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决高考中的电磁感应综合题时,考生为了正确认识题目的物理情景,需要掌握以下"3大法宝".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广西高考实验题的零分率较高,直接导致物理得分偏低,也反映了考生能力与题目难度的差距。文章从"夯实基础能力""紧扣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拓展及创新""多角度审视,总结实验规律"等方面谈谈高考物理实验复习,从而提高考生解答物理实验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目的是要在众多考生中选拔出“具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参加高考的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通常要做大量的物理习题,而一份高考试题中只有二十几个题目,如何通过这二十几个题目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呢?主要手段是通过设计一些新情景、新问题来考查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面对新情景、新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既要充分利用复习备考过程中已熟悉的知识、方法与模型,同时又要能结合具体的试题有独立的思考能力。那么物理高考中需要怎样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4.
2007年浙江卷的三道语用题出人意料地全部以新颖的面貌展现在考生面前,面对命题者"陌生化"的处理方式,很多考生"慌不择路",出现了不少的失误和答题漏洞。为此,笔者想通过这三个题目来探寻高考语用题的本质特点,并结合考生的答题情况,给正在备考的考生几点应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一方面以能力立意为主,重点考查考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另一方面高考也对考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出了要求,如:要求考生具有顽强的意志,面对挑战与挫折,不慌乱,不恐惧;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面对有难度、新颖的题目,能够较快入手,应付自如;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钢 《考试》2001,(Z1)
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2001年高考说明》重申物理学科要考查的五种能力,当然这五种能力不是相互孤立的,在物理习题中常常能相互融合。高考命题者多次强调,以考查能力为立意,每年高考都会有新颖的题目出现,面对这些“生题”,很多考生由于平时缺乏创新思维训练,致使高考结果很不理想。因此,反映五种能力要求,注重思维创新的题目越来越受到教学的重视。为了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需要精选物理习题,贯穿各种能力培养的主线应是注重思维的创新,思维创新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考方法新。  相似文献   

7.
实验是最具活力与创造力的测试题型,是近年高考物理的热点内容,又往往是考生得分率较低的题目.怎样才能在2009年高考中拔得物理实验的头筹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08年各地高考实验考查内容,给广大考生梳理了一些备考方法,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能力立意"是高考命题的一贯思想,也是成功的命题思想.近几年的高考,越来越突出对数学"核心能力"——思维能力的考查,每年高考都会有新颖的"创新型"题目出现.许多考生由于平时缺乏创新思维训练,面对这些试题,几乎束手无策,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因此,反映数学能力要求、注重思维创新的题目越来越受到教学的重视,为了给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平台,下面略举几例创新题型,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文章举例求解大学物理题目改编而成的高考题,并讨论此类题目对于考生、物理教师和出考题者的启示。物理教师要研究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和高考,对于学生要注意加强利用科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高考物理试题对考生而言,突破的难点不仅在于某些综合命题中物理过程的复杂多变,更在于各类档次试题中物理条件的隐散难寻,常使考生深感"条件不足"而陷于"一筹莫展"的境地.那么,如何才能迅速识破高考命题中的隐含条件,选择物理过程遵循的物理规律,简洁高效地完成解题呢?在高考中,这些解题过程都集中体现了考生  相似文献   

11.
物理实验在高考中的地位很突出,从近几年高考实验题看,已从考查原理、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逐步过渡到要求考生用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解决新颖灵活的实验问题,强化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查,试题从仪器使用、装置改选、电路设计等多方面设置了新的物理情境,物理实验题赋分较高,已成为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而它又往往是学生的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因此,物理实验能力能否提高及高三物理实验复习的成功与否,是高考能否制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陈敏华 《物理教师》2000,21(2):44-45
教育部最近提出了高考改革方案.关于高考内容改革,总体上将更加注意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反映在试题上,就是要增加应用性、综合性、能力型的题目.这些题目与一定的实际情境相联系,要求学生抽象出相应的物理模型.我们把这些物理模型相对不清晰的题目叫做情境化题目.比较 1997、1998、1999三年高考物理试卷,我们发现,高考物理试卷的情境化题目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表1是我们的粗略统计. 表1.三年高考物理试卷情境化试题统计 这说明对高考内容的这一改革趋向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已有所体现. 下面就二个知识点的…  相似文献   

13.
高考命题中往往将题目的条件,隐含在物理现象、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中,要求考生能在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判断物理现象,认真分析物理过程,细心推敲关键语句,从而挖掘出隐含在题目中的求解条件。下面就97年高考物理试题中的隐含条件作一讨论。一、谨防定势思维,认真分析物理过程有的考题看似较为简单,但其物理过程可能隐含了某些条件,因此,要谨防定势思维,认真细致的分析清楚物理过程。例1.(97年高考物理第3题)质量为M的木块位  相似文献   

14.
刘德志 《物理教师》2005,26(1):59-60
高考难题的特点之一是:题中设计的物理情景复杂,它不是一幅静止的画面,而是一幅幅不断变化的图像.令考生有越想越复杂的感觉.笔者通过长期摸索发现,若把题中的一些物理情景,利用有关物理规律,把它合理地"固定"为"模型",这样题目难度会大大降低,且使物理过程清晰形象.下面就以2004年(广东卷)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2008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的两个物理实验题的分析,揭示了高考物理实验题改革的方向,即遵循<考试大纲>,考查的内容、要求和方法源于教材又超出教材,着重考查考生面对实验问题时"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的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分析能力是高考考查的目标之一,能否准确地分清物理过程,反映了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高低,历年高考试卷中都会涉及一系列物理过程分析的试题.本文介绍了一些进行物理过程分析的要点,希望能够帮助考生从容地面对高考.  相似文献   

17.
现行物理高考大纲中要求考生应具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面对此能力的考查在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24题表现得尤为突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1993年物理高考试卷评卷工作结束后,很多考生对自己的得分感到惊讶,大多数考生都认为实际得分偏低,甚至与估计值相差甚远。特别是平时成绩较好的同学议论最多的是:“题目的答案都对,为什么得分这样低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参加了“湖北省1993年物理教学与高考研讨会”。 经过大会的学习和讨论,针对教学的具体实际,笔者认为虽然造成高考失分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规范化训练不够。有的考生只习惯于把正确  相似文献   

19.
高考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从1999年出现的话题作文,均有"题目自拟"的要求,并在评分标准中明确规定:缺题目扣2分。但这似乎并未引起所有考生的重视,有些考生或者以话题作为题目,或者随意写个题目,有的甚至干脆不拟题目,白白丢掉2分,实在可惜。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全国化学高考仍坚持了对考生能力、素质的考查.有些题目对考生的思维灵活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若考生基本概念清楚,分析问题的能力强,就会缩短思维路线,以最便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些题目若用"常规"方法,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一般也能做出来,但这样显然在高考中会失去竞争力.下面从1999年高考题中选取5道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