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适宜规律的运动训练可以延缓心脏功能的生理性衰退,但其分子机制未知。目前采用哺乳动物模型研究这一机制存在诸多困境。果蝇的生命周期短、遗传背景简单、转基因技术成熟,一直是衰老基因筛选和功能研究的理想模式生物,得益于近年果蝇抗重力攀爬系统的开发,本文将依托前期实验成果阐述果蝇运动模型的建立方法与可行性,同时结合果蝇心脏功能检测技术说明果蝇运动模型研究抗心脏衰老分子机制的发展前景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4月30日,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大华课题组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汪海林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文章"N6-Methyladenine DNA Modification in Drosophila",该研究发现了真核生物DNA的新修饰形式,证明在果蝇基因组中存在6mA的甲基化修饰,该修饰在胚胎发育早期阶段受到去甲基化酶DMAD(果蝇Tet同源  相似文献   

3.
在人们的印象中,饥肠辘辘会导致体能下降,无心学习。日本研究人员利用果蝇进行的最新实验发现,适当空腹的果蝇记忆力反而更好。来自东京都医学综合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给果蝇闻某种气味同时施以电击,让它们印象深刻地记住讨厌的气味,然后让部分果蝇停食9至16小时处于空腹状态。再次实施"气味-电击"实验发现,饿肚子的果蝇明显记性更好,在1天后都不  相似文献   

4.
科苑集粹     
果蝇:长期记忆会导致短命科学家一直认为对危险环境的长期记忆可以帮助动物提高生存能力,从而“益寿延年”。但是瑞士科学家通过对果蝇的研究发现,长期记忆让果蝇付出了生命代价,它们要为此“折寿”数小时。研究人员一直很困惑的是,人们为什么可以人工培育果蝇以提高其记忆力,但自然界的果蝇却不能通过自身进化提高记忆力?他们怀疑这背后肯定是由于某种“昂贵的代价”阻止了自然界的果蝇去提高长期记忆的能力。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实验用的果蝇分为两组,分置在两个试管中。他们向两个试管同时加入一种恶臭的化学物并进行摇晃,让果蝇充分…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09,(6):81-81
Notch通道是大多数多细胞生物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细胞信号作用体系.是胚胎中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在成年个体的很多组织中仍然活跃。现在,一种采用一个转基因果蝇库进行的整个基因组范围的分析方法.被用来研究人们最了解的果蝇发育中的一个形态形成事件——对外传感器官的形成。由于这个转基因果蝇库对果蝇基因组中几乎每个基因都表达“RAN干涉”(RNAi)构造.利用RNAi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4):316-316
基于价值的抉择是一种生存能力。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郭爱克院士领导的学习与记忆研究组6年前曾发现果蝇具有“趋利避害”的抉择能力。6年来,他们从基因-脑-行为.认知的结合上,将研究聚焦在果蝇抉择的神经环路机制上。采用增强子陷阱和上游激活序列(GAL4/UAS)的二元表达系统的基因操作,在特定的时间阻断果蝇脑的蘑菇体结构和多巴胺神经元的突触递质释放,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3):271-271
核膜蛋白在染色质组织、基因调控、信号转导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至今这类蛋白的生理功能仍未阐明。以果蝇为模型,动物所陈大华研究组发现了一个核膜蛋白Otefin(ote),在维持果蝇生殖干细胞(GSC)自我更新过程中起关键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病(以下简称为“PD”)由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缺失、死亡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抖动、强直、运动迟缓、姿势不稳及步态冻结等。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自主性、协调性下降,容易发生跌倒、摔伤、撞伤、坠床等意外。我们的一项研究发现PD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接近20%。国外的研究发现约70%的,PD患者每年至少跌倒1次,  相似文献   

9.
发育生物学以它强烈的对生命现象整合与整体性考察的特点,以及它与生物演进的密切关系,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已成为当今生物学领域又一个快速发展的重要的分支学科。2004年,在朱作言院士的倡导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了“遗传与发育生物学中心实验室”,确立了斑马鱼以及线虫、果蝇和小鼠等模式动物发育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人类疾病模型研究的基本方向。目前已经启动了与美国UCLA、NIH斑马鱼基因诱变库的合作计划,在以果蝇为模型的癌转移机制和线虫神经发育研究方面也开始显露了自己的特色。“遗传与发育生物学中…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体内、外组小鼠植入前胚胎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GCN5(generalcontrolofnucleotidesynthesis,GCN5)和去乙酰化酶HDAC1(histonedeacetylase1)的表达情况进行测定研究。结果显示(1)体内组:GCN5在2细胞、4细胞、8细胞卵裂胚胎和桑椹胚的胞浆内为强荧光信号;而囊胚细胞的胞浆无明显荧光信号。HDAC1在2细胞的胞浆胞核内均有荧光信号,但以胞浆内为著;4细胞、8细胞、桑椹胚和囊胚的胞核内可见HDAC1强荧光信号。(2)体外组:2细胞、4细胞、8细胞、桑椹胚和囊胚的胞浆胞核均无明显的GCN5荧光信号。HDAC1在各细胞期胚胎的染色情况与体内组基本相似,只是荧光强度有所下降,尤其是2细胞胚胎。结果表明:早期卵裂环境影响小鼠植入前胚胎GCN5和HDAC1表达。  相似文献   

11.
针对果蝇优化算法是模仿果蝇寻找食物行为而进行全局搜索最优解的新算法,该算法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和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柯西变异的果蝇优化算法,利用柯西分布具有较高的两翼概率特性从而容易产生一个远离原点的随机生成数,即柯西分布有一条很长的尾巴。所以在果蝇个体利用嗅觉搜索食物之随机方向距离上引入柯西变异算子代替原来随机方向变异算子进行扰动,从而容易跳出局部最优。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实验对6个标准测试函数来进行作对比检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求解高维函数优化问题更好。  相似文献   

12.
动态     
NATURE杂志内容精选封面故事:一组关于果蝇研究的重要文章本期Nature发表了一组关于遗传实验室中常用动物果蝇的重要论文。中心的一篇是由"果蝇12基因组联合体"发表的关于10种果蝇基因组序列的论文。该文将10种新测序的基因组与  相似文献   

13.
罗清雷  高宝琪  魏伟  马捍超 《科技通报》2019,35(8):182-185,215
采用传统方法对电力设备缺失数据进行筛查时,由于计算强度较大,存在运行时间长、筛查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增长模型的电力设备缺失数据筛查算法。在考虑数据缺失机制的条件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电力设备各项数据进行挖掘,根据挖掘结果构建增长模型,运用该模型对电力设备数据的法向矢量进行估算以及调整;在此基础上通过贝叶斯理论实现对电力设备缺失数据的有效提取,最终完成对电力设备缺失数据的准确筛查。分析实验结果可知,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减少数据筛查用时,并且筛查精准度较高,说明该算法具有有效性,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使得众多企业纷纷进行电子商务模式转型,但由于我国经济尚处于升级转型期,因此在转型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企业网络营销伦理缺失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企业网络营销伦理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借助菲利浦·科特勒的大市场营销6Ps(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权力、公关)策略对企业网络营销伦理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企业网络营销伦理水平影响因素模型,并基于模型分析对企业提高网络营销伦理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苑新知     
科学家已经找到“长生不老药”科学家日前已经发现了使人在年龄增长的同时保持年轻健康状态的方法,据介绍,科学家们通过在果蝇中实验了一种“PBA”药物,结果发现果蝇的寿命可因此而平均延长33%,最高甚至可延长50%,而与此同时,果蝇的健康状况却丝毫没有发生进一步衰老的变化。在过去进行的实验中,生命一旦延长,则必然同时带来健康状况和性活力的减退。而在这次进行的实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中老年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等[1]。研究显示,PD从诊断到死亡的平均年限为15年[2],这就为家庭和社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3]。在PD治疗的过程中若能采取及时的护理干预措施,就能显著的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4]。  相似文献   

17.
鞘氨醇磷酸酯(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一种存在于细胞中具有生物活性的脂质信使,关于这类脂质信使在核内如何调控基因表达及在细胞质中如何调控NF-κB信号通路机制尚未明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者、上海药物研究所罗成副研究员与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Sarah Spiegel教授开展合作研究,在该领域研究连续取得重大突破。2009年9月,该研究团队在《科学》(Science)杂志首次提出S1P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内源性生理调节因子,HDAC是S1P在核内的直接作用靶标,S1P通过调控HDAC,进而达到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2010年6月24日,该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上阐明了S1P在NF-κB信号通路上的调控机制,即TRAF2是S1P在胞内的一个新靶点,S1P是人们一直在探索的激活TRAF2的E3泛素连接酶活性的辅助因子,该研究提供了一个RIP1上K63位多聚泛素化调节的新模式,并且阐明了SphK1及其产物S1P在TNF-α信号通路和经典的NF-κB信号通路中的关键作用。S1P在调控基因表达和TNF-α信号通路和经典的NF-κB信号通路中的关键作用的新机制将为发展新型HDAC抑制剂,开发抗肿瘤、炎症及免疫疾病的新型药物提供新的关键线索。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吗?     
<正>为什么男孩打架时喜欢挥舞拳头,而女孩却乐于拉扯头发?目前科学界仍无法解释为什么男孩打架时喜欢用挥舞拳头的方式,而女孩却乐于拉扯头发。不过,最近有科学家对雌雄果蝇不同的打架方式进行了研究。科学家发现,雄果蝇打斗得非常激烈,它们像拳击运动员一样格斗,用后腿站立,前腿相互厮打。雌果蝇在打斗时则主要是推搡和用头顶对方,虽然动作优雅一些,但打斗过程同样激烈。不同的打  相似文献   

19.
阿司匹林是应用最早、最广和最普通的退热药。人类生命活动是遵循能量的消耗规律而运作的。消耗越快寿命越短,低温则控制"生命体"的消耗速度,使其慢些再慢些,寿命便可随之延长。另外,研究显示,少食可使动物体温下降,使其死亡几率降低1/3以上。根据上述原理猜想是否能含用阿司匹林的培养基喂果蝇,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延长果蝇的寿命。再者,如果真的延长了果蝇寿命,其机理又是如何的,需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梁红杰 《科技通报》2015,(4):205-207
当大型混合网络受到异常攻击或大规模登录时,流量会发生短时间的巨幅变化,使得单个节点面临瘫痪的风险,导致传统基于单个节点的大型混合网络突变流量控制模型,由于不能适应流量大幅度变化,无法有效实现突变流量控制。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PD流量控制算法的大型混合网络突变流量控制模型,将大型混合网络流量统计时间划分成几个周期,获取周期个数的估计值,求出大型混合网络操作行为数据序列中的各统计周期中数据的离均差平方、与组间离均差平方和以及各周期中的方差比值,对流量成分模型进行塑造,通过简单PD控制算法对突变流量进行初步控制,引入延时环节,获取各闭环极点的位置,求出PD控制器参数求出交换节点瓶颈链接个数的估测值,从而实现突变流量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控制突变流量方面具有很高的优越性及高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