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育自学"这项坚持从教育原点出发的实验已经在我校开展多年,可以说已经遍地开花。但我在日常参与课题研究和观课中发现,不少实验老师对低段的语文"引导自学"课不太有信心,总觉得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自学时坐不住,不能深入思考,讨论质量不高,因此迟迟不敢尝试。其实,何炳章老先生在《原点》一书的《就"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结构的有关问题再答同仁十二问》一文中就谈到"引导自学"课型在小学低年级完全可以运用,并主张小学生在课堂上自学的习惯完全应当及早养成。那么,如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将语文"引导自学"的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呢?我根据自己的日常实践和看课经历发现,将自学环节情境化,自学任务趣味化,教师语言儿童化等操作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学习何炳章老师的文选,以及在"引导自学"课型的实践中,我觉得这种"引导自学"课型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也就是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我们都知道这种课型有五大环节:明确自学重点、围绕重点自学、交流自学情况、点拨自学得失、巩固自学成果。因为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所以我认为这五个环节中,重要的是围绕重点自学这个环节。一开始,学生是不会自学的,老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呢?对此,笔者将自己的实践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3.
“引导自学”课型是以学生自学、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学生不是被动学习而是主动自学,教师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巡视点拨。课堂上问题的引导成了至关重要的因素,而高效问题的引导最关键的要素就是教师。在引导自学型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发掘、预设并生成合理问题,积极引领学生以自学、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有效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陶行知要求的:教学的目的和功能是既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实践;既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又包括自学动机、态度、习惯、精神的培养。"引导自学"课型正是通过"明确自学重点、围绕重点自学、交流自学情况、点拨自学得失、巩固自学成果"五环节及其变式,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由学生基本自学的"学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种民主、和谐、有趣、高效的课堂符合课标精神,更是学生真正满意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何为一节好课?再不是关注教师的"表演"有多精彩,而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学习,学到了什么,生成了哪些精彩的瞬间。但是,生成也绝非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课前精心预设——全面分析学情、深度钻研教材、构建弹性教学方案,才能在课中机智地用活预设、整合预设,从而收获生成,让智慧的光芒闪烁课堂,师生共同演绎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6.
陈昱 《安徽教育》2013,(2):38-38
<正>对于"自育自学"课题之子课题"引导自学"课型实验教师来说,"学堂"五环节不仅是一种课堂结构模式,更蕴含着颠覆传统"讲堂"而具有开拓性的教学方法和切中时弊、回归本原的教育思想。下面笔者以合肥市屯溪路小学马祖科老师所上的一节《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为例,谈谈本人对数学"学堂"的一些认识。一、重中之重:学生自学与生生互动何炳章先生在《课堂·学堂———关于实践"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结构的建议》一文中提出"一般要有‘不少于一节课80%的时间’用来‘较为充分地自学’"。很显然,本节  相似文献   

7.
起初我认为异步教学很难,毕竟我们接受传统教学已经有七年了,现在想要改变学习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说我们对异步教学很陌生,并没有接触过。可是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改变了自己原有的看法。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最主要的是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在课前、课上和课后,又有六个紧密相连的因素,分别是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改正错误——系统小结。这主要是让我们在课前自学时认真,课后及时复习。在课上自学时又有六个环环相扣的环节,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这六个环节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8.
那次参加区电教课比赛,让我至今不能释怀,因为那是一节失败的课!原本是一次美妙的"精神"之旅,却被我不断的"问"破坏得索然无味.现在想来,其实语文的课堂就如一次旅行,而老师就如导游,学生就如游客. 想做好课堂上的"导游",我觉得就必须关注一个"问"字.教师的问,学生的问,如何问,问什么.现在对于那些热热闹闹的课堂许多人提出质疑:这节课,究竟谁是教师,谁是学生?我们很多的、不厌其烦的"一问到底",并非出于学生的求学真需,更多的只是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扭转这样的现象,我想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注重让学生敢于问、乐于问、善于问,其次注重自己"问"的有效性和主导性,最后要注意把握教师"问"和学生"问"在课堂中的一个度,让"问"成为真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今天,一节生动有趣的课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现在,请你们和我一起乘上时光机,回到课堂上去看看吧!"丁零零——"上课了。白老师走上讲台,说:"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做个游戏——画太阳,怎么样?""好!"同学们齐声回答。白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笑着说:"谁来给这个圆圈添几笔,让它变成一个太阳?"彭玉一听,一溜烟跑上讲台,抄起粉笔在太阳上画起了光芒。可还没  相似文献   

10.
齐朝波 《成才之路》2012,(24):63-64
正本节课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指导,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激情,构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课堂结构,很好地完成了预设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目标"。下面,是我就本节课的课程设计的几点反思。一、三个认知层次要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节教研课,研究的是苏教版六年级的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课一开始教师就着力营造了一种"悲"的情感基调。师生均胸带白花,缅怀肖邦这位波兰著名的爱国音乐家。在教师的激情引导下,课堂按预设稳步推进着,师生似乎都被感染了。当学习到课文第2自然段,师生共同探讨三个送别场景时,课堂出现了意外:  相似文献   

12.
在市优质课展示中,我执教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形成画图的策略意识,感受用画图的策略整理信息的价值,提高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内容虽然只有四道题,但每道题都是不同的题型,难度较大,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画图,又要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因此,课堂上我步步为营,小心地按照自己的课前预设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13.
刘志祥 《师道》2012,(2):37-37
参加初中历史课程培训,听了在省里上课多次获奖的许老师上的初中历史八年级(上)的一课——《鸦片战争》,感觉非常成功。这节课无论是课堂环节预设还是教学效果都非常出彩,而且设计了精美的课件来辅助教学。按理说,我不应该吹毛求疵的。  相似文献   

14.
<正>设计说明这是我设计的一节与指令性写作有关的作文课,即给学生作文题"冬日的阳光",引导学生完成"审题——找材料——选材料——构思——写作——修改"这六个阶段的作文实践。当然,在本节课中我们只能完成这六个环节中的前两个,此过程我与学生一起体验、思考和小结。我的作文教学观念体现在本节课的设计中。1.写作课堂的设计起点来自学生的写作现状。阅读课的起点来自学生对文本的原初理解,写作课  相似文献   

15.
宋明霞 《学子》2015,(2):68-69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开始尝试《泛研究化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包括这样几个步骤: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后延伸。即在每次学习新课前都要制定一个导学提纲,学生按照老师制定的导学提纲自学预习,上课的时候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师生在课堂上就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课上还要根据学生的问题或者教师预设的问题展开研讨。这样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正>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在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的灵动生成,让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学习轻松。一、精心预设是生成的前提课堂伊始,如果有丰富的"预设生成",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老师备课时要"预设"好"生成",这样教师在课堂中就能促进"学  相似文献   

17.
崔马良 《教育艺术》2009,(12):63-64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我所带的四(3)班从2008年春开始进行"引导自学"型课堂实验,一年多来,我一直按"引导自学"型课堂的基本结构进行教学实验,经过学习理论和课堂实验,我产生了一些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一、"四问一练"教学简介"课标"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校从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着手,不断探索尝试"四问一练"的教学模式.即课前引问、自学疑问、小组互问、课堂追问,当堂练习."课前引问"——课前发放导学案,设置引导性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1、支撑新课学习的旧知识或相关操作实验.2、学习新课的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看课本,做能做的练习;"自学疑问"——自学后,学生自己提出尚未搞懂的问题;"小组互问"——同学间的交流协作活动;"课堂追问"——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知识、数学方法进行归  相似文献   

19.
<正>一节好课,必定少不了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但如果只有预设没有生成,课程就会变得很单薄,缺少丰富和充实之感。那么,教师该如何通过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来丰富课堂教学呢?接下来,笔者以"认识角"一课为例,浅谈小学数学课的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认识角"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基本课型有自学课、议论课、习题课三种。本文着重介绍怎样上自学课。“自学”就是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和有关参考书;自己动脑、动手理要点、做习题,掌握教材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己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学课课时的多少由划分的知识单元来确定,或一节或几节。自学课课时安排在教学进度之中。上好自学课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两个方面的作用。下面谈谈我是怎样上自学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