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伴随着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率的大幅度提升,出现了全国性的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的现象,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感受到了办学的危机,必须在原有的高招模式下,调整与改革高职院校的招生政策,逐步扩大中职学生“推荐免试”升入高职院校的机会,将“注册入学”作为中职学生对应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的途径,建立起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有机衔接的办学机制,使高职院校获得充裕而稳定的生源。  相似文献   

2.
1延伸型条件好的重点技工学校可以实行技工加高职的形式,由中职教育延伸到高职教育。杭州的“直升生”式可资借鉴,业内人士形象地把“直升生”比喻成“未经霜打的禾苗”,学生心态好,从重负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而且生源广阔,深受社会欢迎。2分段型未能申办高职教育的学校,要主动和高职院校联系,采用“3+2”的形式,即在本校学习三年技工,再到高职院校学习两年高职,整体相连,分段进行,为有志深造者提供条件。学生面对就业或升学,自愿选择。3升格型少数有条件的技工学校,可考虑申办技术学院或高级技工学…  相似文献   

3.
随着用人单位对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前三年由省重点中职、技工学校培养,后两年由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3+2”制人才培养模式得以产生并发展起来。这种模式中的前三年中职教育和后两年高职教育不是在同一所高职院校里进行,它分属于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且受其各自利益的驱动。如何提高这种人才培养的质量,确保其在五年之后毕业时与高职生大致相当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成为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本文从衔接工作入手,就提高“3+2”制高级应用型才培养的质量问题进行探讨宏观上联办院校应共同确立起三种意识“3+2”制人才…  相似文献   

4.
职教信息     
河北省试办“3+2”高职班为了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河北省考试院日前做出决定,从今年起,全省21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将依托有关高等学校试招“3+2”高职班,计划招生3000多人。举办“3+2”高职班,是该省出台的培养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一种新举措。所谓“3+2”高职班,就是前3年列入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计划,后2年列入有关高等学校的高职计划;前3年中专学习期满后,对愿意继续学习的学生,经考核合格后,进入后2年的高职学习。高职学习期间,其文化基础课由中专学校承担,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高校选派教师授…  相似文献   

5.
中职学校可以说是“三流学校”,既比不上高校,也比不上高中,高校、高中生源充分,而中职学校招生形势相当严峻,且生源素质普遍较低.同时,家长和社会对中职学校的不认可和歧视、政府对中职学校的重视不够、中职学校自身管理的不到位等,众多原因影响着中职学校教师的工作态度,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导致中职教师工作责任心缺失.  相似文献   

6.
现有招生体制下,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复杂,学校通常采取统一化的人才培养计划,使得三校学生从中职到高职无法实现有效衔接,高职院校需兼顾各类生源的素质差异,针对不同生源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办中等职业教育能够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实验实训资源的作用,有利于消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不平衡,有利于增加教育经费补充,有利于高职生源的储备。但是都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分散管理层精力,中职得不到重视位置,师资队伍的被动选择影响中职教学质量的保证,以经费补充的利益驱使盲目追求招生数量,质量管理难以落实,靠大专声誉侵吞了中职学校生源,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应逐步削减中职规模,过渡到终止中职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涉及学制结构、课程结构、专业设置、入学考试等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中等职教内部存在的不少问题已成为中、高职衔接的障碍,直接影响到中、高职的协调发展。因此,对中职与高职的衔接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十分必要。中、高职衔接,目前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独立性结构,中职、高职各自独立,通过对口招生相互衔接;一是一体化结构,即部分高职院校和中专学校招收2+3、3+2、1+3、3+3等学制的初中毕业生。这其中尚存诸多有待解决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中职学校"软件蓝领"专业的培养由于受到生源素质低、师资力量不够、实习就业难和高职考试冲击等的影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难。作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改革招生政策,提高中职的生源素质;其次是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为"软件蓝领"专业的学生就读高职院校铺平道路;最后是通过校企合作,构建"软件蓝领"专业培养新模式来提供实习基地,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师资力量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中职学校"软件蓝领"专业的培养由于受到生源素质低、师资力量不够、实习就业难和高职考试冲击等的影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难。作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改革招生政策,提高中职的生源素质;其次是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为"软件蓝领"专业的学生就读高职院校铺平道路;最后是通过校企合作,构建"软件蓝领"专业培养新模式来提供实习基地,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师资力量等。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职学校实行的是"精英"教育.那个时期的中专学生,基本上是原学校里的尖子生,但自中职招生并轨和高校扩招以后,中职招生形势发生了根本性逆转,生源质量严重下降,问题学生大量涌现,而师资力量和学生管理水平却没有跟上.教师教法陈旧,缺乏创新,课堂教学未能调动学生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中,教与学得不到有机统一,这是造成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所谓“3+2”五年一贯制,即前三年为中等职业教育,由中等职业学校举办;后二年属高等职业教育,由高职院校举办。五年制的教育计划按照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通盘考虑。参加试点的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普通中专、技工学校和省一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参加试点的高职院校为已经批准成立的职业技术院校、普通高校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和经省政府批准筹建、具有招生资格的职业技术学院。今年浙江省“3+2”一贯制职业技术教育试点招生控制在6000人左右。由省下达指标到试点的高职院校,作为安排计划的控制数。在试点学…  相似文献   

13.
《云南教育》2009,(15):2-2
江西省教育厅在部署今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时强调,学校必须严格执行严禁有偿招生或买卖生源等“五条”禁令,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开、公正。这“五条”禁令是:严禁中职学校委托中介参与招生;严禁中职学校以任何形式实行有偿招生或买卖生源;严禁生源学校及其教师向中职学校索取生源组织费;  相似文献   

14.
施佳丽 《职教通讯》2012,(11):33-34
高校学籍管理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的管理。近几年,高职院校招生生源不断减少,学校招生形式多样化,学生生源批次多,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籍管理部门必须认清形势,分析自身不足,建立适合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学籍管理制度,采用高效率的学籍管理手段,并进一步提高学籍管理队伍的素质,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对河北省实施对口招生的6所高校的教师对中职学校生源与普通高中生源学生素质表现的认知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设定的54项学生素质指标中,中职学校生源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6项素质指标均优于普通高中生源学生,学习注意力、自我生活能力等6项素质指标与普通高中生源学生无显著性差异,其他42项素质指标均显著弱于普通高中生源。中职学校应明确"对口升学"学生的教育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方法,加强人文教育,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口招生高校应改善对"对口招生"学生的管理,针对素质弱项加强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6.
《职业技术教育》2005,(18):10-10
报道认为,中职招生市场的混乱与无序由来已久,每到招生季节,招生学校更以经济手段为诱饵“买卖生源”。近日,工人日报重庆记者站收到了一份由几十位家长联合签名的投诉书,反映有多所中职学校买生源、蒙骗学生的情况。记者随即对投诉所涉及的两所中职学校进行调查也印证了这一事实:无论公办、民办、普通中职还是国家重点中职学校,都无一例外地存在着或明或暗地花钱买生源的情况。其方式大致有三:一种是学生当“中介”,按其介绍来的人数,给予一定回报。一般来讲,学生每介绍一个学生得到的费用在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各高职院校、普通高中、中专学校不断扩招,使中等职业学校出现了生源紧张的问题。作为一名在中职学校任教多年,并一直参与招生的教师,我发现中职招生的成败与在校生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生源是一个学校存在的基础,而学生的教育管理则是学校存活的保障。一、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说起来我是70后生人,我小的时候受的教育是"五讲四美三热爱",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而看一看现在我身边的学生,一部分人没有基本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学校相对普通高中生源素质较低,学生自律性明显不如普高。另外,由于中职学校按专业编班且有综合班、“3+2”、职中专、职高等教学计划性质的不同,导致不同班级间学生基础不同,管理、教育难度也大不相同。在考核制度不断完善的现阶段,如何解决因学生处于不同程  相似文献   

19.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丰富了高职院校的生源类型,使对口单招、中职注册入学、中高职衔接、高职本科衔接、提前自主招生、高招录取等几种生源类型并存,但学生管理问题因此凸显。文章建议高职院校创新管理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宗旨,加强管理机制建设,多途径提升学生管理能力,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果,以顶层设计为起点,完善学生管理的机制建设,提高育人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打造专业新格局--对中职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上海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状况1.中职招生情况近年来,由于受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普通高中热”等因素影响,普通高中招生数持续上扬,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连年滑坡。2000年中职招生7.09万人,仅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47.5%,比1993年的68.9%下降了2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递减约3%(见表1)。2001年高中阶段招生17万余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超过9万人,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比例继续下降。从发展趋势看,今后随着高中阶段生源的减少,中职招生的形势非常严峻。2.专业设置与布局结构产业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