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善于发现的创新意识。这种创新意识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这类试题综合性强。解法灵活多样,传统的解答题或证明题,其条件和结论都是由试题明确给出。而探索型题一般没有明确结论,没有固定的形式和方法,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得出结论,并加以论证结论的正确性。常见的探索性试题大致有4种:条件探索型,结论探索型,存在探索型、规律探索型。  相似文献   

2.
木有本,水有源,题有根.我们若能将浩瀚的题目分门别类,找出同一类试题的题祖,探索其常用解法,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跳出题海的目的.圆锥曲线的定值、定点问题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文谈谈一类定值、定点问题的题根,探索一下命题者如何加工题根,让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1.根深蒂固.好的题根具有典型性、启发性,  相似文献   

3.
探索型命题也称开放型命题。阶梯性探索型问题,是由给定的已知条件,给出相应的结论,然后将题中的已知条件作某些改变,并要求探索出相应结论的试题,解答这类问题笔者总结了一种通用方法,它的思路是:先补成前题的图形,再利用前题已给出的结论,去探索论证。  相似文献   

4.
<正>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是高考和数学竞赛的重点考查内容,主要考查运算求解、推理论证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其中不少题目的结论可以推广到一般情形,甚至可以类比到其它类型的圆锥曲线,从而得出圆锥曲线统一的几何性质.这样结论具有拓展性的试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倍受高中数学教师和数学爱好者的青睐,推广类比不亦乐乎.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高中数学联赛预赛第10题就是这样一道具有研究价值的试题,本文将对该题推广、类比的探究历  相似文献   

5.
数学开放性问题是近几年来高考中开始出现的一种新题型,它是相对于传统的条件充分、结论确定的封闭题而言的。自从1998年起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出了一个条件开放题和一个结论开放题开始,数学开放题纷纷出现在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中,涉及代  相似文献   

6.
随着福建等更多省份今年将全面启动高中新课程,加上近年来,高考试题及各地的高考模拟试题中都大量地出现开放型和存在性试题,加强对开放型题和存在题型的研究和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1开放型问题所谓“数学开放题”是指“凡是答案不惟一或者条件不完备者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的向题,称之为开放题”.1.1条件开放型这种类型的问题是给定结论来探求满足结论的条件,而满足结论的条件常常并不惟一,这类问题常以基本知识为背景加以设计而成的,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归纳探索能力.例1如图,在直四棱柱A1B1C1D1?ABCD中,当底面四边形满足条…  相似文献   

7.
开放型问题是相对于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型问题而言的.开放性试题知识覆盖面较大,综合性较强,对解题方法的要求较高,再加上题意新颖,构思精巧,试题的难度一般较大.它要求运用已学过的知识,通过观察、归纳、探索和综合等推理过程才能得出结论.它重在考查分析、探索能力和思维的发散性.一、条件开放型问题此类问题给定了一个结果,但条件未知或不完备,或条件有误需纠正,或满足结论的条件不唯一.条件开放型问题的明确特征是缺少确定的条件,补充的条件有多种选择.解此类题的基本策略是执果索因,寻找结论成立的条件,在判断条件有误时,常举…  相似文献   

8.
1.试题呈现请证明:方程1+x+(x~2)/2+(x~3)/(3!)+…+(x~n)/(n!)=0,在n为偶数时没有实数根,在n为奇数时有且仅有一个实数根.这是2012年"华约"自主招生考试数学试题,许多考生看到这道试题只能是"望题兴叹"!2.探索历程这道试题是数学竞赛原题,曾经被用在许多大学考研和大学生数学竞赛上,如2008年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试题(数学类)第五  相似文献   

9.
木有本,水有源,题有根.在数学解题中,我们将那些来源于基础,又高于基础;提炼于解题实践,又能够广泛应用于解题实践的结论(也可以是教材习题、例题、高考试题、竞赛试题)称为题根.人教版高中第二册(上)(老教材)第12页中的例2是一个著名的例题: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江苏数学高考第17题是应用题,试题的题面在课外,题根实质在课内,重点考查三角函数的应用和用导数来求最值问题等基础知识,重点考查直观想象、数学建模、运算求解能力及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对高中数学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下面是笔者对于这道试题的题源探究、解法探索、阅卷思考、并从中获得的高三复习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1.
20 0 3年各地中考数学试题中 ,涌现出了一批新颖而富有时代气息的创新试题 .就几何考题而言 ,从传统的论证型转向发现、猜想、探索型 .各省市中考卷中的压轴题或次压轴题都积极创设探索思考空间 ,更大程度上重视开放性和探索性试题 .因此 ,探寻并掌握解探索性问题的思维方法 ,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中考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分类析解 ,供师生复习时参考 .一、探索条件型探索条件型问题是指给出结论和部分条件或多余条件 ,让考生去探索需要添加的或选择的条件 ,其求解思路一般是 :视结论为题设的一部分或一枚举 ,通过逻辑推理或计算 ,探求出符合…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程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各种形式的开放题逐步走入中小学课堂.如何充分提升初中数学开放题的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一、开放题的常见类型所谓开放性试题,是相对于传统课堂中那些条件与结论相对统一、集中的封闭性试题而言的,它具有结论的多样性、条件的不完备性与解题策略的多角度性这样的特点.表现在具体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出现的探索型问题,其命题方式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和综合题,其中以综合题为主.该类试题的总体特点是:由给定的命题题设(条件)探索命题的结论;由给定的命题结论,探索该命题成立的条件(题设);变更已知命题的部分题设和结论探索命题的相应变化;通过阅渎一段文字,找出其规律,探索解题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76):47-48
<正>1.引言初中数学中的"探索发现"型试题是需要经过推断、补充并加以证明的命题,它不像传统的解答题或证明题,定型于"条件—演绎—结论 "这样一个封闭的模式中。由于命题中缺少一定的题设或未给出明确的结论,因此必须利用题设大胆猜想、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由条件去探索不明确的结论;或由结论去探索未给予的条件;也或者去探索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及发现所形成的客观规律.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探索性问题屡屡出现,出题的角  相似文献   

15.
作为考查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学习情况的中考,从考查内容到试题形式上的创新,都在逐渐加强.例如2002年黑龙江省初中升学统一考试中第26题是一道探索型的论证题,该题形式新颖,思考角度广泛,论证方法多样.现将证明方法例举几种.  相似文献   

16.
现行教材习题中的填空题、解答题、论证题等都属于提供类试题.其特点是答案材料不藏于试题之中,只是给出条件与解答要求.按照试题答案是否唯一,又将提供类试题分为封闭式与开放式.一般地,答案不唯一的提供类试题叫做开放式试题.其中,开放性最强的一类是设计型.“这类试题提出一定要求的设计任务,让考生提供一个或者几个合乎要求的设计方案,并且论证或者说明其方案为什么合乎要求,乃至讨论其可行性”(见教育部考试中心编《高考数学能力考查与题型设计》第162页).下面结合一些开放式设计型试题的解析,谈谈这类题的解法思路与规律、应试策略与训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2022年高考北京卷导数解答题进行深度研究,对题中不等式分别从构造函数、不等式放缩、主元变换等多个视角进行论证,剖析试题命制的高等数学背景,并对结论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平面向量中的三角形面积比问题时常出现在高中数学联赛试题的选择、填空题中,对学生而言,求解时有一定难度,属于易错题.文[1]介绍了这类问题的解析法解法和推广,但给人感觉还是意犹未尽,应该可以进一步深挖.笔者以湖北省高中数学联赛预赛试题中的一道题入手,由点及面、举一反三,深入地进行思考,获得了一些结论及其推广,现与大家分享,以期抛砖引玉.一、预赛问题呈现试题 (2011年湖北省预赛题)已知点P  相似文献   

19.
由于开放型命题最能考查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 ,因此 ,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常有这样的创新题型出现 .解开放型填空题 ,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敏捷、推理严密、联想丰富等诸要素外 ,还应熟练掌握分析判断、演绎推理、联想类比、合理转化、尝试探索、猜想论证等多种数学思维方法 .开放型填空题 ,一般可分为四类 :探索型填空题、组合型填空题、信息迁移型填空题和多选型填空题 .下面就这几种类型及其解题策略作一浅析 .一、探索型填空题所谓探索型填空题 ,就是从问题给定的题设中探究其相应的结论 ,或从给定题断要求中探究其…  相似文献   

20.
所谓开放型试题是指凡是答案不唯一或者条件不确定或者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的试题,称之为开放型试题.近些年来高考试题中不断出现开放型试题,为加强对高考开放型试题的分析研究,现将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中的典型开放型试题分类解析如下,供参考. 一、条件开放型 这种类型的考题是给定结论来探求满足结论的条件,而满足结论的条件并不唯一,这类题常以基本知识为背景加以设计而成,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归纳探索能力. 例 1 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b两点,相距14.0米,b点在a点的右方,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a点的位移达到正极大时,b点的位移恰为零,且向下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