投入与产出不匹配,投入冗余现象严重。研究提出了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的提升路径和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