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正>在近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发现,信息技术课最终教学目标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纯计算机理论知识,而是要老师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始终是一种工具,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如果明确了这一点,信息技术课就不该是简单教会学生几个简单的基本操作,而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技术下掌握如何学习的方法;在学习中遇到技术困难,再去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技术操作。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树立信息意识  相似文献   

2.
欧云 《考试周刊》2013,(62):136-137
信息技术既是一门新兴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技能。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信息技术走向全球化,这告诉我们这些正处在信息时代的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要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来建构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这些优势,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呢?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是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影响巨大。教师在教授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时,应当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时,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发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本文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既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的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信息技术课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作者通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既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的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信息技术课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作者通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积极构建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考虑为学生设定一项或是多项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点,完成信息技术学习任务。以激励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不断对新知识点进行自我探索和思考,教师在适时引领,给予恰当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谈了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教学的两条基本途径。两条基本途径:一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知识整合,即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科知识内容为载体,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二是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即在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学习和掌握学科知识,在解决学科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打基础。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信息技术走向全球化.这告诉我们这些正处在信息时代的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要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来建构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这些优势.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呢?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和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股不可抵挡的潮流。如何很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已成为教育界一些人士关注的话题.信息技术必将推动教育界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1.
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起初对信息技术挺喜欢,怀有一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学习积极性很高,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学习难度的增加,不少学生开始厌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要保持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黎阳芳 《考试周刊》2014,(36):119-120
<正>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认真地查找分析原因,研究构建有效教学策略,解决高耗低效问题,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1.以兴趣激发培养为先导,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在学生智力开发过程中,兴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中,如果学生兴趣盎然,就会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获得学习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性与实践性联系非常紧密的一个课程,使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可以了解到它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理念,使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为生活而服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且借此在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综述 在学生步入初中的学习中之后,信息技术是学生日常学习中的一门必要课程,也是完成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可以了解到,学生应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要学习到信息方面的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地提高其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建立高效课堂是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并且摒弃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及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现代化、多样化、科学化教学方法有效的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不再被动的学习知识,也不再排斥信息技术的学习,而是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实现了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对一种较为科学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来社会的人才必须具有较好的合作能力。虽然目前我国中小学拥有信息技术设备的情况差异较大,但无论在网络还是单机条件下,中学信息技术课都具备了开展协作学习的有利条件。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是协作学习的一种具体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协作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熟练技能,非常适合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开展。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开展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主题式学习是围绕某一主题的学习,在兼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建构和学习情境,它不仅是一种独立的学习模式,还是一种课程组织模式.在信息技术主题式学习活动中,学生围绕主题,以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获取为主要目标,并以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为主要载体和研究手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一系列自主探究、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等活动.信息技术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工具,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主题式学习不仅能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而且还能拓展知识,培养团队学习、知识迁移等能力.  相似文献   

18.
情境教育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鼓励学生参与学习中。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把握情境教育的优势,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本文针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现状,结合分析情境教育的优势,进而提出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应用情境教育教学方法的策略,希望有助于提高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选择了一种合理的学习模式——混合学习,来尝试应用在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中。这种学习模式能有效解决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出现的大部分弊端,发挥教学最优效果,并从理论和案例设计的实际应用两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0.
卢杰 《考试周刊》2011,(10):140-141
研究性学习是倡导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工具性课程。本文通过举例说明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如何渗透研究性学习,让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简单、轻松地走进师生的教学互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